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质活性炭原位修复有机物污染底泥技术研究与应用 |
| |
作者姓名: | 周岩梅 任传华 孟晓东 汪述宁 蒋佳益 杨楠 赫畅 |
| |
作者单位: | 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水中典型污染物控制与水质保障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044;北京交通大学土木建筑工程学院市政与环境工程系,北京,100044;东北制药集团股份有限责任公司,辽宁 沈阳,110027 |
| |
基金项目: | 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No.2012ZX07202-002);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No.170130051,170130061) |
| |
摘 要: | 污染底泥是水体中重要的内源污染,生物质活性炭作为原位修复技术的覆盖材料,正在逐步应用于污染底泥的原位修复.应用椰壳颗粒活性炭与果壳颗粒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进行原位修复,测定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比表面积、孔径分布、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并应用2种生物质活性炭进行了原位治理污染底泥的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和实地现场试验,在实地现场试验中增加煤基活性炭与2种生物质活性炭进行对比.结果表明:①2种生物质活性炭的表面性质与化学组成相似,但椰壳颗粒活性炭比表面积较大,微孔孔隙结构略微发达,极性基团较少.②实验室静态模拟试验中,2种生物质活性炭对底泥中的PAHs(多环芳烃)、PAEs(酞酸酯)和苯系物(benzenes)3类有机污染物均有很好的稳定化修复效果,投加生物质活性炭10个月后,底泥孔隙水中3类污染物的质量浓度降低93.2%以上;对不同种类有机污染物,孔隙水降低率略有差距,与2种生物质活性炭理化性质的差异有关.③实地现场试验中,2种生物质活性炭和煤基活性炭对3类有机污染物的稳定化修复效果均呈现PAEs > PAHs >苯系物,煤基活性炭的修复效果略高于2种生物质活性炭.研究显示,在10个月的修复时间下,生物质活性炭对有机物污染底泥有明显的修复效果,可使底泥孔隙水中PAHs、PAEs和苯系物类有机污染物质量浓度降低90%以上,并且与煤基活性炭相比,生物质活性炭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印迹更小.
|
关 键 词: | 生物质活性炭 有机物污染底泥 原位修复 |
收稿时间: | 2018-03-16 |
修稿时间: | 2018-10-25 |
本文献已被 CNKI 万方数据 等数据库收录!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浏览原始摘要信息 |
|
点击此处可从《环境科学研究》下载免费的PDF全文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