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北京市PM2.5质量浓度特征及组分化学质量闭合研究
作者姓名:李泓  李广  刘茜  白志鹏  杨文  韩斌  王飞  王婉
作者单位: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局, 北京 100125,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局, 北京 100125,北京市朝阳区环境保护局, 北京 100125,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 北京 100012
基金项目:环保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309010);北京市科技计划课题(Z141100002714002); 环境基准与风险评估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基金项目(2014-GOT-042-N-11)
摘    要:2013年7—9月分2次在北京市朝阳区的4个采样点(来广营、垡头、奥体和建外)进行PM2.5手工采样,共获得164个有效滤膜样品。以石英滤膜为例,这4个采样点的均值分别为85、94、81、86 μg/m3。数据显示PM2.5质量浓度呈"南高北低"的特点。化学质量闭合研究表明:碳质组分(OM+EC)和二次无机离子是PM2.5的主要组成;碳质组分对夏季PM2.5的质量浓度贡献比较稳定,2次采样对PM2.5的贡献均在1/3左右,与采样时间和地点无关;二次无机离子的贡献则与采样时间有关,对PM2.5的贡献在第一和第二次采样时间分别约为30%和20%。4个采样点中,最南端的垡头PM2.5质量浓度最高,有机颗粒物、SO42-、NO3-和NH4+的质量浓度平均值最高,分别为26、18.2、10.5、5.9 μg/m3

关 键 词:手工采样  PM2.5质量浓度  化学质量闭合研究
收稿时间:2014-11-28
修稿时间:2015-04-22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监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