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能基因组学在环境化学品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 |
| |
引用本文: | 田明明, 夏普, 张效伟. 功能基因组学在环境化学品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J]. 生态毒理学报, 2022, 17(1): 1-17.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11001001 |
| |
作者姓名: | 田明明 夏普 张效伟 |
| |
作者单位: | 1. 污染控制与资源化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南京 210023;; 2. 江苏省生态环境保护化学品安全与健康风险研究重点实验室, 南京 210023 |
| |
基金项目: | 江苏环境保护研究基金资助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
| |
摘 要: | 认识化学品的毒性机制是开展化学品健康风险评估的基础。掌握化学品有害效应的遗传易感性机制是开展精准的健康风险评估的前提。传统的毒理基因组学主要分析化学品暴露诱导的组学表达图谱,不能建立生物学表型与特定基因/通路表达的直接关联。功能基因组学通过敲除或者敲降全基因组或者特定的基因集,建立基因-化学品毒性的直接关联,进而研究化学品致毒的过程和机制,同时可以提供与化学品暴露的遗传易感性相关的分子响应信息。本论文综述了功能基因组学技术的原理及其主要发展,介绍了酵母、鸡DT40细胞和RNA干扰等功能基因组学测试方法的优缺点。同时,详述了CRISPR功能基因组学的原理和特点,以及其在化学品毒性机制研究中的应用,展望了联合应用分子流行病学和CRISPR功能基因组学,开展化学品有害效应的易感性机制研究。
|
关 键 词: | 毒害化学品 人类细胞系 细胞毒性 功能基因组学 CRISPR-Cas9 毒性机制 |
收稿时间: | 2021-10-01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