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方强沙尘暴天气过程对广州空气质量影响的个例分析 |
| |
作者姓名: | 申冲 李园 王雪梅 黄威 梁桂雄 王少毅 黄卓尔 陈巧俊 杨柳林 |
| |
作者单位: | 1.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广州,510275;2.广州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院,广州,510620;3.国家气象中心,北京,100081;4.广州市环境监测中心站,广州,510010;5.福建省环境科学研究院,福州,350013;6.广东省环境科学研究院,广州,51004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No.U0833001);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项目(No.2010CB428504); 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 |
| |
摘 要: | 2009年4月23—25日,我国内蒙古、甘肃、陕西等地区出现了1次强沙尘暴天气过程,沙尘暴产生的浮尘自北南下,于26日开始影响广州.期间,沙尘暴沿途城市的可吸入颗粒物(PM10)浓度先后升高.本文通过对广州4月27日—29日(浮尘时段)和5月12—14日(非浮尘时段)的空气颗粒物进行质量浓度分析,发现浮尘时段PM10的浓度均值为0.231 mg·m-3,较非浮尘时段(0.103 mg·m-3)大1倍.化学分析结果发现金属元素含量、金属元素富集因子、可溶性阴阳离子含量等在这两个时段也均存在显著差异.浮尘时段颗粒物中金属元素含量的总浓度为53.5μg·m-3,比非浮尘时段的总浓度(28.5μg·m-3)翻了近1倍.浮尘时段的Na、Ti、Zn、Cu、Cr浓度较非浮尘时段的增加幅度在0~100%之间,从富集因子来看,非浮尘时段均高于浮尘时段,说明污染源主要来自广州本地源;浮尘时段的K、Mg、Al、Fe、Mn、V、Co浓度较非浮尘时段的增幅在100%以上,其富集因子均高于非浮尘时段,说明污染源主要来自于外来源;而Ni、Pb、Cd 3种元素浓度增幅为负值,说明沙尘携带这3种元素的量可以忽略,且冷空气的稀释作用使得它们在浮尘时段的富集系数远远低于非浮尘时段.另外,通过对水溶性离子的分析发现,浮尘天气时段空气颗粒物中各种水溶性阴阳离子含量都有所升高,但NH4+ 、NO3- 、SO42- 3种离子的质量浓度,无论在浮尘还是非浮尘时段,差别均不显著(均占约82%),说明这3种离子都是PM10中最主要的可溶性阴阳离子.并且从浮尘时段的气象场分析和后向轨迹计算表明,此次广州沙尘的源地来自内蒙地区.
|
关 键 词: | 沙尘暴 可吸入颗粒物 PM 10 成分 富集因子 |
收稿时间: | 2011-09-28 |
修稿时间: | 2011-12-20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