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杞麓湖流域为例
引用本文:赵筱青,谭琨,易琦,李思楠,苗培培,普军伟.典型高原湖泊流域生态安全格局构建——以杞麓湖流域为例[J].中国环境科学,2019,39(2):768-777.
作者姓名:赵筱青  谭琨  易琦  李思楠  苗培培  普军伟
作者单位:云南大学资源环境与地球科学学院, 云南 昆明 650091
基金项目:云南大学研究生科研创新基金资助项目(YDY17117,YDY17119);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361020,41761109);云南省科技厅-云南大学联合基金资助项目(2018FY001(-017));云南大学一流学科--地理学学科建设资助项目(C176210103,C176210215);“第二批云岭学者培养”项目(C6153001)
摘    要:以“源”和生态环境保护为目标,引用最小累积阻力模型(MCR)对杞麓湖流域生态安全格局进行定量研究.结果表明:杞麓湖流域平均生态安全指数为2.59,生态安全以较低安全为主,占流域总面积的36.33%,中度安全和不安全次之,分别占流域总面积的23.36%和22.53%,高度安全面积最少,仅占17.77%.较低安全区主要分布在西北部、东南部和西南部,应加强对这些地区的生态环境保护建设.此外,以天然林地、重要水库和湖泊缓冲区100m以内区域作为生态源,选取坡度、海拔、植被覆盖度、土地覆盖类型、距水体距离、距建设用地距离、距居民点距离、距道路距离等8个阻力因子,结合MCR模型与GIS的cost-distance分析模块,生成最小累积耗费距离表面,划分5个阻力等级;依据累积阻力值频率变化特点及生态服务功能,确定了生态缓冲区、生态过渡区、生态边缘区、农业耕作区和人类活动区共5个生态功能区.杞麓湖流域生态源总面积为126.87km2,占流域总面积的35.74%,生态源在面积、数量和空间分布上都存在较大的差异,呈四周连片集中,中部分散破碎的分布格局,生态廊道呈四周连续紧凑,中部分散破碎的空间格局.生态节点的空间阻力值存在较大差异,部分生态节点累积阻力比较大,位于流域景观累计阻力值最大区,对生态流的流通安全性具有较大影响.基于最小累积阻力面,结合GIS的Hydrology模块,构建了由生态源与19个生态节点、23条生态廊道共同组成的具有结构性的流域景观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对高原湖泊流域研究及生态环境保护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关 键 词:生态安全  生态安全格局  最小累积阻力模型  生态环境  杞麓湖流域  
收稿时间:2018-07-03
本文献已被 CNKI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中国环境科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