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硝酸盐空间分布及溯源解析 |
| |
引用本文: | 王开然, 陈华伟, 吴振, 仇钰婷, 傅世东. 济南泉域岩溶水系统硝酸盐空间分布及溯源解析[J]. 环境化学, 2024, 43(3): 961-973.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22080903 |
| |
作者姓名: | 王开然 陈华伟 吴振 仇钰婷 傅世东 |
| |
作者单位: | 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济南,250014;山东省水资源与水环境重点实验室,济南,250014 |
| |
基金项目: |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21YFC3200504),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ZR2019QEE036)和山东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自选课题(SDSKYZX202119, SDSKYZX202121-2)资助. |
| |
摘 要: | ![](https://cache.aipub.cn/images/eekw.rcees.ac.cn//eekw-data/hjhx/2024/3/PIC/2022080903-1.jpg) 人为活动产生的硝酸盐(NO3-)污染是北方岩溶泉域面临的最普遍的环境问题之一.以济南泉域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9月采集地下水和地表水样品共30件,综合利用水化学分析方法耦合硝酸盐氮氧同位素(δ15NNO3和δ18ONO3)示踪技术,分析研究区NO3-来源及空间分布.结果表明,研究区主要阴、阳离子浓度从高到低依次为HCO3->SO42->Cl-->NO3-、Ca2+>Na+>Mg2+>K+,水化学类型以HCO3·SO4-Ca为主.地下水NO3-浓度平均值(37.93 mg·L-1)高于地表水(10.15 mg·L-1).有7个地下水采样点明显受到NO3-污染,超标率为27%,上游补给区及下游汇集排泄区采样点地下水NO3-浓度较高,而径流区采样点地下水NO3-浓度相对偏低.NO3-浓度主要受到无N形态转化的混合过程的影响,反硝化作用并不显著.![](https://cache.aipub.cn/images/eekw.rcees.ac.cn//eekw-data/hjhx/2024/3/PIC/2022080903-2.jpg) δ15N 和δ18O值范围分别为1.05‰-14.43‰和-7.92‰-22.94‰,MixSIAR模型计算结果显示,粪便和污水对地下水和地表水NO3-的贡献率最大,分别为39.9%和51.5%,其次为土壤氮及降雨和化肥中的NH4+,大气沉降的贡献率最低,说明粪便和污水是该区NO3-污染的主要来源,也可能有土壤有机氮和化肥的混合.
![](https://cache.aipub.cn/images/eekw.rcees.ac.cn//eekw-data/hjhx/2024/3/PIC/2022080903-3.jpg)
|
关 键 词: | 岩溶水系统 水化学特征 硝酸盐 空间分布 污染溯源. |
收稿时间: | 2022-08-09 |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