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欧阳雄 《环境保护》2012,(14):59-61
汛期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度敏感阶段,较大污染事故往往发生在这一时期。江西省各级环保部门把汛期环境安全监管工作摆到重要位置抓实抓好,严防污染事件发生,切实维护环境安全。江西省地处我国东南隅,属于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每年4月进入汛期,雨量显著增多,5~6月集中降水、暴雨天气频发,到7月雨量迅速减少。汛期是突发环境事件的高度敏感阶段,较大污染事故往往发生在这一时期,加强汛期环境监管,严防环境污染事故发生,成为江西省又好又快发展的紧迫任务。近年来,江西省各级环保部门  相似文献   

2.
对开阳磷矿自建矿以来所有记录在案的安全事故,按受伤严重程度、事故类型及原因、受伤部位、受伤时年龄、工龄、受伤月份等进行分项统计,找出了各分项事故的发生规律,为矿山安全管理工作提供有用信息。然而,完整的事故统计分析需要有详细的事故原始记录,这就要求事故调查过程中不仅要有对上述各分项的记录,而且还应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及经过、事故地点、文化程度、工种、培训记录、经济损失等方面的记录,于是,构建完善的事故调查体系是为矿山安全管理提供全面信息的保障,以此来有针对性的制定对员工安全教育、培训等安全管理方面的规划。  相似文献   

3.
基于2011年1-7月国内外石油与化工事故,从事故发生时间、经营类型和事故类型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分析了重大自然灾害的影响。结果表明:7月是事故高发的月份,化工生产事故最多,泄漏是主要的事故类型;日本地震等重大自然灾害对石油与化工行业产生很大的影响。从推进中小化工企业的安全标准化工作、加强储存运输的安全运营保障、提高企业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等方面提出了建议,以预防或减少事故发生。  相似文献   

4.
由于作业生产是以动态的方式运行的 ,它受井场条件、作业区域位置、天气变化、职工情绪波动等多种因素影响和制约 ,这就决定了安全隐患是动态的,安全管理方式只有与动态的管理方式结合,适应生产节奏 ,才能有效地实现安全预防和控制 ,确保生产安全。因此,我们提出了安全动态控制管理的概念 ,其原理就是根据作业队的生产特点 ,采用不同的方法 ,在安全生产管理过程中 ,进行动态教育、动态检查、动态隐患整改 ,做到适时、适度地控制隐患、预防事故发生。具体实施措施如下 :1树立“一切事故都可以通过管理去预防”的动态安全管理观念职工安全素质…  相似文献   

5.
人为失误导致了大多数安全生产事故的发生,已经成为业界共识。那么什么是人为失误?简单地说,人为失误就是工作人员在生产、工作中产生的错误或误差。一般来说,在生产工作过程中,人为失误难以避免,但是如果我们探究失误乃至事故背后深层次的原因,了解认知对行为的影响,就能找到降低失误预防事故的种种办法。这是很有意义的探索,也是开辟该专栏的意义所在。  相似文献   

6.
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企业安全管理存在的主要问题 虽然很多企业已认识到了安全的重要性,也认识到了安全工作重在预防,但仍然有一些企业只追求眼前利益,不愿进行安全投入。有些企业的安全管理,长期徘徊于传统的事后管理阶段,平时主要任务是搞检查,发生事故时搞追查,安全工作随着事故的变化而变化^[1]。跟在事故后面,头痛医头,脚痛医脚。  相似文献   

7.
安全是人命关天的大事,它连着国家和企业,连着你、我、他。一旦发生事故,国家、集体、个人所受到的损失都难以估量。然而,在实际工作中,人们对待安全问题存在两种倾向,应引起高度重视:一是只顾生产进度,忽视安全预防措施,图省事、省钱,安全工作不到位,即使发现安全隐患也凑合着  相似文献   

8.
彭展 《安全.健康和环境》2006,6(12):I0001-I0001
日前,国务院严肃处理中石油吉林石化双苯厂“11·13”爆炸事故及松花江水污染事件的消息,成为舆论关注焦点。被定性为“特大安全生产责任事故和特别重大水污染事件”的事故及事件的处理,为我们加强安全生产和环境保护再度敲响警钟。有媒体报道,吉林石化公司已将每月的13日定为“事故反思日”。安全环保是企业永恒的主题,任何时候都不能有一丁点儿侥幸和松懈。“对照先进找差距,制定措施抓落实”,我们各企业在传承安全环保管理这一“传家宝”的同时,是否也能对照外界发生的事故找差距,制定措施抓整改呢?“海恩法则”告诉我们,每一起事故的背…  相似文献   

9.
事故预防技术是安全系统分析最基本的内容之一 ,是安全管理工作的核心。在实际工作中 ,事故预防技术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它通过对系统安全的预测、分析 ,能使安全管理工作达到条理化、系统化、规范化、标准化的目的 ,是实现“全员参与、全方位管理”的一种科学手段。1事故预防技术在事故预防过程中的实施途径事故预防技术要经过预测———分析———预防这一途径来实现事故预防的目的。在预测、分析、预防三者之间 ,预测、分析是预防的基础和前提 ,而预防又是通过分析对一系列预测采取决策和措施。现应用安全系统分析中能量转移论、变化与失…  相似文献   

10.
通过收集近十年来发生的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总结其特征及形成机理,将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故的形成划分为萌芽、发生、发展三个阶段;基于事故致因理论及其形成机理建立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事故树,并通过计算大型活动拥挤踩踏事件事故树的最小割集和最小径集,得到引发事故的全部路径共660条以及简单有效的防治方案有8个;对所有基本事件的结构重要度进行排序,进而得到对顶上事件影响最大的是人群聚集拥挤阶段各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指出确保大型活动安全的重点工作应放在活动前的预防准备、现场控制方面。该研究可为大型活动的安全管理工作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1.
井下的工作环境直接影响人员的工作状态,进而诱发人为事故的发生。为准确判断工作环境与人为事故发生的联系,收集了大量的现场的统计数据,显示温度、湿度和噪声都是诱发人为事故的主要影响因素。应用最小二乘拟合方法对数据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因素如果控制在一定的范围内可以大大降低人为事故的发生率,可以为现场提高安全生产率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2.
针对2010-2015年我国发生的2 636起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根据事故总起数和总死亡人数,从事故的发生时间、发生地点、发生环节方面统计分析了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致因、特点及其规律.结果表明:2010-2015年期间,我国每年的4~9月份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高发时期;山东、浙江、四川三个省份是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高发省份;事故的发生主要集中在运输和储存阶段,占事故总数的93%.最后,针对统计分析结果提出了健全管理机制、普及安全知识、重点区域重点检查等建议来预防危险化学品泄漏事故的发生.  相似文献   

13.
安全生产主要目的是防止事故出现,而预防事故其主要措施有三条:一是安全技术、二是安全教育、三是安全管理,安全技术与安全管理离不开安全教育,安全教育又是安全管理的核心。安全教育工作也是贯彻党的安全生产方针,实现安全生产、防止事故的基础工作。纵观历年发生的事故,其多数原因为缺乏教育,违章作业,违反劳动纪律。就我们印刷厂来说,在市场印刷任务批量小、要求高、品种多、时间急的情况下,职工为适应这种短、平、快的情况,有很多不同于以往计划任务的工作方法,这种情况下,要求职工一专多能、应变能力强,有打硬仗、打歼灭…  相似文献   

14.
九江分公司2003年度炼油、化工装置停工大检修 ,是分公司推行HSE管理体系以来第一次大检修。分公司领导高度重视 ,为保证大检修的安全顺利完成 ,强调在大检修中应用HSE管理体系 ,这也是HSE管理体系本身所要求。此次检修有立体交叉、项目多(900多项)、面积大、高密度、多工种、施工人员多、时间紧等诸多特点。若管理不到位 ,极易发生火灾、爆炸、中毒、环境污染等各类事故。根据以往发生事故的统计 ,事故发生风险存在现场作业环节。为减少现场作业环节的风险 ,完善现场管理 ,采用HSE管理体系的过程控制 ,对检修的全过程进行控制 ,有效地…  相似文献   

15.
0 问题的提出 事故成因五大要素中,人是第一要素.人的安全意识、安全技能、工作责任心都是事故成因中最关键的因素.据统计,现有事故90%以上是由于"三违"造成的,造成"三违"的主要原因是劳动力素质低、安全意识淡薄.血的事实告诉我们,由于人的安全技术素质低而产生的不安全行为是引发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加大对劳动者安全教育的力度,把知识、技能有效地转化为劳动者的素质,是摆在我们安全管理工作者面前最为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正>不要忘记职业安全!关于事故一位《工艺安全警示灯》的读者最近给我们发来了一份事故的详细描述,并认为这是一个很好的《工艺安全警示灯》主题。内容是一家工厂的安全规定中,有一项是禁止佩戴首饰。然而,有一名工人手指上始终带着戒指。当他从一辆卡车上下来的时候,戒指挂住了某样东西,手指因此被切断了。尽管事故很严重,也将影响这名工人今后的生活,但这类事故并  相似文献   

17.
水质安全预警对于预防水污染事故发生、保障水资源安全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水质安全预警模型只能对渐变式水环境污染事故或已经发生且有明显征兆显现出的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预警,无法对没有明显征兆的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进行有效预警。针对这一问题,将Petri网的跃阶思想有效地纳入传统评价指标体系中,实现对模型逻辑拓扑网络的结构性调整,并结合模糊综合评价法和BP神经网络,构建了可以对突发式水环境污染事故做出及时反应的预警模型,将该模型应用到太湖水质安全预警的研究中。结果表明:在将TN、TP、透明度等指标纳入跃阶因子的基础上,模型可对太湖多次发生的水华事件实现准确预警。该结论为研究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预警提供了新的思路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8.
事故分析年年搞,结论次次都相同,几乎无一例外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在刚刚结束的集团公司第三季度安全生产电视电话会议上,王天普总裁再次深刻剖析了近期各起事故的主要原因,并将这些事故归结为“三违”事故、重复事故和直接作业环节事故等类型,同时深刻指出当前安全工作的  相似文献   

19.
马放  邱珊 《环境保护》2007,(1B):30-33
水是生命之源,饮用水源条件的优劣决定了经济社会的发展方式,直接关乎人类生存与社会发展。保障饮用水的安全是国家稳定的基础,也是国家的政治需要。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让人民群众喝上干净的水、呼吸清新的空气,有更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然而我国目前正进入环境污染事故的高发期,2005年发生的松花江重大水污染事故,导致哈尔滨400万群众停水近4天,2006年发生的北江、湘江和洞庭湖重大水污染事故均不同程度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饮用水安全。饮水水源地安全问题已引起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应急和预警作为应对饮用水突发事故的必要手段和有力保障在目前形势下越发显得必需与重要。[编者按]  相似文献   

20.
为切实加强安全生产各项工作,有效防范和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国务院安委会办公室近日发出通知,决定10月上中旬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安全生产督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