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思溪 《环境》2005,(3):40-41
昨天是小年,按照传统中国人的春节由此拉开了序幕,首先要做的是清扫家里的卫生,要把家里打扫得干干净净,收拾得漂漂亮亮好迎接新的一年,寓示着新年有好的开始。环视家里一周,还真该好好打扫了,想着把它弄得窗明几净,清爽怡人还真得下好一番功夫,得好好统筹安排一下。记得妈妈的教诲是由里而外,由脏而净,好,就这么定了,先把最脏、油污最多的厨房和最里屋的卧室打扫干净。  相似文献   

2.
<正>在水果家族里,有金灿灿的橘子、黄澄澄的鸭梨、粉嫩的水蜜桃……我最爱吃的水果是榴莲。榴莲的外壳上长满了尖尖的刺,就像一只小刺猬。妈妈一打开榴莲,我就看到了榴莲的淡黄色的果肉,馋得我口水直流。我连忙拿起一大块榴莲,忍不住大口大口地吃了起来。虽然榴莲的味道不好闻,甚至还有点臭,但是吃起来却比蜜还甜,它真不愧是水果之王啊!  相似文献   

3.
一位到美国谈项目的科技人员对中美两国的生活、生存环境作了一番比较,他讲了六个侧面(局限于工薪阶层并声明只是一管窥豹),有的出人意料,有的发人深思。1比较衣:美国工薪阶层衣着比较随意。超级市场陈列的许多中国生产的服装吸引了不少顾客。论穿———中国不比美国差。食:美国是个年轻的国家,食文化不及我们渊远、博深,各国移民带去了不同的食谱,当今流行的食物却很简单:汉堡包、炸鸡、牛排、沙拉、咖啡。他们喜欢到中餐馆品尝。食方面———我们常被他们所羡慕,只是本项消费占收入比例高于他们。住:美国一小家住一幢2—3…  相似文献   

4.
总结科学研究,描述科研成果,进行学术交流,都离不开文字表达,最常见的形式就是论文。可见论文创作与科学研究息息相关,论文本身就是研究下作成果的总结;搞好研究工作是写好论文的前提和基础。没有从事研究工作,就无从下笔撰写论文,更难写卅高质量的论文。当然,还有一些特殊情况:一是进行了研究,做出了成果,却没有把论文写好;二是没有从事研究,却写出了虚假论丈、泡沫论文。  相似文献   

5.
钟大为 《沿海环境》2001,(10):29-30
非常遗憾,我们以前怎么就没有认真思考过植物的生存策略问题? 我们总是以为:植物没有思想,策略──那是我们人类所独有的。出于这个原因,我们经常帮助植物们考虑生存问题,并用化学农药直接帮助植物们解决遇到的一切病虫害。按照我们的理解,植物不能用跑开的办法保护自己,实在是太软弱了…… 可是,在亿万年的进化中,那些无奈、被动,不能奔跑、也不能行走的植物,在众多的以它们为食物的动物面前却生存了下来,这能不使我们感到惊讶吗? 臼然界中,大多数植物都有毒,吃得多了便会有害,有时还有可能中毒,这是生活常识。即使是最…  相似文献   

6.
心中的风景     
在我还小的时候,翻读地图,觉得这个世界好大好大, 常常忖度地球的另一端是怎样的一番风景,幻想着有一天可以“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南穷苍梧,东临溟海”,可以“泛彼柏舟,以遨以游”。每天往返于家与学校之间,觉得那是一条好长好长的路,觉得自己所在的小镇也好大好大,不知道该如何才能走遍这个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也许那是心里永远无法解开的结,牵绾我的日日夜夜。 如今,看过了三亚的海、九寨沟的水、桂林的山;还领略过三峡的壮丽、故宫的华丽以及苏州园林的精致……甚至远离了生我的故乡,居住在一个陌生的城市去看另一种别…  相似文献   

7.
看到“密码破译”几个字的时候,我忍不住有些激动了,风靡全球的《达·芬奇密码》至今还让我有些惊心动魄的紧张、刺激,而今不仅遇到了一个索菲·纳芙式的美女密码专家,还随她经历了一番不同于索菲的军中之旅,这朵军中之花以独特的娇艳绽放在我国军事科学领域,芬芳了枯燥的科研工作,激励着年轻的科研工作者探索、奋进……  相似文献   

8.
远去的记忆     
说起去成都、走长江、看三峡,那是几年前的事了,在心中已经幻化成遥远的记忆。零散的碎片只能勾勒出粗线条的走马观花,但那份思绪,那份浓情,还有一次次让人惊喜万分的与山与水与灵猴的亲密接触,却永远融入了生活的每一天,时时激起情感的涟漪,去回味那醇醇的、绵绵的、无法言表的甜美。  相似文献   

9.
更忧虑的是水危机中东冲突半个多世纪以来,围绕土地的民族争端,从战争走向和谈。犹太人实现了千年建国梦想,巴勒斯坦人还在为建国理想奋斗。尽管现在巴以冲突闹得不可开交,但人们并不悲观,因为在大势所趋之下,巴以不可能闹翻天,最终还得和谈收场。一些专家更忧虑的是未来———中东严重水危机可能引发动乱。目前以色列经常听到的话题是暴力冲突和水危机,从中可以感受到犹太人的远忧与近虑。“对手”一词,源于拉丁文,本意是“分享同一条溪水的人”。在中东所有资源中,最容易引起危机的是水。中东有最丰富的石油,却最缺水。中东曾…  相似文献   

10.
命题作文可算是最常见、最基本、最简单的作文形式,但许多情况下学生并不能写好。其实命题作文都会考虑到学生都有内容可写,学生写的时候一般不会跑题,但学生在写作时往往可能思考不深入,结果所选材料所要表达的意旨都给人以熟悉之感,似乎都是人云亦云。这种情况下要想得高分,作文就必须思想深刻、表达到位。作文要写得思想深刻,给人启示,审题立意是关键。  相似文献   

11.
夔门寄情     
野平 《环境》1994,(11)
你位于瞿塘峡口,是长江三峡的起点。没有你,就没有三峡胜景。相传,你是大禹治水时留下的杰作。你是中国的另一道长城。你两岸陡似城墙、狭似走廊,且上悬下削。能镇全川之水、扼巴鄂咽喉,自古有“西控巴渝收万壑,东连荆楚压群山”之说,也有“一夫当  相似文献   

12.
孩提时曾听过李白醉酒跳江捉月,骑鲸升天的传说,但一直未知何地的水中月如此迷人,竟鼓惑得这位天赋浪漫情怀的诗仙舍身一跃而仙化.后读太白诗,甚至熟背其《夜泊牛渚怀古》,却因向来读诗不求甚解,居然不知古称西江即长江的一段(今南京至江西省境内),更没想到传说中谪仙跳水捞月的地方即西江之采石矶  相似文献   

13.
支教一年了,一开始我和其他的年轻教师一样,都怀揣着火一样的热情,想着我一定要挥洒我的青春与智慧,兢兢业业地做好自己的工作。可当我卷起袖子决心要大干一场时,却纠结了,我要怎样教这群可爱的学生?现在的学生"品味"超前,要想让学生的思维和教师合拍,就必然先让学生佩服教师,做到让学生信服还真得下一番工夫。那我究竟要用什么方式和方法呢?  相似文献   

14.
通过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我发现作文是最令学生感到困难的事,学生们往往谈作文而色变,避之唯恐不及。究其原因,是学生对作文不感兴趣所致。因此,本文主要探讨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相似文献   

15.
长江上游的瞿塘峡,巫峡和西陵峡,总称长江三峡;西起四川奉节白帝城,东至湖北宜昌南津关,共长约200km。两岸悬崖绝壁,江流湍急,水力资源极为丰富,为世界最大峡谷之。因此,选定在宜昌市三斗坪镇,拦江筑坝,蓄水发电、防洪,并发展航运,这不仅对我国经济建设,具有巨大的作用,且对我国环境保护、生态影响,也具有深远的意义。 长江三峡兴建后,所产生的环境问题及生态影响将是多方面的,如水量、水质、泥沙沉积问题,土壤、植被、珍奇动物以及鱼类生殖问题等等。现择其主要者分述如下:  相似文献   

16.
看海     
我仅仅移动观照的画框来看海。海是看不厌的。 中国的海域--东海、南海、黄海、渤海,我都到过了。海色多变,所观海景和依托的城镇、乡野及时间有关。我觉得海南三亚牙龙海的海水最蓝,犹如一匹新染的蓝底白花的蓝布;尚少人迹的沙滩如纯净玉帛,每一沙粒仿佛是珍珠,经月光孕育筛选过的。那年当地领导人和我说,某外商巡察,觉得比夏威夷棒,准备投资开发,开始规划修建海滨游乐场一类设施,一晃十多年了,不知那里的海水被污染了末?青岛北戴河、秦皇岛,海色蓝而呈橄榄绿。我在北戴河喝过几口咸涩的海水,从涌来齐肩的细浪望海平线碧…  相似文献   

17.
霍寿喜 《环境》2003,(12):25-25
尽管寒冷的冬天已经来临,但因为生活质量提高了,人们吃得好,穿得暖,共同的感觉就是“冬天并不可怕”。然而我的邻居赵大妈却最害怕过冬天。前不久的一个上午,我在楼道里遇上她老人家,我见她畏寒的样子,就劝道:“您老年纪大了,应该多穿点衣服啊。”赵大妈年近七十,也是个爽快人: “嗨,哪是穿衣服的事啊。我这人就是这样,一到冬  相似文献   

18.
何惠明 《环境》2002,(9):14-15
珠江,美丽的南粤母亲河,千百年来孕育着南粤大地。然而,曾几何时由于种种原因母亲河在某些地方已变得面目全非。还母亲河整体的美丽形象在南粤大地已形成共识,成为我省当前的一项紧迫工作。珠江在我国七大江河中水资源量仅次于长江。然而,珠江三角洲已成为水污染的“重灾区”,大部分内河涌水环境严重恶化,水体发黑发臭珠江是西江、北江、东江、珠江三角洲诸河4个水系的总称,在我国七大江河(长江、黄河、珠江、淮河、海河、辽河、松花江)中,虽然珠江流域面积  相似文献   

19.
一次性产品     
我得到邀请,来到 一家颇具盛名的大公司。坐电梯来到二十九层,当我走进销售部的办公室时,看到那里端坐着一位先生。 他看到我点点头,却没有一丝笑容,甚至面目有些僵硬。他穿着绿色的西装,领带扎得严严实实,这倒让我觉得他有一种诚实、稳重的感觉,他礼貌地请我坐下。 “在你到来之前,先生,你应该对本公司有了一定的了解。”他说。 “当然。”我微微一欠身,感到椅子有点晃动。这家公司最著名之处就是发明和生产了大量的一次性产品,就是那种又好用又方便的,所以公司规模已非常之大。 “你不会后悔选择本公司,因为我们极为重视对…  相似文献   

20.
面容与市容     
我没有学过环保,尚不清楚该给市容如何下个准确的定义。倘若按望文生义的老办法,那么面容与市容倒是可以相互比较一番的。 面容对任何人来说,都是重要的。从古至今,人们在面容的修饰上是很舍得下功夫的。‘捣麝城尘,调铅作雪’,对子‘发前结香草’,女子‘鬓边插石榴’。天生丽质者更‘画眉千度拭,梳头百遍撩’;貌丑的也较少自暴自弃,总要重整铅华,浓施粉黛,扬长避短,掩其丑而现其美。按照如今的说法,大概可称其美容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