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为了防止在使用放射源时发生脱落、丢失、超标使用、私自转移等情况,最大限度避免辐射安全事故,有必要设计建立放射源在线监控系统,对放射源放射性指标(辐射剂量率)及所处位置(经纬度)实行连续的自动监测。并通过各级监管平台设置放射源超标、异动等报警程序,全面提升放射源科学监管水平。  相似文献   

2.
对大庆测井公司放射源库及周围环境的放射性水平进行了调查,调查内容分为环境空气气溶胶辐射水平、水环境辐射水平、环境地表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及土壤环境辐射水平四个方面.监测调查结果表明:源库内和源库外总α、总β监测值与对照点比较,均没有显著性差异,说明空气中的环境是安全的;放射源库周围水环境总α、总β监测值符合相应标准规定,说明水环境未受到放射性污染;γ辐射空气吸收剂量率监测值范围均在黑龙江省室外天然本底值21.6×10-9~196.9×10-9 Cy/h范围内,说明放射源库室外地区未受到放射性污染;土壤监测值与黑龙江省土壤放射性水平进行了对比,也未发现放射源库周围土壤环境受到放射性污染.总之,大庆石油管理局测井公司放射源库未形成对周围环境及人群健康的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3.
随着放射源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辐射安全问题深受关注.作为放射源安全管理的有效手段之一,在此详细介绍了放射源在线监控技术在核技术利用安全管理方面系统构成及功能要求,并通过引用应用实例,验证了该技术能实现对放射源进行有效监控管理,促使核技术利用辐射安全管理工作向多样化、信息化、科学化和实用化方向发展,进一步提高了辐射安全管理的水平和效率,降低了放射源丢失、盗窃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4.
利用热释光累积剂量监测技术,模拟分析移动式探伤机γ放射源事故的辐射影响。测量γ放射源周围及设置屏蔽材料后的热释光累积剂量。指出人员在较近距离可能接受超过年有效剂量的照射,须尽量减少近距离接触放射源;剂量率随距离增加迅速减小,距离屏蔽是γ放射源事故辐射防护最简单和最有效的方式;铅屏蔽材料的实际屏蔽效果均好于理论计算结果,现场防护时应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不同铅当量的防护设备。并提出加强移动探伤管理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进一步强化放射源全程动态管理,提升核与辐射科学监管水平,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被作为一种有效手段得以广泛应用。以扬州市为例,介绍了该系统构成和功能要求,从科学化、实用化方向对系统在实际应用中存在的突出问题逐一分析并提出了"一企一策,多措并举"的解决办法。事实验证放射源在线监控管理系统的应用必须结合企业实际情况和监管实际要求不断改进,才能提升核与辐射环境监管工作的信息化水平,加强辐射污染事件的快速反应能力,有效降低放射源丢失、盗窃事故的发生率。  相似文献   

6.
文章针对密封放射源测井的贮存、运输及现场测井各个阶段进行分析,开展了不同阶段放射性水平监测调查,并对监测调查结果进行剂量估算,通过剂量估算掌握了两种类型密封放射源在测井过程中对环境及人员造成的辐射危害。经过监测与数据分析,在贮存、运输及现场测井等各个阶段其剂量结果满足国家标准限值要求。此次监测结果为今后开展密封放射源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提供数据借鉴。  相似文献   

7.
<正>为确保环境安全,防止放射源的被盗或丢失对环境和人群造成伤害。内蒙古鄂尔多斯斯达拉特旗环保局近期采取措施,加强了对放射源的环境监管。一是对全旗2家涉源单位的共231枚放射源进行了环境隐患安全检查;二是要  相似文献   

8.
目前放射源已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地质探矿、教科技等领域。近年来,放谢性事故仍然居高不下,其中放射源失控、丢失或被盗占首位。鉴于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对放射源的生产、进出口、销售、使用、运输、贮存和处置安全的实行统一监管。对闲置废、弃放射源实施强制收贮。最大程度地减少放射源失控事件,让百姓放心,造福于民。  相似文献   

9.
构建应用核技术工业企业辐射防护监测体系是保障辐射安全的基础工作之一。本文根据工业企业应用核技术的基本类型,使用的放射源主要为γ和β射线源,认为需重点进行外照射辐射防护监测。针对常见的辐射安全问题,特别是辐射防护监测的缺失,提出了国家应加强对市级辐射安全监管机构和辐射监测机构的建设和投入,设立第三方监测机构,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构建辐射防护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0.
随着石油化工企业应用放射源数量的不断增多,放射源的安全管理已经成为石化企业安全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废弃、闲置的放射源,存放不当或保存时间过久很容易丢失.对此,国家和中国石化集团公司高度重视,陆续颁布了一系列新的法规、规定.如国务院新修订的<放射性同位素与射线装置安全和防护条例>从2005年12月1日起实施,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安全环保局也于2004年新修订了<放射防护管理规定>,并实行射线作业票制度.在中国石化集团公司历年安全大检查中,加大了对放射源的安全检查力度,放射源安全检查成为每次安全检查的必检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