界面化学与水力学作用下的生物炭在砂柱中的迁移特性 |
| |
引用本文: | 李星燃, 高鹏, 祝妍华, 梁媛. 界面化学与水力学作用下的生物炭在砂柱中的迁移特性[J]. 环境化学, 2020, (5): 1410-1419.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9081409 |
| |
作者姓名: | 李星燃 高鹏 祝妍华 梁媛 |
| |
作者单位: | 1. 苏州科技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苏州, 215009;;; 2. 苏州高新区环境监察大队, 苏州, 215009 |
| |
基金项目: | 苏州科技发展支撑(社会发展)计划;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通过柱淋溶实验,分别研究不同离子强度或不同流速作用下,生物炭在石英砂柱中的迁移特征及驱动机制.结果表明,淋溶结束时,在高离子强度条件下,生物炭从生物炭层向石英砂柱中迁移的总质量最大,与1号柱(CK)相比,迁移质量提高了62%;主要驱动力为界面化学作用,高离子强度抑制了生物炭内部碱性物质的释放,颗粒表面双电层被压缩,降低了ζ电位,更多生物炭颗粒滞留在不稳定的第二极小势能处,易迁移出炭层.在高流速条件下,生物炭在石英砂柱中径向迁移深度最大,最大迁移深度为3.5—4 cm.主要驱动力为水力学作用,流速的增加,产生的水动力剪切力促使生物炭大聚体分散成小聚体,有利于生物炭随水流向径向深处迁移.
|
关 键 词: | 生物炭 柱淋溶 迁移 界面化学 水力学 |
收稿时间: | 2019-08-14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