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河流秋季浮游动物群落特征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王海邻 刘玉飞 任玉芬 贺玉晓 王思琪 张红星 王效科 李紫鑫 |
| |
作者单位: | 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焦作 454000,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焦作 45400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北京 100085,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焦作 454000,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北京 100085,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城市生态系统研究站, 北京 100085,河南理工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焦作 454000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6YFC0503004,2017YFF0207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533005,31600333) |
| |
摘 要: | 为了解北京市河流浮游动物群落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水环境因子之间的关系,于2017年9月采集了北京市28个水体的81个断面的样品,鉴定出浮游动物4类68种,其中原生动物17种占25%,轮虫36种占53%,枝角类13种占19%,桡足类占3%,主要是桡足幼体和无节幼体. 15种优势种中12种主要来自于轮虫和桡足类.山区河流浮游动物以原生动物和桡足类为主,城郊结合区以桡足类为主,城区以轮虫为主.综合水质标识指数法、Shannon-Wiener指数、Pielou均匀度指数和Margalef丰富度指数计算结果表明,山区河流水质总体上优于城区,城市水质优于城郊结合区;采用单因子水质标识指数法识别出水体主要污染因子为总氮.通过主成分分析(PCA)和典范对应分析(CCA)后发现,NH_4+~-N、BOD_5和COD等对浮游动物特征影响较大.
|
关 键 词: | 北京 河流 浮游动物 群落结构 水质 |
收稿时间: | 2018-11-20 |
修稿时间: | 2019-03-05 |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