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冻融对MNA技术修复石油污染土壤的影响
作者单位: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 100049;污染土壤生物-物化协同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16;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辽宁 沈阳 110016;污染土壤生物-物化协同修复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辽宁 沈阳 110016;中石化胜利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山东 东营 257000
基金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中国科学院战略性先导科技专项;辽宁省兴辽英才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摘    要:文章以实际污染土壤和模拟污染土壤为对象,研究了不同冻融循环次数(0、6、9、15、27次)、不同冷冻温度(-10、-20、-30℃)和不同土壤含水率(30%,50%,80%)条件下土壤团聚体组成、土壤酶活性和石油类浓度等参数变化。结果表明:(1)在相同含水率下,2种污染土壤都是随着冻融频次增加,2 mm粒径团聚体比例显著减少,而0.25~2 mm粒径团聚体比例显著增加。土壤含水率增加至50%时,显著降低2 mm粒径团聚体比例,提高0.25~2 mm和0.25 mm粒径团聚体比例。(2)冻融作用对污染土壤中脲酶有促进作用、过氧化氢酶和脱氢酶有抑制作用,脲酶最多提高63.07%、过氧化氢酶活性最多降低了26.25%,脱氢酶降低了3.32%。(3)冻融前后实际污染土壤中烷烃降低1.87%,而模拟污染土壤中烷烃降低1.65%,去除效果不明显。冻融交替循环从根本上改变了土壤形态,有利于污染物在土壤中自然衰减,对石油污染土壤的自然及强化修复有效支撑。

关 键 词:自然衰减  冻融循环  土壤团聚体  土壤酶活性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