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
水库和湖泊的锰污染是重要的环境问题之一,研究水库沉积物-水界面可溶性锰的迁移-转化规律及其环境因素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应用价值。以青岛市王圈水库为例,通过室内模拟实验,系统研究水库沉积物-水界面可溶性锰(包括二价锰和三价锰)、pH、Eh、溶解氧(DO)、溶解性有机碳(DOC)的动态变化规律,并定量分析可溶性锰(Mndiss)与环境因素的相关性。研究表明,浓度梯度是上覆水各层Mndiss和Mn(III)迁移扩散的主要驱动力,上覆水和间隙水之间Mndiss和Mn(III)存在明显的浓度差;水库底部处于还原环境时,沉积物中Mn氧化物发生还原反应,从而使Mndiss和Mn(III)释放出来;间隙水中Mndiss和Mn(III)均与pH、Eh和DOC呈现显著性相关,Mndiss与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61、-0.882和-0.934,而Mn(III)与三者的相关系数分别为-0.836、-0.671和-0.851。 相似文献
3.
西湖北里湖沉积物磷形态分布及其与间隙水磷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杭州西湖是典型的富营养化浅水湖泊。经过环湖截污等工程措施,影响西湖的外污染源得到有效的治理,但西湖仍处于富营养化状态。在外污染源得到控制后,富含营养盐的沉积物成为西湖水质改善的主要限制因子。通过研究西湖北里湖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和丰度、间隙水磷含量垂向时空分布特征,分析沉积物磷形态与间隙水磷含量的相关性,探讨内源磷对西湖北里湖营养盐的贡献作用。结果表明,北里湖沉积物中活性磷含量较低,不同磷形态及其含量在垂向上呈现一定的波动,没有表现出明显的规律。间隙水总可溶性磷(TDP)和PO34-含量随沉积物深度的变化不明显,但其含量总体在垂向上都有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与沉积物中各形态磷均具有一定的正相关性。因此,沉积物磷对水体富营养化具有一定的贡献。 相似文献
4.
为了阐明水源水库沉积物营养盐释放对水体富营养化的贡献,以周村水库为研究对象,探讨沉积物间隙水中氮、磷营养盐的分布特征,同时采用Fick第一定律对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的扩散通量进行了估算。周村水库表层沉积物间隙水中NH4+-N的浓度为6.47 to 16.82 mg·L-1,PO43--P的浓度在0.13 to 0.56 mg·L-1之间,均远高于上覆水中的营养盐浓度,表明周村水库表层沉积物具有很大的营养盐释放潜能。Fick第一定律的计算结果表明,沉积物-水界面NH4+-N与PO43--P的扩散通量分别为62.831 to 133.231和0.364 to 1.271 mg·(m2·d)-1,研究区域中间隙水中的营养盐均由沉积物向上覆水扩散,沉积物是底层水体营养盐的重要来源。 相似文献
5.
为了探明水源水库沉积物磷的赋存形态及其对水体磷的影响,采用连续提取方法,研究了周村水库沉积物中磷的赋存形态分布特征,并探讨了沉积物各形态磷与总磷、烧失量及间隙水中磷的相关性。结果表明,周村水库内源磷负荷较高,沉积物中TP表现出表层富集的现象,表层沉积物中TP空间分布存在较大差异,上游浅水区为554~563 mg·kg-1,库心附近为424~1 161 mg·kg-1,而坝前深水区高达812~2 969 mg·kg-1。无机磷(IP)是总磷(TP)的主要成分,占TP的79.26%~89.12%,IP主要由铝/铁磷(Al/Fe-P)构成。沉积物中的Al/Fe-P含量很高,具有很大的磷释放潜能。沉积物中各形态磷的浓度垂向分布随深度增加而逐渐降低,其中B、C两点变化最为明显。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间隙水PO43--P与Fe-P存在较好的相关性,说明Fe-P对周村水库沉积物间隙水中PO43--P浓度分布有着重要的影响,周村水库水体季节性分层导致恒温层厌氧情况的发生,Fe-P在厌氧还原条件下释放进入间隙水并向上覆水扩散,进而可能对水体水质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6.
7.
三垟湿地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界面磷形态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沉积物与上覆水间营养物质交换,成为导致水体发生富营养化的首要化学变迁过程.分别在三垟湿地的柑橘林(S1)、景观用地(S2)和生活用地(S3)取样,研究了沉积物-间隙水-上覆水界面磷形态以及相互关系.结果表明:(1)沉积物TP增加时,间隙水PO3-4和可溶性总磷(TDP)也增加.要削减磷在上覆水中的含量,控制间隙水PO3-4或TDP是一良策.(2)随着沉积物铁磷、铝磷的增加,间隙水PO3-4也增加.在三垟湿地沉积物中,铁磷和铝磷含量都可作为间隙水PO34-含量的指示.(3)S1、S2和S3的沉积物活性磷、间隙水TDP和上覆水TDP存在明显的浓度梯度,沉积物活性磷>间隙水TDP>上覆水TDP.说明在三垟湿地中,沉积物活性磷是磷释放的关键因子,而沉积物-间隙水界面则是磷释放的关键界面. 相似文献
8.
运河(杭州段)沉积物耗氧物质释放的模拟实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室内模拟试验研究了运河 (杭州段 )沉积物污染引起的上覆水 CO DCr的变化 ,并研究了连续曝气、换水清洗的方法对其耗氧物质释放的影响。结果发现由于沉积物的释放使得上覆水 CODCr浓度维持在劣四类水以上。连续曝气可以降低水体的恶臭 ,但由于曝气对沉积物的扰动引起沉积物更多地再悬浮 ,上覆水 CODC r也没有明显降低。在不考虑外源影响的情况下 ,换水清洗可以将上覆水 CODCr浓度降到 30 m g· L-1以下。本研究说明运河 (杭州段 )沉积物内源释放对上覆水 CODCr有较大的影响。 相似文献
9.
10.
11.
12.
本文所研究江段的有机污染物主要来自两岸工业排放的废水、生活污水、工业废弃物及生活垃圾。污染源主要位于右岸,上游右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高于左岸,下游两岸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总浓度趋于一致。两岸沉积物中污染物总浓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如下: 右岸:C=92.044S~(-0.3028) R=-0.962 左岸:C=9.231e~(-0.0058) R=0.946 在该江段沉积物中共检出51种有机污染物。其中致癌、可疑致癌、致突变化合物25种,占检出化合物的49%。淤泥质沉积物中有机污染物的存在量60.67吨,岸边滩及心滩土壤中存在量138.2吨。 相似文献
13.
本文详细论述了中国和世界的水资源状况,并论述了中国的水资源短缺状况、中国用水的优劣势,以及如何解决中国水资源短缺的措施和基本战略。 相似文献
14.
本文简单介绍了膨润土的基本性质,膨润土及改性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重点综述了有机膨润土的制备方法,吸附水中有机物的性能、机理、规律及影响因素,有机膨润土在废水处理中的应用及其进展。 相似文献
15.
生物接触氧化法处理微污染源水的研究进展与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概述了生物接触氧化法净化水质的原理、水质处理效果、主要影响因素、国内应用情况、优势和局限性,指出传统的自来水处理工艺处理微污染源水所提供的自来水水质己不能满足要求,生物接触氧化预处理与传统处理工艺结合是一种经济有效的改善自来水水质的有效方法,显示了可观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6.
17.
本文从给水及水污染防治科学与技术两方面对水科技的发展及其在人类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进行了讨论。水科技在人类社会的现代化进程中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保障和推动作用,解决人类面前日益严峻的水污染与水资源危机问题,大力发展水科技是一条根本途径。 相似文献
18.
19.
TOXI模型是美国环保局的WASP(水质分析模拟程序)中的一部分。由于该模型考虑了污染物质在河流中溶解态,颗粒态和底泥态的分布关系,对于模拟重金属在河流中的浓度变化效果较好。为保证计算结果的可靠性,首先应对重金属浓度的衰减变化特性进行研究,本文重点讨论的是重金属在河流中迁移转化的过程,并如何将这一过程用数学公式来进行模拟。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