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传统来看,国际河流和内河在管理模式、政策、法规上从来都是各自为政的。然而,利益主体的多元性,河流自身生态系统的统一性都说明了这两种河流的管理,包括合理利用和有效保护,具有共通之处,因此,成功的国际河流管理经验可以内河的利用保护所借鉴。在将国际河流保护制度和内河管理制度惊醒比较之后,本文试图从对比中思考我国内河流域管理立法模式、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和如何协调流域内部利益。流域管理不应单独立法,流域管理机构的地位在新《水法》中有所明确,但其职责还需进一步向统一宏观规划调度的方向定位,由流域管理机构根据公平合理地原则进行流域内部利益协调。只有将流域管理机构和协调流域内部利益紧密结合起来,才是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1] | 席酉民, 刘静静, 沈力. 国外流域管理的成功经验对雅砻江流域管理的启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7): 635-. |
[2] | 黄锡生 王 江. 中国国际河流水资源利用立法略论[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5): 416-. |
[3] | 曾文革, 许恩信. 论我国国际河流可持续开发利用的问题与法律对策[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9, 18(10): 926-. |
[4] | 王海燕,葛建团,邢核,蔡奎芳. 欧盟跨界流域管理对我国水环境管理的借鉴意义[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8, 17(6): 944-944. |
[5] | 王学雷,吴后建,任宪友. 长江中游湿地系统驱动关系的演变及保护展望[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5): 644-648. |
[6] | 李恒鹏,杨桂山,刘晓玫,万荣荣.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长周期水文效应及管理策略[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5, 14(4): 450-455. |
[7] | 陈 进, 黄 薇. 西南国际河流水资源状态及开发中的问题[J].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2004, 13(5): 444-447. |
Viewed | ||||||||||||||||||||||||||||||||||
Full text 0
|
|
|||||||||||||||||||||||||||||||||
Abstract 0
|
|
|||||||||||||||||||||||||||||||||
Cited |
|
|||||||||||||||||||||||||||||||||
Shared | ||||||||||||||||||||||||||||||||||
Discusse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