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8 毫秒
1.
国际矿物学协会第十一次全会将于1978年9月3—11日在苏联诺沃西比尔斯克召开。这次会议要讨论的题目如下。  相似文献   

2.
苏联官方报道,4月26日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第4号反应堆内发生化学性爆炸,毁坏了反应堆机房,引起了火灾,因烧伤与建筑物倒塌,造成25人死亡。苏联官方说,这次事故是人为错误造成的。英、法、瑞典专家说,这次事故是因苏联的核反应堆是石墨减速普通水冷却型的,  相似文献   

3.
<正> 这次会议是由苏联科学院地质、地球物理学部成矿作用学会、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科学院和苏联科学院金属矿床地质、岩石、矿物和地球化学研究所共同组织召开的。来自28个科研单位的85位代表出席了这次会议。 亚美尼亚加盟共和国科学院院士主持会议,指出这次会议对进一步发展地质基础  相似文献   

4.
1986年,苏联再次强调环境保护(包括大气);但4月26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爆炸失火,成为二次大战后最严重的大气核污染事件。反映了苏联对大气污染监测的重视及其失误。苏联环境保护的政策基础是列宁奠定的。1917年11月8日通过的关于土地的法令和以后陆续通过的法令文件,为保护自然和  相似文献   

5.
<正> 一、前言钾盐是我国最急需而缺少的矿产之一。对我国已发现的某些含钾矿化地段,地质工作者进行了大量的工作。然而对其形成条件和成矿理论方面的见解长期以来存在着很大的分歧。因而在一定程度上使找矿、预测和评价钾盐矿产的工作不能象期望的那样迅速推进而满足国家现代化的急切需要。编写本  相似文献   

6.
我国青霉素钾盐特征VOCs的挥发损失估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针对我国典型制药行业--青霉素钾盐生产工艺过程中,特征VOCs的排污节点分析,利用大量调研数据、物料衡算和经验公式,估算了生产每吨青霉素钾盐各排污节点VOCs的挥发量,结合我国近年来青霉素钾盐产量情况,估算出其总排放量.结果表明,在青霉素钾盐生产过程中,特征VOCs为醋酸丁酯和丁醇,主要产生在提取阶段、精制阶段以及储罐呼吸过程中,并且在我国,生产单位质量青霉素钾盐醋酸丁酯和丁醇的挥发量大约为20.49kg/t和12.93kg/t.该研究可为制药行业青霉素钾盐生产工艺过程中VOCs的管理与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正> 在白垩纪末期发生的生物大绝灭事件中,中生代陆地上最大的爬行动物恐龙的绝灭是脊椎动物演化史上最重大而又令人迷惑不解的一个问题。进入八十年代,有关这次生物绝灭事件的原因的研究和讨论引起了科学界的极大关注。与这些争论有关的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划分和确定白垩纪—第三纪地层界线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正> 6500万年前,一次巨大的灭绝危机袭击了地球生物界;在地层层序上,这正好是发生于白垩系与第三系的交界处。在这次危机中,海洋爬行动物、会飞的爬行类、恐龙,以及菊石类、箭石等都绝迹了;灾难性的灭绝也发生于微型浮游动、植物之中;钙质浮游有孔虫和钙质微型浮游植物也几乎被一扫而空。Russell指出,在灭绝事件的整个过程中,大约50%的生物属或估计达75%的生物种从地球上消失了。 这样一次巨大的事件在地球演化历史上是极其引人注目的。许多科学家对导致该事件的原因进行了探讨,并且提出了大量的假说。由于人们不断的努力,  相似文献   

9.
埃克森漏油事件于1989年发生在美国的阿拉斯加。事件发生后,曾一度使世界大哗。科学家预测事件对鸟类和海洋生物造成的危害将是创世界纪录的,但对后果的严重程度一直未有明确统计。这次披露的统计数据尚属事件后发生的首次。漏油事件中,死亡的鸟类数目超过以往漏油事件10倍以上。尽管人们采取了许多措施,但仍然对周围环境和野生动植物造成了严重的危害,而且是长期的。统计表明:  相似文献   

10.
2021年9月,由于大西洋北海地区风速突然下降,英国的海上风力发电量骤减,导致欧洲能源市场陷入混乱。风速的年际变化和长期逐渐减弱的趋势可能是造成这次事件的主要原因。此外,北海上一种持续3—4 d的阻塞高压也促成了低风速事件的发生。一个移动缓慢的暖脊显著地阻挡了西风气流,并割裂了北极极涡,导致北极和东欧地区的冷空气积聚。这种天气形势有可能引发寒潮,进一步增加电网的负担。然而,扩大风力发电机安装规模并不能有效应对此类事件。值得注意的是,中国的可再生能源发展也面临着与英国相似的挑战。因此,激进的可再生能源政策并不可取。为了更好地应对这些来自气候的挑战,可再生能源的发展需要从提高装备技术、发展混合能源系统以及开展更加精细的资源评估三个方面入手。以上结论对中国能源系统的转型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11.
李菁 《世界环境》2006,(1):37-39
风险社会的来临每一个社会都经历过危险,现代社会正是在向着危机和风险的世界迈进。“危机”是“一种能够带来高度不确定性和高度威胁的、特殊的、不可预测的、非常规的事件或一系列事件。”苏联切尔诺贝利核泄漏、美国  相似文献   

12.
国外动态     
1990年1月初,美国环保局局长 William K.Reilly与苏联国家环境保护委员会第一副主席 Valentin Soko-lovskiy 会晤,就环境合作项目进行磋商。这是1972年签署的美苏环境保护领域的合作协议的第12次会议。这次会议最后决定了1990年的工作计划,并讨论了未来的气候合作研究。在大气污染领域中,美苏决定在模式、仪器和方法学方面进行合作。两个国家计划就美苏防治大气污染工作的比较发表一篇报告。美国科学家也给予苏联科学家一个地区的沉降模式。  相似文献   

13.
苏联于1981年9月30日到10月2日在江布苏市召开了污水农业利用和防止水资源污染学术讨论会。会上30多名学者和专家作了学术报告。会议报告中总结了苏联及其它国家的污灌经验,指出利用城镇污水进行农业灌溉是成功的,对于较小的居民区可以充分利用污灌技术,农田灌溉的组织实施方法多偏重于地下埋管式灌溉系统。会议着重研究了哈萨克斯坦的污水利  相似文献   

14.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已经过一周年了,该事故在国际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特别是对欧洲的振动最大.这次事故使2533人患急性放射性病而住院,其中11人致残,31人死亡.急性放射性病与放射性剂量成心相关,详见表1.  相似文献   

15.
<正> 1980年11月11—14日在莫斯科召开了例行的全苏第八届稳定同位素地球化学学术讨论会,会议由苏联科学院B.维尔纳斯基地球化学与分析化学研究所(AH CCCP)主持。来自苏联各地科研和生产部门的400多名科技工作者以及来自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捷克斯洛伐克、保加利亚、波兰、罗马尼亚、美国和加拿大等国的学者出席了这次会议。会  相似文献   

16.
中国、美国和西欧联合召开的“全球和地区环境大气化学国际会议”于1989年5月3日至8日在北京科学会堂举行。参加这次会议的有中国、美国、苏联、日本、法国等18个国家258名代表,其中外国学者有100多名。这次会议是由中国、美国的环境专家在两年前发起的,并得到有关各方的支持和努力而诞生的。其目的是交流和讨论有关全球和地区  相似文献   

17.
2009年4月末,发生了一次罕见的粗粒子气溶胶远距离输送造成华南地区出现严重的空气污染事件,其特征主要是气溶胶质量浓度超标,而能见度没有明显恶化,对这次空气污染事件进行分析的结果表明.在过程中,粗细粒子质量比(PM2.5/PM10)有明显的3次下降,最低达到0.3,即PM2.5仅占PM10的30%,这与珠江三角洲地区通常以细粒子为主的污染特征有很大不同,反映了外来粗粒子的侵入特征.长江流域浮尘天气的沙尘粒子变性后,长距离输送污染物叠加本地污染物,造成这次严重空气污染事件.  相似文献   

18.
陈赛 《世界环境》2006,(1):40-41
高速发展的科学技术以及高新技术的应用。使人类对自然环境的利用程度不断深化。领域不断拓展,同时。也使得全球环境问题日益凸显,尤其是跨国界污染造成的环境损害问题更为突出,这类事件不仅日益增多,而且对全球环境造成的危害相当严重。例如,1978年苏联“宇宙954号”核动力卫星坠入加拿大事件。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1986年莱茵河污染事件等。这些事件引起了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而且均涉及到了国际法领域的国家责任问题。  相似文献   

19.
<正> 国际地球化学与宇宙化学协会(IAGC)于1981年9月在其所属地球化学勘查工作组组织的《第二次国际应用地球化学方法讨论会》期间,在苏联伊尔库茨克召开了理事会会议。出席会议的有:(理事长,苏联)、B.Hitchon(副理事长,加拿大)、S.Deutsch(秘书,比利时)、E. Angino(司库,美国)、G. Wetherill(上届理事长,美国)及I.Barnes(理事,美国)、(理事,苏联)。  相似文献   

20.
<正> 据报道,在苏联西西伯利亚发现了一个世界上最大的油田,取名为巴热诺夫油气聚集区。苏联官方估计该油田的储量为6190亿吨,油田面积在100万平方公里以上。 虽然1965年以来就知道该区有沥青质页岩矿床,但只是最近苏联地质学家才得以确定这种页岩是富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