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三维荧光和红外技术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胞外聚合物的变化 |
| |
引用本文: | 王晓慧, 刘永军, 刘喆, 邢超, 杨月乔. 用三维荧光和红外技术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胞外聚合物的变化[J]. 环境化学, 2016, 35(1): 125-132.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16.01.2015082901 |
| |
作者姓名: | 王晓慧 刘永军 刘喆 邢超 杨月乔 |
| |
作者单位: | 1.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 西安, 710055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51178377)资助. |
| |
摘 要: | 为了研究聚合氯化铝(PAC)的投加在好氧颗粒污泥培养初期的作用,本研究分别在污泥培养的第1-7天(R1)和第8-14天(R2)投加PAC,并采用三维荧光光谱(3D-EEM)和傅立叶红外光谱(FTIR)技术分析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胞外聚合物(EPS)各组分的含量及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AC投加时间推迟后,污泥沉降性能良好,且反应器中胞外聚合物和蛋白质含量明显增多,松散附着的EPS(LB-EPS)中蛋白含量变化趋势明显,多糖含量保持在较小范围内波动,与溶解性胞外聚合物(S-EPS)和紧密黏附的胞外聚合物(TB-EPS)相比较,LB-EPS和污泥颗粒化有密切关系;三维荧光光谱分析结果显示,R2中荧光类蛋白物质(峰A和峰B)强度均大于R1,而腐殖酸类物质(峰C)强度小于R1,说明A和B这两种荧光类蛋白物质在微生物聚集体形成过程中的作用更加重要;红外光谱表明,1636 cm-1、1654 cm-1分别属于蛋白质二级结构中CO伸长振动引起的,分别存在于S-EPS和LB-EPS、TB-EPS中,且在投加PAC的时间推迟后1654 cm-1处的吸收峰吸收较弱,和三维荧光分析共同表明LB-EPS中的蛋白类物质是好氧颗粒污泥形成初期加入PAC进行强化造粒的核心原因之一.
|
关 键 词: | 好氧颗粒污泥 胞外聚合物 三维荧光光谱 红外光谱 |
收稿时间: | 2015-08-29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