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野生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和东北豹(Panthera pardus orientalis)是中国东北和俄罗斯远东地区森林生态系统食物链的顶级物种,是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生态系统良好结构的指示物种.林下灌草层片是东北虎、东北豹所食猎物的主要生境和食物来源.因此调查中国吉林珲春地区次生林、林...  相似文献   

2.
结缕草Zoysia japonica克隆植株的基本形态学单元是复合节间。分析复合节间组分关系,可以进一步揭示其形态可塑性的细微特征和资源传输与分配的差异,同时也可以为形态可塑性成因提供合理的生理生态学解释。本文对温室内、外两种环境条件下生长的结缕草克隆植株的复合节间组分进行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温室内、外植株主匍匐茎的长度和生物量的波动比一级分枝大,缩短节间长度比伸长节间长度稳定,但缩短节间生物量较伸长节间生物量变化幅度大。伸长、缩短节间长度、生物量分别与复合节序数呈二次函数关系。伸长、缩短节间生物量和分株生物量在一个生长季的生长方程亦均呈二次函数关系。主匍匐茎根数量、生物量随复合节数递增基本呈递增趋势。在两种环境下,A分株根数、生物量均大于B分株根数、生物量(在结缕草匍匐茎上,着生于每个复合节的基端和梢端缩短节间上的分株分别称为A、B分株),且差异明显。温室内植株,在分株发育形成后,伸长、缩短节间的长度、生物量分别与匍匐茎根、A分株根数、B分株根数、生物量间相关性显著,温室外的相关性格局较复杂,且总体显著性低于温室内。结缕草克隆植株基本形态结构单元的复合节上的各个组成部分之间存在的密切相关关系,是导致结缕草克隆植物形成形态可塑性的细微特征格局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3.
覆草旱作对晚稻田土壤氮素肥力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南方季节性丘陵干旱区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覆草旱作、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三种水稻栽培措施对双季稻轮作系统下晚稻田土壤氮素肥力的影响.结果表明,与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处理显著提高晚稻移栽前和成熟期土壤碱解氮和矿质氮含量.在晚稻生育期,覆草旱作和裸地旱作稻田土壤无机氮以硝态氮为主.与裸地旱作相比,覆草旱作和常规水作处理显著提高晚稻成熟期土壤可矿化氮含量.与裸地旱作和常规水作相比,覆草旱作处理显著提高晚稻抽穗期和成熟期土壤微生物量氮含量和土壤脲酶活性.  相似文献   

4.
石油污染对土壤氮素矿化和硝化作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实验中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土壤不同石油污染量对氮矿化及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对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没有显著影响,但减缓了硝化反应的进程。土壤经过10d的培养,地未来污染的土壤中硝化细菌数量由1.6×10^3增加到1.6×10^6、而在受石油污染的土  相似文献   

5.
张兴昌  邵明安 《生态环境》2000,9(3):249-252
土壤侵蚀严重地影响土壤物理和化学性质,限制了作物生产;它对作物生产具有长期和短期效应,短期效应通过施肥和培肥土壤等措施可得到恢复,而长期效应在较短时间内很难得到弥补。土壤氮素随径流流失不仅造成土壤肥力退化,而且对人类生存的自然环境造成危害。  相似文献   

6.
放牧对祁连山高寒金露梅灌丛草甸土壤微生物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以祁连山北支冷龙岭东段南麓的甘柴滩夏季牧场集体长期混合(藏系绵羊、牦牛)放牧的高寒金露梅(Potentilla fruticosa)灌丛草地为对象,采用平板涂抹分离法和氯仿熏蒸法对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土壤微生物(细菌、真菌和放线菌)和土壤微生物碳、微生物氮量进行研究,结果表明:不同放牧压力梯度下,金露梅灌丛和丛间草地土壤微生物以细菌占绝对优势,放线菌和真菌较少,垂直分布明显;随着放牧压力梯度的增加,金露梅灌丛和丛间草地,0~25 cm土层中的细菌、放线菌、真菌及微生物碳和微生物氮数量呈降低趋势,其降低程度与放牧压力梯度呈直线正相关.与无放牧金露梅灌丛相比0~25 cm土层的细菌、真菌、放线菌最大降幅分别为49.64%、37.76%和46.64%;金露梅灌丛土壤微生物碳量占土壤有机碳的比例变化为0.85%~0.43%,微生物氮占土壤全氮的0.90%~1.11%,微生物量对土壤营养库的贡献率较低;土壤微生物量和土壤有机质呈显著线形正相关;土壤细菌数量和土壤水分呈显著线形正相关.  相似文献   

7.
在实验室中用同位素示踪法,研究了土壤中不同石油污染量对氮矿化及硝化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石油对土壤中有机氮的矿化没有显著影响,但减缓了硝化反应的进程。土壤经过10d的培养,在未污染的土壤中硝化细菌数量由1.6×103增加到1.6×106,而在受石油污染的土壤上,硝化细菌数量仅增加到6.3×104;增加试验前土壤硝化菌数量为2.6×106,加油培养10d后,硝化细菌数量下降了近90%。  相似文献   

8.
硫脲用量对菠菜生理指标及土壤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盆栽法,研究了硫脲不同用量(0%、1%、3%、5%、7%)对菠菜生长、硝酸盐累积、土壤氮含量及叶绿体色素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硫脲用量对菠菜的单盆重、株高均有提高.随硫脲用量的增加,菠菜叶绿体色素含量均有提高;硫脲能显著降低菠菜硝酸盐含量,随着硫脲用量的增加,降低效果提高,其中硫脲用量为7%时,降低效果达极显著水平.硫脲对土壤硝态氮累积的抑制作用随硫脲用量的增加而增强,硫脲用量达7%时,抑制作用表现为极显著.  相似文献   

9.
利用年限对农牧交错带退耕还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农牧交错带以小麦为对照,比较研究不同利用年限对退耕还草种植的老芒麦草地土壤物理性质的影响。结果表明,随利用年限增加,在0~30cm范围内,老芒麦草地土壤体积质量呈现先降低后增加,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利用第2年的老芒麦草地土壤体积质量最小、孔隙度最大,利用第3年的老芒麦草地土壤含水量最大。利用年限对0~120min内的老芒麦草地土壤渗透性影响不大。不同利用年限老芒麦草地首30min渗透率大小顺序为:第2年>第1年>第3年>第4年,利用第2年的老芒麦草地通过渗透截留降水的能力较强。一个生长季后,不同利用年限的老芒麦草地土壤含水量、孔隙度和体积质量分别比小麦地平均提高3.86%、1.53%和降低6.07%。  相似文献   

10.
除草剂对土壤氮素循环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丁洪  张玉树  郑祥洲 《生态环境》2011,20(4):767-772
土壤微生物参与土壤氮素循环的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过程,对氮素形态转化与去向产生很大影响。在现代农作物生产上农田普遍施用除草剂,除草剂进入土壤生态环境中影响土壤微生物种群数量、活性和土壤氮素循环过程,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氮素各去向的比例。因此,除草剂的施用对植物氮素吸收利用和土壤氮的环境释放具有一定效应。文章综述了除草剂对生物固氮、土壤氮矿化与转化、氨挥发、硝化反硝化、温室气体N2O排放、植物的氮吸收利用、土壤氮损失等方面的影响,并提出了今后进一步研究的方向,为减少氮素损失和温室气体排放以及除草剂使用的安全性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郭景恒  张逸  何骞  相秀娟 《环境化学》2011,30(6):1121-1125
选取贵州雷公山(LGS)和重庆铁山坪(TSP)两个氮沉降量具有明显差异的森林小流域,对土壤中水溶性有机氮(WSON)的分布特征进行了对比研究.在氮沉降较低的LGS流域土壤水中WSON占总氮的比例可达30%—60%,显著高于氮沉降高的TSP流域.TSP流域土壤浸提液中WSON的比例相较于土壤水有显著增加,说明该流域中WS...  相似文献   

12.
槐树组织培养中超度含水态苗发生与防止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槐树(Sophorajaponica)花药愈伤组织在培养条件下形成超度含水态苗的条件研究表明:短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及在含有较低ρ(BA)的培养基上多形成正常苗,而经长期培养的愈伤组织及在含有较高ρ(BA)的培养基上产生了大量的超度含水态苗;在MS附加ρ(IAA)0.2mg/L、ρ(BA)5.0mg/L的培养基上,愈伤组织经连续1.5a以上的继代培养后,其表面产生的芽均为超度含水态芽;将这种愈伤组织和超度含水态芽转人含不同浓度和种类植物激素及生长调节剂的培养基后发现:BA和高ρ(KT)明显促进了超度含水态苗的形成;而一定ρ(NAA)和ρ(2,4-D)则显著地促进了正常苗的形成.对培养过程的观察显示:在各种培养基上形成的正常菌中,有一部分是由超度含水态的芽和苗转化而来,即由其顶端或腋生分生组织进一步发育转化而来,而另一些则由愈伤组织上重新产生.  相似文献   

13.
应用体外胃肠模拟法研究土壤中多氯联苯的生物有效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徐瑾  陈广春  何欢  杨绍贵  孙成 《环境化学》2011,30(5):908-912
采用体外胃肠模拟法,研究了土壤中多氯联苯的生物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PCBs在模拟胃液中的生物有效性为3.36%-12.48%,肠液中的生物有效性为34.62%-58.90%.胃肠液的pH值、消化时间及液固比均会影响其生物有效性:pH在中性时的生物有效性显著高于酸性条件下,消化时间的延长和液固比的增加均会使生物有效性增...  相似文献   

14.
生物脱氮处理过程中氮素转化规律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2,他引:4  
朱杰  付永胜 《环境化学》2006,25(5):624-628
以肉类加工废水为研究对象,采用ABR-改进型SBR组合工艺分析其脱氮处理过程中的氮素转化规律,确定ABR最佳水力停留时间为6-8h,氨氮增长速率在90%-196%及SBR最佳运行工况.  相似文献   

15.
铜对小麦氮素代谢的影响李延(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杭州310029)黄毅斌(福建农科院土肥所,福州350013)秦遂初(浙江农业大学土化系,杭州310029)铜在1931年由A.Sommer证实为植物生长的必需元素。近年来,随着生产集约化程度的提高和耕...  相似文献   

16.
黄河水系氮污染特征初探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对黄河水系1960年至2000年期间氮污染监测数据的分析表明,干流河水氮污染的程度自上游至下游有升高的趋势;不少支流氮污染的程度大大高于干流。在工业不发达的农业地区,河水总氮与氨氮的最高浓度大多出现在丰水期;在工业相对发达的地区,河水氨氮与总氮的最高浓度大多出现在枯水期;有一部分站点河水总氮与氨氮浓度的年内变化无明显规则,近40年来黄河水系氮污染程度不断上升,1990s年代以后的上升趋势更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砷酸根在可变电荷土壤颗粒表面的配位吸附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砷在3种可变电荷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及砷酸根吸附过程中羟基的释放特征.在酸性条件下,土壤胶体吸附砷酸根后土壤表面的负电荷增加,Zeta电位下降.这说明砷酸根在土壤颗粒表面发生了专性吸附,吸附的砷酸根离子进入土壤胶体双电层的紧密层中.亚砷酸根吸附对土壤胶体Zeta电位的影响很小,说明它在土壤颗粒表面主要通过形成外圈型表面络合物而发生非专性吸附.砷酸根在土壤颗粒表面的吸附过程中有羟基释放,说明砷酸根与表面羟基发生了配位交换反应.羟基释放量随砷酸根加入量的增加和pH值的升高而增加.动力学实验结果表明,砷酸根吸附量和羟基释放量随时间具有相似的变化趋势,在开始的20min内,二者均随时间迅速增加,随后变化较小.羟基释放量与砷酸根吸附量的摩尔比也随时间的增加而增加,说明羟基释放反应滞后于砷酸根吸附反应.土壤体系中羟基释放量与砷酸根吸附量的摩尔比小于针铁矿体系,说明除铁铝氧化物外,土壤的其它固相组分也参与了对砷的吸附反应.  相似文献   

18.
溶液pH对红壤吸持磷机理的影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铭  刘更另 《环境化学》1995,14(4):306-310
本文研究了湘南红壤对磷酸盐的吸附机理。结果表明,在通常pH范围内,第四纪红粘土母质对H2P04^-的吸附等温式以Langmuir方程式最好;而且吸附量远远大于旱地红壤。当介质pH很低时,红壤磷酸盐吸附量随pH的升高而增加,至pH2.9附近时出现最大吸附值,然后随介质pH的升高,吸附量逐渐减少。说明磷酸盐最大吸附pH的产生是由土壤交换性铝的含量及水解、土壤电荷零点及磷酸盐水解常数等因素决定。  相似文献   

19.
煤矸石复垦中的氮素积累途径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进行了煤矸石上种植接菌种草及加覆盖物种植牧草的盆栽和小区试验。结果表明,接菌种植可以显著提高植物的固氮酶活性和结瘤率,改善煤矸石的氮素贫瘠状况,促进牧草根系和地上部分的生长和煤矸石的进一步风化;这些结果在施氮量中等区w(N)=15g/100kg更为明显。同时在煤矸石上加薄层覆盖物种植豆科植物,对其氮素的积累提高和生物性状的同样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以黄土覆盖效果更佳。这些结果为解决煤矸石复垦中氮素缺乏的问题提供了有效途径。表3参4  相似文献   

20.
土壤中残留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乔雄梧  朱九生 《环境化学》1995,14(3):255-257
本文介绍一种简介、快速的前处理和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对土壤样品中残留的对硫磷和甲基对硫磷进行定量分析,样品添加回收率分别为82%和86%,最小检测浓度为0.1mg.kg^-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