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城市轨道交通行业门禁系统线网平台依靠强大的软件技术和网络技术,与城市轨道交通各线路门禁系统及控制中心门禁系统连接,实现各线路门禁系统及控制中心门禁系统的统一授权管理,为运营管理者提供了统一的门禁授权管理使用平台。  相似文献   

2.
正日前,全球领先的知名门禁品牌HID Global携最新产品亮相安博会,并成功发布了最新的基于HID Global门禁系统解决方案的杭州地铁四号线案例。据了解,HID Global门禁系统因其兼容性能优异、集成能力突出、运营稳定等特点被杭州地铁四号线选中。目前,杭州地铁4号线一期工程已有10个站点及1个停车场使用了HID门禁解决方案。据悉,杭州地铁4号线对门禁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有着极高的要  相似文献   

3.
门禁系统在国内已有二十多年的发展历史,目前已是安防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门禁的本质是持卡人所拥有的授权,门禁系统的主要核心原理基于规则和事件,也就是说持卡人未必持卡,只要有相应的授权即可,可以是一张卡片、一个密码、一个序列号、一个指纹,也可以是虹膜、掌纹、钥匙等等,不一而足,关键是授权。现代化的科技使得门禁系统可以记录刷卡记录,有了刷卡记录通过设置规则和事件,就衍生出了门禁系统的更多应用,比如考勤、巡更、消费乃至车辆出入管理、物品追踪、物流等,慢慢发展为一卡通系统。典型的门禁系统主要由读卡器、电锁、出门按钮、玻璃破碎器、门禁控制器、门禁服务器、传输线路和转换设备等组成,目前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比如机场、港口、地铁、公交、校园、小区、企业、工厂等等,有着广泛的市场。门禁系统的应用最开始都很初级,比如就是一种密码键盘,后来才慢慢发展到智能卡系统以及更高级的生物识别技术(指纹、虹膜、掌纹等)。从当前的市场情况看,目前门禁系统的应用大概可以分为高端市场、中端市场和低端市场,笔者试图对这三个市场的发展现状及竞争情况做一些分析和展望。  相似文献   

4.
正目前,市场上门禁控制器品牌型号较多,其各自技术要求、参数不同。智能楼宇大厦、建筑群、地铁、机场、大型商场、政府机关等地方,门禁控制器应用数量庞大,项目分批次建设,每批次中标者为不同硬件品牌及软件提供商,授权需要在各厂商软件中独立授权,操作变得繁琐,本文研究建立一套集中管理平台,制定统一标准,实现将各厂商门禁控制器接入平台,由平台进行一次授权,解决多品牌门禁不兼容的问题。通过在地铁场景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5.
正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非接触卡门禁、指纹门禁等。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虹膜门禁、面部识别门禁、乱序键盘门禁等各种技术的门禁系统,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随着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门禁系统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门道及钥匙管理,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  相似文献   

6.
陈晓东  彭志林  何毅 《安全》2005,26(4):16-18
广州地铁1、2号线车站首次采用门禁系统,建立了地铁车站设备管理区的现代安保管理设施,提高了车站内部管理的工作效率,加强了对车站设备管理区各类用房的监管力度.本文主要介绍广州地铁车站门禁系统的应用技术与安全管理.  相似文献   

7.
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是传统机械门锁的延伸和替代。本文中提到的门禁主要是指门禁一卡通系统,不包含楼宇对讲机系统以及车辆出入口控制方面相关产品。目前,国内外研制和使用的门禁系统主要集中在感应门禁系统和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根据主流市场又分为以非接触式IC卡主的产业链及指纹门禁为主的辅助产业链,二者均以提供完善门禁一卡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8.
正门禁系统顾名思义就是对出入通道进行管制的系统,是传统机械门锁的延伸和替代。本文中提到的门禁主要是指门禁一卡通系统,不包含楼宇对讲机系统以及车辆出入口控制方面相关产品。目前,国内外研制和使用的门禁系统主要集中在感应门禁系统和生物识别门禁系统;根据主流市场又分为以非接触式IC卡主的产业链及指纹门禁为主的辅助产业链,二者均以提供完善门禁一卡通应用解决方案提供服务。  相似文献   

9.
《劳动保护》2014,(9):25-27
<正>广州地铁公司是一家集地铁工程建设、运营为一体的大型国有企业。目前,广州地铁已形成9条线路、总长260 km的轨道交通线网,承担了广州市37%以上的公交客流运送任务。随着新开通线路的增多,线网规模的不断扩大,广州地铁线路运营面临着巨大的风险和挑战。一是线路客流量越来越大。从1999年地铁1号线开通的日均17万人次,到2014年的日均620万人次,客流量飞速翻倍上升。二是地铁运营场所处于地下,形成封闭的环境,聚集密集的人员,  相似文献   

10.
随着计算机技术和网络技术的迅猛发展,门禁控制系统不断朝着集成化、智能化、网络化等方向发展.由于INTERNET网和以太网在全世界范围的广泛应用,网络化的门禁控制系统已经开始成为门禁系统的重要发展方向.而TCP/IP技术成为网络化的门禁系统首选.随着无线传输技术的成熟,无线网络的运用使得门禁系统更灵活、更便捷、更经济.SQL的运用使得门禁系统的数据管理更安全、更方便,数据访问更快捷.  相似文献   

11.
常见的门禁系统有:密码门禁、非接触卡门禁、指纹门禁等。近几年随着感应卡技术、生物识别技术的发展,门禁系统得到了飞跃式的发展,进入了成熟期,出现了感应卡式门禁、虹膜门禁、面部识别门禁、乱序键盘门禁等各种技术的门禁系统,涉及电子、机械、光学、计算机技术、通讯技术、生物技术等诸多新技术。 随着数据技术、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门禁系统已不再局限于简单的门道及钥匙管理,逐渐发展出一套完整的出入管理系统,以不断创新的技术和多样性的产品来保障人们日益重视的安全要求。众多企业也如雨后春笋般成长起来,国内市场竞争异常激烈,但如何应对市场作出反应,做出针对不同市场需求的产品并保证产品的稳定性和质量仍是企业重要的研究课题。  相似文献   

12.
正一、功能强大,门禁系统延伸多个领域目前的门禁控制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禁概念,逐渐向大系统联网管理方向发展。在安防系统中,门禁系统能实时准确地定位出入人员的身份信息,在系统应用中减少系统存储资源,快速地处理数据需求并及时反馈。从智慧物联网的应用到云门禁的应用,再到一卡通RFID-SIM和NFC等的支付手段的融合应用,均大大拓展了门禁系统的发展方向,所以现在的门禁系统已经超越单纯卖硬件的时代,逐渐向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结合的多系统应用方式转变,向着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3.
一、功能强大,门禁系统延伸多个领域目前的门禁控制系统早已超越了单纯的门禁概念,逐渐向大系统联网管理方向发展。在安防系统中,门禁系统能实时准确地定位出入人员的身份信息,在系统应用中减少系统存储资源,快速地处理数据需求并及时反馈。从智慧物联网的应用到云门禁的应用,再到一卡通RFID-SIM和NFC等的支付手段的融合应用,均大大拓展了门禁系统的发展方向,所以现在的门禁系统已经超越单纯卖硬件的时代,逐渐向软件系统和硬件系统结合的多系统应用方式转变,向着整体解决方案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14.
不断夯实安全管理基础,规范候机楼隔离区内的安全监管秩序,近日,青岛机场加大了门禁系统监管力度,对个别违反《门禁系统使用管理暂行规定》的机场和驻场单位工作人员进行了严厉处罚,防止了违章使用门禁事件的发生,堵塞了安全漏洞。  相似文献   

15.
为解决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信息分散、时效性差、参建单位协同工作能力弱以及安全预警数据支持差等问题,将信息化技术引入轨道交通工程建设中,建立了“广州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质量与信访管理平台”,并开发集成“广州地铁视频监控系统”与“广州地铁门禁管控系统”,以求实现城市轨道交通工程安全管理工作的信息化、精细化管理。在广州市轨道交通六号线、七号线、九号线工程的应用表明,安全管理信息化技术能够实现建设单位、监理单位、施工单位、设计单位、监测单位等参建单位的信息共享、协同工作、预警预报,并可提高参建人员的安全管理意识与安全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16.
人脸指纹门禁管理系统的实现,能有效地解决传统门禁系统的不足之处.本文介绍了该门禁系统的设计与实现方案.该系统把人脸识别,指纹识别和手机短信验证三种方式结合起来,系统由门禁识别器和服务端软件两部分构成.门禁识别器基于嵌入式系统,通过网络进行互联,服务端基于J2EE架构,实现对识别器的管理.目前,该系统已经投入重要机房门禁系统的实际应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17.
<正>地铁运营安全管理是关系到城市交通、政府信誉和企业发展的一项重要工作。随着首都建设与发展,交通问题已经成为市政府和广大市民最为关注的焦点问题。近年来,随着地铁新线不断投入运营,线网规模不断扩大,北京地铁已进入网络化运营时代。网络化运营条件下,地铁安全管理标准、安全要求进一步提高,乘客对路网安全、服务水  相似文献   

18.
李鹏飞  孙琪  李建楼 《安防科技》2007,(7):45-46,64
阐述了基于WG26格式射频卡的、利用SST89E58单片机完成的两门门禁控制器的总体技术要求和技术解决途径,给出了门禁控制器设计的基本结构,对各个部分的设计和开发进行了阐述和分析.该控制器充分利用单片机的功能完成了门禁系统的各项功能,包括门的管理和卡的管理等工作.门禁控制器设计开发的完成,为门禁系统的设计和开发奠定了基础.  相似文献   

19.
此文介绍门禁系统安全设计的重要性,通过设计双门互锁和防尾随功能实现安全性更高、可靠性更强的门禁控制管理,达到特殊行业的需求.并介绍了现在生物科学技术在门禁系统的应用.  相似文献   

20.
基于ARM和射频识别技术的门禁系统设计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论文主要研究和设计基于ARM和射频识别技术的非接触式IC卡智能门禁系统。本门禁系统通过TCP/IP协议实现门禁与远程管理主机之间的传输数据,并结合90年代以来飞速发展的射频识别技术,来完成现代化的网络型门禁系统的管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