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检索      

PFOS对多齿围沙蚕CYPs、GST基因转录及酶活性的毒性效应
引用本文:陈西,阎希柱,宿丽丽.PFOS对多齿围沙蚕CYPs、GST基因转录及酶活性的毒性效应[J].生态毒理学报,2016,11(6):102-111.
作者姓名:陈西  阎希柱  宿丽丽
作者单位:集美大学,厦门361000;农业部东海海水健康养殖重点实验室,厦门361000
基金项目:海洋公益性行业科研专项(201205009-4)
摘    要:多毛类沙蚕已经广泛应用于海洋环境污染的生物监测,但其对新型持久性有机污染物全氟辛烷磺酰基化合物PFOS的毒理学研究尚无报道。本研究以潮间带优势种多齿围沙蚕(Perinereis nuntia)为研究对象,以细胞色素P450(CYP)、谷胱甘肽硫转移酶(GST)的基因和酶作为联合指标,研究了在PFOS亚致死浓度(4、8、16 mg·L-1)暴露第1、4、7、14天及净水恢复5 d后多齿围沙蚕CYP431A1、CYP424A1基因转录水平和EROD酶活性、GST omega基因转录水平和GST酶活性的响应情况。结果表明,PFOS暴露对EROD的抑制具有明显的时间-效应关系;CYP2系成员CYP431A1基因转录水平对PFOS的响应具有良好的剂量-效应关系并在胁迫第14天表现出最高的可诱导性;CYP4系基因CYP424A1的转录在4、8 mg·L-1处理组中与PFOS暴露时间正相关。II相解毒系统成员GST酶活和GST omega基因的响应均表现出随着PFOS胁迫时间的延长先下降,后上升的规律;多齿围沙蚕在高强度PFOS胁迫下仍可加速新陈代谢,表现出对PFOS的耐受性;净水恢复阶段,各指标都有向对照组水平恢复的趋势。总之,基因和蛋白的响应表明CYPs和GST在多齿围沙蚕PFOS新陈代谢中发挥重要作用,这些基因和酶具有作为生物标志物监测海洋潮间带PFOS污染效应的潜力。

关 键 词:全氟辛烷磺酸化合物(PFOS)  多齿围沙蚕  氧化损伤  细胞色素P450  谷胱甘肽硫转移酶
收稿时间:2016/4/13 0:00:00
修稿时间:2016/5/18 0:00:00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