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1961~2015年贵州高原≥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
引用本文:蒋啸,周旭,张继,许幼霞,杨江州,牛潜.1961~2015年贵州高原≥10℃积温时空变化特征[J].地球与环境,2019,47(2):121-130.
作者姓名:蒋啸  周旭  张继  许幼霞  杨江州  牛潜
作者单位: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贵州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贵阳,550025
基金项目:贵州省科技支撑项目(黔科合支撑[2017]2855);贵州省科学技术项目(黔科合基础[2017]1195);贵州师范大学2016年博士科研启动项目。
摘    要:为揭示贵州高原≥10℃积温精细动态变化,以81个气象站点1961~2015年气温资料及地理信息数据为数据源,采用积温倾向率、累计距平、滑动T检验、小波分析、多元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10℃的积温整体变化及周期变化,模拟各年代积温带空间变化。结果表明:(1) 1961~2015年≥10℃积温平均值为5 147. 22℃,1997年前后发生由冷到暖的突变,积温变化主周期约为3~5年,8年;(2) 1961~2015年、1961~1996年、1997~2015年≥10℃积温倾向率均值分别为49. 5℃/10a、-28. 1℃/10a、123. 5℃/10a,1961~1996年表现为降温趋势,1997~2015年表现为升温趋势,三个时间段积温倾向率均未通过显著性检验;(3)多元回归拟合≥10℃积温年代际空间分布,复相关系数均高于0. 92,积温空间分布呈现由西向东、由北向南升高的趋势;(4)不同年代际间积温带动态变化差异较大,1980s后约有60%以上区域表现为积温带Ⅱ升为积温带Ⅲ,积温带Ⅲ升为Ⅳ,1990s后降温区域消失。积温资源的增加对受高原气候限制的贵州高原有重要影响,对调整农业气候区划,确定作物种植区域以及最优化利用热量资源更具有针对性。

关 键 词:≥10℃积温  突变年份  空间拟合  时空变化  贵州高原
收稿时间:2018/7/13 0:00:00
修稿时间:2018/11/14 0:00:00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地球与环境》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