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速度和通量的计算方法比较——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
引用本文:赵雄飞,王体健,黄满堂,杨帆,杨丹丹,金龙山.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速度和通量的计算方法比较——以南京仙林地区为例[J].装备环境工程,2019,16(6):129-137.
作者姓名:赵雄飞  王体健  黄满堂  杨帆  杨丹丹  金龙山
作者单位: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南京,210023
基金项目:国家重大科技研发项目(2017YFC0210106, 2016YFC020330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575145,91544230)
摘    要:目的基于不同方法对大气污染物干沉降速度和通量的估计存在差异,开展比较研究。方法 2016年9月至2017年9月,在南京大学仙林校区,基于75 m观测塔,对大气中常见的六种污染物二氧化硫(SO_2)、一氧化氮(CO)、二氧化氮(NO_2)、臭氧(O_3)、一氧化碳(CO)、细颗粒物(PM_(2.5))的浓度和气象要素进行连续观测。利用三层阻力模型计算大气污染物的干沉降速度,利用浓度法和梯度法计算干沉降通量,并对两种方法进行比较。结果 SO_2、NO、NO_2、O_3、CO、PM_(2.5)的平均干沉降速度分别是0.270、0.019、0.089、0.449、0.038、0.147 cm/s。干沉降速度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一般情况下,白天大于夜间,在午后出现最大值。整个观测期间,采用浓度法计算得到的SO_2、NO、NO_2、O_3、CO、PM_(2.5)干沉降通量分别为0.034、0.008、0.037、0.263、0.354、0.049μg/(m~2·s),采用梯度法得到的干沉降通量分别为0.04、0.00193、0.035、0.278、0.192、0.063μg/(m~2·s)。结论对于NO、O_3、PM_(2.5),浓度法和梯度法计算的干沉降通量具有较好的一致性。梯度法估计干沉降通量时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大气污染物浓度梯度测量的准确性,浓度法估计干沉降通量则更多依赖于干沉降速度计算的准确性。

关 键 词:干沉降通量  干沉降速度  浓度法  梯度法
收稿时间:2018/12/8 0:00:00
修稿时间:2019/6/25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装备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装备环境工程》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