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上海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成因分析
引用本文:孔琳, 胡婷莛, 牛植, 周梦鸽, 饶品华, 葛大逢, 彭王敏子.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时期上海市空气质量特征及成因分析[J]. 环境工程, 2021, 39(9): 110-116,198. doi: 10.13205/j.hjgc.202109016
作者姓名:孔琳  胡婷莛  牛植  周梦鸽  饶品华  葛大逢  彭王敏子
作者单位:1. 上海工程技术大学 化学化工学院, 上海 201620;;;2. 南京大学 大气科学学院, 南京 210023;;;3. 江西省气象科学研究所, 南昌 330046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5150839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第57批面上基金项目(2015M571599)。
摘    要:为研究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政策实施对上海市大气污染物质量浓度的影响,利用上海市内环某高层顶楼微环境平台观测了政策实施前10 d(2020-01-14—23)和实施后20 d(2020-01-24—02-12)的PM2.5和PM10质量浓度及气象要素(温度、相对湿度、风向、风速、大气压及降雨),结合2019年同期观测数据和杨浦四漂空气质量监测点的气态污染物逐时数据,采用描述性统计、合成分析、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式和Spearman相关系数方法,分析了政策实施前、后大气污染物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污染物浓度变化方面。政策实施后,ρ(PM2.5)和ρ(PM10)和ρ(NO2)均明显降低,ρ(PM2.5)和ρ(PM10)分别由61.4,102.4 μg/m3降至38.1,63.5 μg/m3,降幅均为38.0%,ρ(NO2)由57.3 μg/m3降至27.0 μg/m3,降幅达到52.9%,而ρ(O3)由47.6 μg/m3增至69.5 μg/m3ρ(PM2.5)和ρ(PM10)日变化特征由实施前的双峰双谷型变为单谷型。2)气象因素影响方面。上海地区南风异常减弱了冬季风强度,对流层中层正距平异常抑制了对流活动的发展,易导致大气污染物在近地面的汇聚。ρ(PM2.5)和ρ(PM10)与相对湿度呈负相关,风速对ρ(PM2.5)和ρ(PM10)的影响与风向有关。3)外源输入影响方面。长三角城市群及山东省、河南省等周边区域对上海市ρ(PM2.5)和ρ(PM10)贡献显著。

关 键 词: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   大气污染物   合成分析   拉格朗日粒子扩散模型   上海
收稿时间:2020-09-17
本文献已被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工程》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