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态黑碳的来源、理化性质及环境效应 |
| |
引用本文: | 李亚玲, 罗天烈, 陈贤, 王柳瑾, 杨敏慧, 周成智, 刘国. 溶解态黑碳的来源、理化性质及环境效应[J].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18(4): 148-161.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21018002 |
| |
作者姓名: | 李亚玲 罗天烈 陈贤 王柳瑾 杨敏慧 周成智 刘国 |
| |
作者单位: | 1. 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9;;; 2. 国家环境保护水土污染协同控制与联合修复国家重点实验室(成都理工大学), 成都 610059;;; 3. 青岛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青岛 266109 |
| |
基金项目: | 四川省自然科学青年基金项目(2022NSFSC1076) |
| |
摘 要: | 黑碳是生物质与化石燃料不完全燃烧的产物,在环境介质中广泛存在,因其具有吸附、固碳、氧化还原等物理化学作用而备受关注。溶解态黑碳平均分子量约为1~10 kDa,O/C值约为0.5~0.8,含有丰富的芳香微域结构和极性基团。溶解态黑碳可作为环境污染物的重要吸附载体,影响污染物在环境中的分配传输和生物利用度。因其结构中含有大量酚类、醌类等基团,溶解态黑碳可作为电子传递载体或反应物参与污染物的氧化还原过程。此外,溶解态黑碳具有光化学活性,其产生·OH、1O2和3DBC*的表观量子产率分别约为(6~14)×10-5,(3.4~5.5)×10-2和(4~7.5)×10-2,可通过光敏化作用影响有机污染物的光化学转化。本文基于大量文献调研,较系统地回顾梳理了有关溶解态黑碳的来源与赋存、理化性质和环境效应等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研究做出评论和展望,旨在促进考虑溶解态黑碳影响污染物转化规律的相关研究。
|
关 键 词: | 溶解态黑碳 光化学活性 吸附 电子转移 光敏化作用 |
收稿时间: | 2022-10-18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