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胡旋 《环境》2011,(1):94-99
你在真空的环境里能活多久?你的大脑能记住多少东西?这些你都答不出吧,那现在就让我们来告诉你!  相似文献   

2.
我的心,又灿烂起来。 那火焰般燃烧的,是龙泉 山下的桃林吗?在青翠的群山之中, 这是怎样一片令人陶醉的光华波涌 的桃林哪! 泪花迷离中,我仰望一那不是 我理想天地的闪光吗? 寒冬和荒凉,都随云朵飞走了。 三月,迸发出浪漫的豪情。 那桃树枝头烂漫开放的春天,使我 顿时把对生活最纯美、最深沉的感情融 了进去…… 在锦城生活多年了,不知 怎的,对一年一度的龙泉桃花会 总懒得去挤一挤。也许是忙,也 许是杜少陵那句“轻薄桃花逐 水流”对我有影响。近日,翻读 宋诗,黄庭坚“桃李春风一杯 酒,江湖夜雨十年灯” 和汪藻“桃花嫣然…  相似文献   

3.
《沿海环境》2002,(6):43-43
武汉东湖畔,在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的研究所 里,中国唯一的一只人工饲养的白鳍豚——淇淇寂寥地过着它的暮年生活。从14年前它的小伙伴珍珍死于肺炎时起,淇淇已经习惯了形影相吊的生活——孤单地在水里游来游去,只是偶尔发出特有的声纳信号,像是在呼唤远方的同伴。 白鳍豚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水生哺乳动物,仅分布在中国长江中下游,是世界上五种淡水豚类中最濒危的一种。早在2000多年前,《尔雅》中就曾有过对白鳍豚的记述,20世纪到80年代初,中国长江中可以观察到的白鳍豚的最大群体为16头,但现在三头一群的群体都已经很难…  相似文献   

4.
杨珊珊 《环境》2012,(4):47-49
一部水浒,让人们记住了"替天行道"的梁山好汉,也记住了梁山泊,那是一汪港杈纵横、芦苇丛生的大湖.很多人慕名而来,就是为见见那传说中的忠义堂、那杆"替天行道"的杏黄大旗.如果你真的来了,会发现《水浒传》只是梁山泊故事的一部分,这汪大水里的故事并不是从那时开始,也没有在那里结束.千百年间,梁山泊历经了沧海变桑田的过往,它的故事在演变中不断流传.  相似文献   

5.
许多人挤在会议室里开会,你会得到什么?污浊的空气!在以前,我们可以打开窗户来通风,但现在一般会议室的窗子是不打开的,这就是我们需要[a、空气调节]的原因。但到底需要多大的空气循环量呢? 为了找出答案,我们首先测定了会议室空气中的各种化合物及其含量,然后导出了一种数学模型,用它可以:  相似文献   

6.
宁静 《环境》2009,(5):68-70
现代生活中,胖人太多了,那究竟是什么在控制着我们的肥胖呢?遗传论、运动论、心理论……肥胖的原因总是有很多说法,当肥胖人士在审视身上的脂肪时,总是不断地感叹,什么时候自己能做主?  相似文献   

7.
荒野     
小的时候我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淘气鬼,能静能动。喜欢任何有趣的事物,故事,尤其喜欢在树林里面玩,可以说在那个还没有被污染的小河边,在那没有人为加工的自然的长着一些野草,野花,有乌鸣,有野兔,有小虫子的荒野中玩,那真的可以称做撒野的。看看现在生活在钢筋水泥繁华都市里可怜的孩子,他们离自然有多远?若干年以后他们还知道什么是大自然吗?  相似文献   

8.
话说光污染     
话说光污染说起污染,人们自然想到浓烟滚滚的烟囱,混浊不堪的污水,震耳欲聋的噪声,但你是否也想到了光污染呢?你也许会说,光和食物、空气、水一样是人类生活必不可少的。有了光,黑暗才能消除,万物才有生机。那你只说对了一半,如果是过量的光刺激那就会对人类的生...  相似文献   

9.
上期的《工艺安全警示灯》讨论了“工艺安全”的含义,并且谈到了对于测量工艺安全绩效来说,传统安全绩效的测量指标如受伤率、损失工作时间等并不是衡量工艺安全好的测量指标。那么,我们怎样来判断工艺安全管理活动是否有效呢?又如何来判断我们的绩效是在逐年改善呢?怎么才能知道一个工厂,或工厂的部门比较于其它工厂或部门,其绩效表现如何呢?如何来确定把工作焦点放在什么地方,使我们的绩效变得更好呢?  相似文献   

10.
我们并不是格外地喜欢过节因为时代实在太需要我们对我们事业的投入因为今天和明天压在我们肩上的责任实在太重偌大一个地球,除了资源和环境还有什么能使人类更久更远地挂肠牵肚?但我们却认定了这一天的节庆,在心里因为我们亲受的总理把我们看得很重因为我们这节庆是我们行业的"专利"因为还有人不了解不经意我们这一行,我们才更加为它感奋为它芬芳走近"七七"如同走进一种氛围走近"七七"如同走进一种激动我们的心底暮然漫溢出一种情愫──那是共和国的第一任总理在向我们走来稳健的步履正走向一个行业的深处深逐睿智的目光扫过却洞察出收…  相似文献   

11.
19世纪初期,法国一个穷困潦倒的青年从乡下流浪到巴黎,希望父亲的朋友能帮自己找一份工作。“精通数学吗?”父亲的朋友问道,青年羞涩地摇摇头:“历史地理怎么样?”青年又不好意思地摇了摇头。“那法律呢?”父亲的朋友连连问话,青年只能摇头。“那你先把自己的住址写下来吧,我总得帮你找份工作呀!”  相似文献   

12.
《河北环境保护》编辑部:看了你们第3期杂志上关于“室内空气质量”的介绍很受启发,增加了不少知识。另外,我还有个问题,也是周围朋友们比较关注的:听说打手机、用电脑等都有电磁辐射危害,能否给介绍一下在这样的环境里工作和生活,对健康有什么大的危害?辐射是不是特别厉害?长期如此会致癌吗?怎么做才能将危害降低到最小?希望你们给些提示。[编者按]  相似文献   

13.
一阵旋风刮得漫天皆白。一只只断了线的风筝,失 去控制地向人们头上栽来,人们抱着脑袋飞跑,尽快逃离这白色旋风。这是城市常见的一幕 这不是天外来的飞碟,也不是夜间的噩梦,这是最实实在在的生活。不过倒不必担心飞砂走石的袭击,这是轻得几乎没有分量的塑料袋,但它的污秽却使人如同躲进一场细菌战。 “忽然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岑参当年有诗但道那塞外风雪威猛,征人虽然艰苦,却很有诗意。而令城市绚烂多彩,生活优裕,却是“忽然一阵朔风来,漫天遍地皆飞白”,它没有诗意,只撒播一片“白色恐怖”。像送葬的纸钱,压抑…  相似文献   

14.
低碳发展并不是一个高大上的题目。它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有人问什么是公众参与?公众是不是就是老百姓?如何参与?参与什么? 什么是公众参与? 传统的公众参与是一种政治概念,在民主管理实践中,公众逐渐突破传统的参与范围和模式,积极参与到更广泛的公共事务的决策和管理中,并强调了公共机构和公众在参与过程中的互动性。  相似文献   

15.
范星星 《环境》2010,(10):52-54
钢筋水泥的城市,污浊的空气,密集的人群,看着车辆在视线中挤挤挨挨,你是否也想逃逸?到青山绿水中,感受大自然的呼吸,与山野共鸣。如果你也向往这样的生活,那么,走近他们吧——绿领。  相似文献   

16.
在五彩缤纷的生物世界里有各种各样的生物,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动物和植物,可是你知道其中还有另一大类“不起眼”的生物——微生物吗?其实微生物不是一种而是一类,包括了真菌、细菌、放线菌、病毒、类病毒等,形状各异,千姿百态,有球形、杆状、螺旋状、树叉状、阿米巴状、星状、丝状、镰刀状、钩形等。可以说它们“无时不有,无处不在,就在你的身边和眼前”。只是它们实在太小无法看到而已,或者能看到的并未意识到它就是微生物。最初的认识是显微镜发明后,当时有一个科学家在显微镜中观察到一种长度只有几十个纳米长很小很小的生物…  相似文献   

17.
臭气变肥料     
科学家正在德国试验一种装置,这种装置不仅能将猪圈里的臭气吸走,而且能将刺鼻的气体转化成农场施用的肥料。该系统试验地点设在法兰克福东郊农民保罗·克利默斯的养猪场。远在几百米以外就能闻到肥壮的猪身上散发出来的熏夭臭气。阿克位·诺贝尔公司(荷兰一家合成纤维公司)认为这是尝试以新方法恢复欧洲乡村清新空气的理想地点,欧洲乡村的空气已经因集约化畜牧方式产生的废气而变得污浊不堪。这套系统的原理非常简单。现代欧洲农场里最难闻的气体主要是由牲畜尿液产生的氨气。把猪圈里的气体抽走并通过一个特殊的过滤装置,使氨气与硫…  相似文献   

18.
余勇 《环境》2009,(9):54-56
竹炭空气净化装置、竹纤维毛巾和衣服……现代科学技术发达,让竹子渗透我们的生活。然而,这也让人们渐渐遗忘了竹子最初的功能——种天然、优质、环保的建筑材料。试想,在北京、上海、广州这样的大城市里用竹子撑起一座座摩天大厦,那会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实际上,这不会只是艺术家的想象,由于“竹建筑”所蕴藏的巨大环保“能量”,它在未来亟待被重视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9.
梁杰桃 《环境》2009,(3):50-50
小时候听过一句话:天上飞的除了飞机,地上四只脚的除了板凳,广州人样样敢吃。相信这句话很多的广州人也都听过,而且它现在更被大多数的外省朋友所认同。只是,我不禁想问,我能把这句话理解为一种赞美吗?用这样的一句话来代表广州人,身为广州人的我们能为此感到自豪吗?  相似文献   

20.
杜邦最新里唱纤维Biomax,能借助微生烟的消化作用分解成二氧化联及水,不会变成垃圾,无锡自然环@。能够到郊外一览自然景致,感受清新气息,确是赏心乐事。但沿途细看,竟发现由其他缺乏公德人士遗下的垃圾—一用完即弃的食具、食物包装袋等,使人担心它们对地球造成的影响。倘若这些垃圾可自动消失,岂不是美事一桩?要处理每日产生的垃圾,谈何容易!不过,杜邦的科学家已成功研制出一种低成本、绝不损害泥土和自然环境的可分解聚合物。杜邦的科学家以研制聚乙烯对苯H酸盐(PEI-)的技术为基础,精心研制出一种全新的多用途聚合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