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温州地区台风和下击暴流风场特征观测研究
引用本文:张传雄,叶思成,郑华,黄张琦,郑峰,王艳茹,李正农.温州地区台风和下击暴流风场特征观测研究[J].自然灾害学报,2023(6):113-122.
作者姓名:张传雄  叶思成  郑华  黄张琦  郑峰  王艳茹  李正农
作者单位:1. 温州理工学院韧性城市生命线工程智慧防护应急技术重点实验室;2. 温州大学建筑工程学院;3. 温州理工学院;4. 南佛罗里达大学物理系研究生院;5. 温州市气象局;6. 台州学院建筑工程学院;7. 湖南大学建筑安全与节能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1678455,51508419);;浙江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LY19E080022)~~;
摘    要:利用风廓线声雷达在温州大罗山西北部的茶山地区从2019年4月到2021年9月对台风“利奇马”、“米娜”、“黑格比”以及2个下击暴流风场进行实测,获得了台风、下击暴流影响时的边界层风速剖面演变过程。比较各风场边界层规律:台风风场边界层最高,下击暴流次之,常态风场边界层最低。在台风中心30~129 km范围内,边界层高度沿气旋半径向外呈先增大后减小再增大的趋势。验证了二阶高斯拟合模型对于台风风场风剖面形态的适用性,实测台风近地50~400 m高度层均表现为D形风剖面,根据不同的参数取值,可以很好地拟合台风上部的S形风剖面。总结下击暴流风场演变过程的3个阶段:高层大风,影响时低层强风切变,影响后回归高层大风。验证了三阶高斯拟合实测模型与Oseguera与Bowles模型、Vicro模型、Wood与Kwok模型对于描述下击暴流风剖面形态的差异性。发现了滨海丘陵地形下实测的下击暴流风速均在100~400 m高度层先递减后递增。分析了台风风场与下击暴流的水平垂直方向风速相关性的差异,即台风风场与下击暴流分别在90~200 m、50~400 m高度层水平与垂直方向风速为正相关,均在近地层突变为负相关...

关 键 词:原型实测  声雷达  下击暴流  风剖面  垂直方向风特性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