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她们是一群忙碌的人,为了生活整天在路上来回奔波,风吹日晒,曾经细腻柔嫩的皮肤变得粗糙干燥。狭小的车厢、滚动的车轮构成了她们大部分的生活空间,听广播成了她们的生活乐趣。 她们也有常人的梦想:或在双休日带上孩子去游乐园,或在家中亲手为父母、公婆做顿饭菜,或是一次全家外出旅行……然而,早出晚归的工作让这一切变得那么遥不可及。她们就是漳州的姐。 昨晚,记者与当了6年“的姐”的阿清(化名)聊天,倾听她的故事,体会的姐“手扶方向盘,脚踏鬼门关”那酸甜苦辣的人生滋味。[编者按]  相似文献   

2.
目前,随着我国各城市安全防范系统的逐步建立、完善,摄像头,又称“电子眼”。如雨后舂笋般出现在各公共场所的每个角落,被老百姓形容为“满城尽是电子眼”、“探头城市”。摄像头是一把“双刃剑”,它在致力于维护公共安全的同时,也为不法侵害公民隐私权的行为提供了便利途径,一时间,社会上侵害隐私权的事件层出不穷。在此背景下,公共场合下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成为社会上的热点话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3.
让女工保护回归主流:女工保护调查——一份沉重的答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市场经济大潮涌动的今天,不管你有多少溢美之辞,工人作为企业主人翁的光环已经退隐。而在那些非公有制企业,这种光环似乎就从来没有过。特别是那些务工农民,在资本强大的势力面前,已成为不折不扣的弱势群体。女工则是这弱势群体中的弱势。她们大部分来自农村,大多分布在餐饮、服务、制鞋、制衣、箱包生产等行业。除了餐饮业和服务业之外,我们很少看见她们的身影。只有偶尔的空暇,她们才会穿上廉价的时装,走出厂门,注视着城市的霓光虹影,喧嚣熙攘,灯红酒绿,甚至是纸醉金迷。但她们常常以另一种形态与我们相遇,我们穿着她们缝制的衣服,脚下蹬着她们制作的鞋子,肩上背着她们制作的挎包,头上戴着她们编织的帽子——上面有着她们的汗水,她们的泪痕和她们浅浅的指纹。她们装  相似文献   

4.
保护女工,就是保护母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女工劳动保护问题十分突出,一些行业和个别地区甚至倒退到了与旧中国没有区别的程度。例如时有所闻的女矿工现象,对女工进行搜身,以及在建国初期就已绝迹的以女工为对象的包身工制度;还有普遍存在的劳动条件恶劣、食宿环境肮脏以及超时超强度工作,等等问题。尤其应该提到的是,但凡有上述遭遇的女工,几乎都是来自偏远地区的农村女性,她们中有花季少女,也有青壮年母亲;她们或为自己的生路,或为孩子的学费,无奈地成为职业伤害的对象。因此,当代中国女工的职业伤害问题,总体来说,是“三农”问题的派生物,是社会毒瘤;具体而言,是务工农民职业安全问题的特殊表现。  相似文献   

5.
以人为本从"禁放"到"限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今年春节,随着国内几个大城市在烟花爆竹上由禁放改为限放,久违了十几年的“火树银花”将重现在许多城市节日的喜庆中。而在喜庆之余,如何保证烟花爆竹在生产、储存、经营、运输、燃放过程中的安全,成了一个需要高度关注的问题。[编者按]  相似文献   

6.
以往人们常看到某地区、某单位出了重大伤亡事故之后,当地的主要领导或某单位的主要领导便出来,只用几句“不够”,就可以过关了。什么“我们领导在事故发生前对安全工作重视不够”,什么“我们在事故发生前所采取的措施不够”,什么“我们在事故发生前检查指导不够”,等等。这不够那不够,便成了开脱责任与罪责的“秘笈”或借口,可  相似文献   

7.
《中国劳动科学》2006,(5):I0001-I0007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国务院各部委、各直属机构:农民工是我国改革开放和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涌现的一支新型劳动大军。他们户籍仍在农村。主要从事非农产业,有的在农闲季节外出务工、亦工亦农,流动性强,有的长期在城市就业,已成为产业工人的重要组成部分。大量农民进城务工或在乡镇企业就业,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为统筹城乡发展,保障农民工合法权益,改善农民工就业环境,引导农村富余劳动力合理有序转移,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提出如下意见:  相似文献   

8.
盛夏时节,烈日炎炎,不少“的姐”难当热浪之苦,穿着单薄,曲线玲珑毕现。更有一些“的姐”追求时尚,或浓妆艳抹,眉黛唇朱:或衣裤紧身,轮廓分明;或穿着既薄又短,追求透明度和开放度。“的姐”的如此打扮、穿着,固然对招揽顾客有一定的“吸引力”,但使她们始料不及的,是这些靓丽的“风景线”后面,却潜伏着性侵害的危险。  相似文献   

9.
在安全监管领域,女性少之又少。为了反映女性安全监管人员的精神风貌,值此“三八”国际劳动妇女节之际,本刊记者采访了北京安全监管系统的“五朵金花”,她们是大兴区安全监管局执法监察队队长张福珍、顺义区安全监管局科技信息科科长汤媛媛、丰台区安全监管局综合科科长李颖、“12350”举报投诉中心副主任段纪伟、市安全监管局监管三处副处长刘丽。她们对待安监工作热爱、执着、奉献,她们是安全监管领域一道亮丽的风景。  相似文献   

10.
日前,各类新闻媒体上,有关“民工荒”的消息又呼声四起。2月24日,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发布的“企业春季用工需求调查”和“农村外出务工人员就业情况调查”结果显示:一方面,企业招工同比有所增加,而预期今年招工“有困难”或“有一定困难”的企业占70%,比往年上升5个百分点;另一方面,明确表示继续外出务工的农民与2008年同期相比降低6个百分点。  相似文献   

11.
农村剩余劳动力的非农转移与职业危害向务工农民转移。是当今中国社会一对孪生现象。后者已经成为不利于经济社会发展。不利于建设和谐文化的负面因素。2004年6月19日,时任国家安监局副局长的赵铁锤在首届“全国外来工职业安全与健康权益研讨会”上坦言。每年全国工亡的人中.务工农民占80%以上,2007年1月8日。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披露。浙江宁波五洲星罐头厂上演“当代包身工”丑剧:一云南务工农民因不堪忍受工作条件恶劣和丧失人身自由而跳楼自杀——  相似文献   

12.
或城或乡,可南可北;或农民或市民,可务农可务工。眼下,职业身份的转换早已挣脱了户籍的“藩篱”,以农民工为主体的流动就业大军已占据城镇就业岗位的“半壁江山”。随着城乡劳动力流动频繁,劳动者的养老、医疗等项社会保险关系的转移问题已经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3.
企业安全生产,查改隐患是关键。按现行的安全检查模式。一般先由班组“自查”,而后由上一级“复查”,再由上上一级“检查”或“抽查”。最后,再由上一级层层下发“整改通知”,由班组具体负责整改。  相似文献   

14.
2005年5月,我们在广东、浙江、江苏、湖北、安徽、四川、江西等省,对近年来农村劳动力转移情况进行了调研。调研发现,农民外出务工的流向发生了显著的变化,近几年,东部地区仍然是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主要地区,2004年,农村常驻户中外出务工劳动力流入东部的占69.81%。但农民工的流入地开始分散,2004年,流入原来6个东部主要流入地的比重下降,流向其他地区则增加14.3个百分点。农民外出务工的流向由原来的“孔雀东南飞”,向长三角地区、甚至是一些中西部地区扩散。  相似文献   

15.
2002年下半年,原国家计委、财政部发文,取消直接针对农民工的7项收费。年底召开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要逐步建立城乡劳动者平等就业的制度。2003年国务院办公厅1号文件明确提出要全面做好农民进城务工就业管理和服务的各项工作,遵循“公平对待、合理引导、完善管理、搞好服务”的原则。2003年6月国务院发布《城市生活无着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办法》(国务院令第381号),  相似文献   

16.
在北京这座大都市里,到处都能看到操着各种口音的打工妹。在家里,勤快的安徽小保姆替你料理家务;到餐馆吃饭,麻利的四川妹为你端茶倒水;写字楼内做保洁的可能是个山东大嫂或河南大婶。 北京市对外来人口普查的最新资料显示,全市外来人口总数285.9万人,其中女性77.9万人,据推算她们中就业者约有60多万人,大体分布在饮食业,家政服务业,宾馆、饭店等行业中。 打工妹们以她们吃苦耐劳的品性赢得了城市人的认可,一些佼佼者还获得了“荣誉市民”、“优秀外来务工青年”的称号。然而据了解,更多的打工妹的生存状态令人堪忧…  相似文献   

17.
浮萍     
这夜,月半弯,远处的高大建筑鳞次栉比。每扇闪着光和没闪着光的窗户里都仿佛折射出她们的影子。在大楼与大楼之间,在楼宇与购房者之间,她们乐观而又艰辛地奔波着,她们发掘自己的才能,施展自己的魅力,透支自己的体力,让一套套住宅点上明亮的灯光,让一个个疲于奔命的现代人找到停靠的港湾。她们是这样一群人,被人们称为“销售顾问”、“置业顾问”、“客户代表”。她们可爱,可信,可敬,而又可叹。她们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售楼小姐”。她们的生活不象售楼处那样造型各异,绚丽多彩。在玻璃门后面,在令人咋舌的楼盘广告边,她们似乎神秘而难以接近。靓丽的容貌下、职业的微笑背后,究竟蕴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甜酸苦辣。她们是都市里那一叶叶随风而飘的——  相似文献   

18.
安全协管的领头雁──胡大碧王梅,张锐东在四川省达竹矿务局柏林煤矿活跃着一支矿山“娘子军”,她们为矿山的安全生产、矿工的家庭幸福默默地奉献着,牢固地筑起了安全生产的第二道防线。她们就是该矿女工家属安全协管会的成员们,胡大碧就是她们的领头雁。为了使协管工...  相似文献   

19.
金磊夫 《劳动保护》2004,(11):11-12
“安全生产万里行”活动,从2002年开始启动,到目前已成功开展了3年,行程3万余里,覆盖13个省(区、市),几十个城市,涉及道路和水上交通、建筑、军工、冶金、煤炭、石化、电力、工商贸等20多个重点行业、上百个各类企业,并深入到基层社区和学校,取得了很好的效果。特别是“安全生产法》实施两年来,“安全生产万里行”成为加强我国安全生产宣教工作,发挥舆论引导和监督作用,营造“关爱生命、关注安全”的良好氛围,促进安全生产形势稳定好转的重要手段和品牌工程,在全社会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徐松竹 《劳动保护》2006,(11):62-64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随着社会各界回归民俗文化的呼声日涨,自1993年起对烟花爆竹“禁放”12年后,2005年9月9日,北京市通过了“禁改限”规定,全国有236个城市改“禁放”为限时限地燃放或全面放开,这是人性化管理的重大突破和进步。“禁改限”是一把双刃剑,既给烟花产业带来发展机遇,也使安全生产面临新的挑战。中国是世界烟花大国,烟花是振兴国民经济、增加农民收入的主导产业。如何贯彻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的“安全发展”的方针,做到既不一“禁”永绝,使千年国粹免毁于“禁”,又不一“放”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