南京城市大气氨-铵的高频演化及其气粒转化机制 |
| |
作者姓名: | 邵生成 常运华 曹芳 林煜棋 范美益 谢锋 洪一航 章炎麟 |
| |
作者单位: |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应用气象学院,耶鲁大学-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大气环境中心,南京210044;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气象灾害预报预警与评估协同创新中心,气象灾害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南京21004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7YFC0210101);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91644103,41761144056,41705100);江苏省自然科学杰出青年基金项目(BK20180040);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基金项目(17KJB170011) |
| |
摘 要: | 本研究于2018年秋季利用在线气体和气溶胶组分监测仪以高时间分辨率连续测定南京市大气中的气体(主要是NH_3)与二次无机气溶胶(主要是NH_4~+、NO_3~-和SO_4~(2-))浓度,借此研究污染和非污染期城市大气NH_3和NH_4~+的演化规律,进而探讨NH_3-NH_4~+气粒转化过程中的化学机制.结果表明,观测期间NH_3和NH_4~+浓度的平均值(±1σ)分别为(15. 3±6. 7)μg·m-3和(11. 3±7. 8)μg·m-3,且日变化在污染和非污染事件中呈现出显著的差异.综合在线观测的NH_3和NH_4~+浓度数据,通过计算潜在源贡献因子,分析了NH_3和NH_4~+的潜在贡献源区在重污染过程受长距离污染传输影响较小,证明城市也是NH_3排放的重要热点地区.进一步分析发现,NH_3-NH_4~+的气粒转化是影响NH_3和NH_4~+日变化的主要驱动因子.具体体现在:低温、高湿(温度在7. 5~12. 5℃,湿度在50%~90%)时,NH_3和NH_4~+的气固转化速度较快,NH_3与酸性物质反应生成更多的NH_4~+,使得(NH4)2SO4和NH4NO3的形成从而导致污染事件的加剧.研究结果有助于厘清城市大气NH_3的来源和转化机制及其对颗粒物的潜在贡献.
|
关 键 词: | 氨气 铵根 污染事件 气粒转化 潜在源贡献因子法(PSCF) |
收稿时间: | 2019-04-05 |
修稿时间: | 2019-05-13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