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车载雷达探测的一次华北冬季重污染天气成因研究 |
| |
作者姓名: | 谢洁岚 廖志恒 许欣祺 苗圣杰 张智杰 范绍佳 |
| |
作者单位: | 1.中山大学大气科学学院,珠海 519082;2.自然资源部海洋环境探测技术与应用重点实验室,广州 510300;3.北京城市气象研究院,北京 100089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No. 2017YFC0209606);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重大项目(No.2020B0301030004);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科技创性平台类)(No.2019B121201002) |
| |
摘 要: | 基于车载微脉冲气溶胶激光雷达、多普勒风廓线激光雷达和扭转拉曼廓线激光雷达的中山大学环境气象综合观测车,于2018年12月18日-22日在河北省望都县PM2.5重污染期间开展定点观测.结合地面PM2.5浓度和气象要素观测资料,对本次污染过程的成因展开分析.本次重污染过程日均PM2.5浓度为163.2μg·m-3,PM2.5浓度的日变化特征明显,表现为白天PM2.5浓度降低,傍晚至次日早晨PM2.5浓度升高.气溶胶激光雷达观测结果发现,污染期间,700 m高度以下存在明显的消光系数高值区;夜间存在明显的消光系数高值区分层现象,气溶胶消光系数高值区出现高度可达1700 m.本次PM2.5重污染过程受静稳边界层气象条件和高空气溶胶输送、沉降共同影响.在污染时段内,大气边界层低层小风持续,近地面和大气低层逆温和同温层频发,静稳边界层条件不利于PM2.5的输送和扩散;此外,夜间高空气溶胶伴随强西风带出现...
|
关 键 词: | PM2.5 雷达 输送 沉降 边界层气象 |
收稿时间: | 2022-09-23 |
修稿时间: | 2022-11-29 |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