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性药物的水环境行为、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 |
| |
引用本文: | 葛平, 刘娜, 金小伟, 王业耀. 手性药物的水环境行为、毒性效应及生态风险[J]. 生态毒理学报, 2023, 18(1): 191-205. doi: 10.7524/AJE.1673-5897.20220914004 |
| |
作者姓名: | 葛平 刘娜 金小伟 王业耀 |
| |
作者单位: |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北京 100012;;; 2. 中国环境监测总站, 北京 100012 |
| |
基金项目: |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41807400); |
| |
摘 要: | 药物污染已经成为一个重要的环境问题,目前生产和使用的药物中大部分为手性药物,进入地表水环境后,2个对映异构体在生物降解和生态毒性等方面可能存在显著的差异。本文以8种手性药物为研究对象,系统综述了手性药物在水环境中的暴露特征和降解转化规律,分析其对不同生物靶点的毒性效应和机理,探讨了其对水生态系统的潜在风险。结果表明,8种手性药物在国内外地表水中的检出浓度达到μg·L-1水平。手性药物在地表水环境中的对映体构成受药物种类、环境条件和时间的影响;布洛芬、普萘洛尔等差异显著的手性药物可以作为污染源示踪的特征污染物;不同污水处理工艺的对映体选择性也有较大差异,导致污水处理厂出水中手性药物对映体分数(enantiomer fraction, EF)值不同。由于手性药物在生物体内发生手性代谢和手性转化,导致体外毒性实验与体内毒性效果差异很大,手性药物在不同水生生物类群体内的受体或生物利用率有所差异,从而表现出不同的立体选择性。基于外消旋体的生态风险评估研究表明,目前布洛芬、卡马西平和萘普生等手性药物对水生生物具有潜在的风险,而不同对映体对水生生物的毒性存在一定差异。因此,有必要将手性药物的2种对映体当作2种独立的药品,进行更为精确的风险评估。
|
关 键 词: | 新污染物 对映异构体 立体选择性 布洛芬 生态风险 |
收稿时间: | 2022-09-14 |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生态毒理学报》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