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一株钒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V(V)还原机理研究
引用本文:周睿,周雅琪,王丽丽,盛米雪,司友斌.一株钒还原菌的分离鉴定及V(V)还原机理研究[J].中国环境科学,2023(6):2926-2937.
作者姓名:周睿  周雅琪  王丽丽  盛米雪  司友斌
作者单位:安徽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2077123);
摘    要:从钒(V)污染土壤中筛选出一株对钒具有还原能力的细菌,探讨不同V(V)浓度、接种量、pH值条件对菌株还原V(V)的影响,研究菌株胞外、胞内还原V(V)的过程及酶活性变化,解析菌株对V(V)的还原机制.结果表明,筛选菌株NC1-2鉴定为一株神户肠杆菌(Enterobacterkobei).该菌株在160mg/L V(V)下培养7d时,V(V)还原率达96.29%;增加接菌量能加快V(V)还原;pH值8.0时菌株对V(V)的还原效果最佳.降低细胞膜通透性,V(V)还原率从71.2%提高至75.0%.不同亚细胞组分对V(V)的还原存在差异,胞外分泌物及细胞质组分对V(V)的还原率分别为41.71%和80.17%,细胞膜组分未发生V(V)还原.菌株还原V(V)过程中,亚硝酸还原酶(NIR)活性和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NADH)含量均有不同程度的提高.发生V(V)还原的细胞组分,胞外多糖及胞外蛋白含量增加,钒在细胞内外均有分布.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分析表明菌体表面羟基、羰基、酰胺基参与生物吸附;扫描电镜(SEM)显示V(V)还原后菌体周围出现沉淀,能量散射x射线谱(EDS)结果表明沉...

关 键 词:V(V)  钒还原菌  胞外聚合物  亚硝酸还原酶  还原型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