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库水体热分层的水质及细菌群落分布特征 |
| |
作者姓名: | 王禹冰 王晓燕 庞树江 杨晓明 刘洋 |
| |
作者单位: | 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首都圈水环境研究中心,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首都师范大学资源环境与旅游学院, 北京 100048 |
| |
基金项目: | 北京市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北京市教育委员会联合资助项目(KZ201810028047);科技创新服务能力建设-基本科研业务费(科研类)(025185305000/149) |
| |
摘 要: | 作为重要的城市饮用水源地,水库是人工筑坝形成的特殊类型的水体,其水质直接影响居民的饮用水安全.为揭示北京市饮用水源地密云水库的秋季分层特征和细菌群落的垂直变化,于水体稳定分层期(秋季)在水库进行采样,应用16S rDNA末端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T-RFLP)和定量PCR等方法研究了密云水库水体细菌群落的垂直分布特征,并利用聚类分析、多元统计分析揭示细菌群落与环境因子之间的响应关系.结果表明:(1)密云水库水体温跃层位于水深20~30 m处,水温范围在15~19℃,聚类分析将7个采样水层划分为好氧区(上层)和缺氧区(下层)两类,温度、DO、pH在15 m以下逐渐降低,电导率、氨氮、硝态氮、亚硝态氮及总氮在15 m后发生显著变化,水体水质表现出明显的垂直分布特征;(2)RDA分析结果显示,上下水层的溶解氧、pH、电导率、氨氮、硝态氮和亚硝态氮存在较为明显的垂向变化,是影响密云水库细菌群落垂直分布的主要环境因子;(3)总细菌的数量随水深变化的波动较为明显,其中好氧区细菌的Shannon-Wiener指数和T-RFs片段数明显高于缺氧区,说明秋季密云水库水体中细菌群落分布存在显著的分层现象.本研究探究了水体热分层对水库水质及细菌群落的影响,可为预测水质变化和水库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
关 键 词: | 热分层 密云水库 环境因子 细菌群落分布 末端限制性片段多态性(T-RFLP) |
收稿时间: | 2018-09-09 |
修稿时间: | 2018-12-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