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水生植物修复改善再生水补给水体水质效能的研究
引用本文:谭丽琼, 朱正, 于亚男, 索思雨, 赵梦云, 王赭枫, 梁文艳. 水生植物修复改善再生水补给水体水质效能的研究[J]. 环境化学, 2025, 44(1): 212-220. doi: 10.7524/j.issn.0254-6108.2023072002
作者姓名:谭丽琼  朱正  于亚男  索思雨  赵梦云  王赭枫  梁文艳
作者单位:1.北京市海淀区圆明园管理处,北京,100084;; 2.北京林业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北京,100083
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51672028)和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2018ZX07110-003)资助.
摘    要:
再生水已成为缺水地区的重要非常规水源. 但是,再生水中的营养性污染物质往往高于地表水水质要求,易导致受纳水体出现富营养化污染. 本文选取了一个仅以再生水为水源补充的城市水体进行研究. 根据水生植物生长状况,划分为修复程度不同的区域,使用普通克里金插值法获取了再生水流入后的总氮(TN)、总磷(TP)、化学需氧量(COD)等污染物的空间分布与变化,分析了水生植物修复的效能与机制. 结果显示,水生植物能够在再生水流入下游之前削减57.9%的TN,且在春、夏季修复效果更加突出.
植物修复区域最高削减了78.3%的TP,挺水植物区对TP的修复效果较为稳定. 但受高温影响,沉水植物区对TP的削减率从最高的63.4%下降到了夏季的6.61%. 由于沉积物的持续释放,植物修复对COD的去除效率比对TN和TP低,仅在沉水植物区表现了相对较好的修复效果.


关 键 词:再生水   城市水体   植物修复   地表水污染   地统计分析
收稿时间:2023-07-20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化学》下载全文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