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种植不同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和微生物群落差异分析
引用本文:潘傲,张智,孙磊,余里洁,李余杰.种植不同植物的表面流人工湿地净化效果和微生物群落差异分析[J].环境工程学报,2019,13(8):1918-1929.
作者姓名:潘傲  张智  孙磊  余里洁  李余杰
作者单位: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重庆大学,三峡库区环境与生态部重点实验室,重庆400045;重庆大学城市建设与环境工程学院,重庆,400045
摘    要:为了解植物种类对表面流人工湿地的净化效果的影响及其与微生物群落的关系,研究了4种植物条件下表面流人工湿地的氮磷平衡以及微生物群落结构。结果表明,各组人工湿地对氨氮(45.53%~80.95%)、总氮(53.67%~80.30%)和总磷(32.97%~55.77%)都有较好的处理效果,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比未种植的人工湿地具有更高的氨氮、总氮和总磷去除效果,其中黄菖蒲组对氮的去除效果最好,美人蕉组对磷的去除效果最好。在表面流人工湿地中,微生物作用(34.84%~45.44%)是人工湿地氮去除的主要途径,基质吸附(20.90%~23.91%)是人工湿地磷去除的主要途径,但是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的氮磷通过微生物去除的量更高。高通量测序分析表明,相较于未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显示出更高的微生物丰富度、多样性和更高的脱氮除磷功能微生物的丰度。假单胞菌属、不动杆菌属、芽孢杆菌属和硝化螺菌属是人工湿地中主要的脱氮菌属,也是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高生物脱氮的原因。假单胞菌属和不动杆菌属丰度增加是种植植物的人工湿地高生物除磷的原因。

关 键 词:表面流人工湿地  脱氮除磷  氮磷平衡  微生物群落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