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监测准备过程中,按照明确监测内容,收集现场资料,制定监测方案,监测人员落实及培训,监测仪器材料准备;在现场监测过程中,按照到达监测现场安顿,现场监测前评估,开始监测采样,监测资料数据收集,样品保存与运输;在监测结束过程中,按照监测结束评估,监测现场恢复,样品及资料交接,返回前最后检查,监测设备交接,进行监测总结等现场监测的基本过程,对环境监测中现场工作流程进行了解释和分析.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内蒙古包头市环境监测站2012—2013年自动站监测的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的监测结果和实验室手工监测结果进行比对,得出氨氮和高锰酸盐指数手工监测值和自动监测日均值、手工监测值和自动监测月均值无显著性差异且有显著线性关系,分析自动监测和手工监测结果的偏差产生的原因,氨氮、高锰酸盐指数自动监测与手工监测的比对相对误差的绝对值偏高,自动监测的结果作为定性参考值,定量必须采用实验室标准方法监测。  相似文献   

3.
对现场监测进行全方位的质量管理,按照监测方案阶段,监测准备阶段,现场监测阶段,监测结束阶段,等现场监测的基本过程,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实用的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贵州省近年来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实践,从土壤环境监测方案制定、评价标准、常规监测和应急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分析了贵州省土壤环境质量监测存在的问题,指出加强土壤常规监测和土壤应急监测能力的相关举措,提出科学制定土壤环境监测方案、提高监测报告可用性等方面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中国流域水质监测、流域污染源监测和流域事故应急监测三种地表水监测方式的研究,结合各级环境监测站的基本配置,对中国流域水环境监测工作面临的困境进行了系统性的分析,指出流域水环境监测存在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布置数量不足、流域水质监测断面布置不均,污染源在线监测普及困难、运行状况较差和应急监测资源不足、监测分析方法不够健全等问题。  相似文献   

6.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7.
本文分析梳理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对新时期流域监测工作的新要求,指出目前流域生态环境监测工作存在监测数据质量仍有待提高,流域监测网络体系需进一步完善,地表水监测机动性、精准性不够等问题。从流域生态环境的系统性、整体性出发,立足“十四五”流域生态环境监测规划提出需补齐流域监测工作短板,具体而言,需完善流域监测质量控制体系,组建跨部门的监测网络,全面开展水生态监测工作,增强监督性监测力度,加强监测新技术推广应用,构建流域监测大数据平台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由于我国入河排污口监测监管部门存在职责交叉和缺位的现象,机构改革后,亟待重构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构建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的关键是实现入河排污口监测与污染源监测制度的融合,厘清相关责任主体的职责分工,明确企业排污口和入河排污口的关系,并按照衔接融合的思路进行监测技术要求的整合。基于对关键问题的分析,按照污染源监测与入河排污口监测管理制度、技术整合的总体原则,分别从入河排污口自行监测和监督性监测2个维度,对监测范围、监测点位、监测指标、监测频次、监测技术、监测信息报送等重点内容进行研究,形成入河排污口监测体系框架。  相似文献   

9.
中国水质自动监测评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概述国内外水质自动监测发展情况,分析了中国水质自动监测中预警预报、常规监测替代、综合性监测指标研究、监测服务等方面存在的发展瓶颈,并提出解决办法.指出要从水质自动监测标准化、监测标准和监测技术指标现代化、监测服务市场化全面推进水质自动监测领域的现代化进程.指出明确了水质自动监测的法律定位,水质自动监测数据的应用广度和深度将更加扩展.  相似文献   

10.
验收监测作为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竣工验收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项目验收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支持作用,为项目管理提供科学的监测结论。结合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工作的实践,剖析验收监测管理中存在不合理的环节,阐明了制约建设项目竣工验收监测质量的主要因素,提出了验收监测中完善有关相应的验收监测经费财政专项资金制度、监测公开招标制度、监测单位资格管理制度、公众参与制度、项目负责人制度等一系列管理制度,以保证验收监测过程、监测结论的客观公正。  相似文献   

11.
蒋斌 《环境科学与管理》2012,(1):158-160,164
随着中国经济和科技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监测技术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由最初的手工瞬时采样监测、二十四小时连续采样监测,现在发展到仪器自动监测,不仅能全面准确地反映出环境空气中二氧化硫浓度和变化趋势,而且节约了大量的人力。  相似文献   

12.
简述了当前我国对环境突发事件的应急监测技术的现状,提出了实验室分析在应急监测中的作用,指出监测分析测试技术的基础性研究、全国环境污染事故应急监测技术中心的建立、各区域危险污染源数据库的建立、建立统一的技术规范以及应急人员的技术储备将是近期我国处理突发环境事件的关键。  相似文献   

13.
环境介质中挥发酚的监测技术现状与展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挥发酚是一类重要环境优先污染物,严重危害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文章综述挥发酚的分光光度法、紫外分光光度法、荧光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高效液相色谱法、流动注射分析法等检测方法的原理及应用,并展望挥发酚监测技术的研究趋势和前景。  相似文献   

14.
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现存的问题出发,结合卫星遥感、航空测量、地理信息系统等先进的环境监测技术,提出现代化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构想。  相似文献   

15.
国内外环境应急监测技术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9,自引:0,他引:19  
从监测仪器、分析方法等方面综述了国内外应急监测技术现状和发展趋势,提出了我国应急监测中存在的技术问题,并指出现场监测仪器档次的提升和人员技术储备的加强将是近期我国应急监测技术发展的关键。  相似文献   

16.
Abrupt air pollution accidents can endanger people’s health and destroy the loc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The appropriate emergency response can minimize the harmful effects of accidents and protect people’s lives and property. This paper provides an overview of the key emergency response technologies for abrupt air pollution accidents around the globe with emphasis on the major achievements that China has obtained in recent years.With decades of effort, China has made significant progress in em...  相似文献   

17.
环境监测是环境保护的重要基础和支撑,环境监测逐步从手工监测向自动监测过渡。为此必须建立污染物在线连续监控系统,而第三方运营是在线监控系统管理的最佳方式。  相似文献   

18.
区域大气环境污染光学探测技术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环境污染物的形成、转化、输送和演变过程具有极强的时空相关性,研究和发展能适用于多组分环境污染物的快速、实时、动态监测技术是科学研究工作者面临的重大课题.基于光谱学原理的环境监测技术,由于其具有非接触、无采样、高灵敏度、大范围快速监测等特点,是国际上环境监测技术的主要发展方向之一,并被广泛应用于环境、气象和科学研究等领域.针对京津冀地区大气重污染发生-演变-消散全过程的核心科学问题,通过建立大气污染传输通道立体观测网,开展重污染时段和重污染过程的车载走航、机载观测地基遥感和卫星遥感观测,综合运用大气环境监测网以及超级站等观测平台,获取大气污染物的光学特性、环境气象信息等演变规律,从而推动京津冀及周边地区空气质量的持续改善.光谱学技术在环境监测领域的成功应用,为区域大气和全球环境状况奠定了技术基础.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切实履行《关于汞的水俣公约》,落实美丽中国建设战略,我国亟待加强对大气环境及各涉汞行业的监管.采用文献调研、分类梳理的方法,系统地分析和总结了近年来国内外常用的大气汞监测技术现状与问题,并探讨了未来技术发展方向.结果表明:为了满足大气环境中低浓度多形态汞的监测需求,越来越多功能的大气汞监测技术被研发,当前基于AFS(原子荧光光谱)和AAS(原子吸收光谱)等方法的监测技术对Hg0(元素汞)可实现ng/m3的检出限,对Hg2+(氧化态汞)和Hgp(颗粒态汞)有着低至pg/m3的检出限.自动化采样监测技术是未来汞监测的发展趋势,当前技术对大气中Hg0有着2.5~5.0 min水平的时间分辨率,对大气中Hgp可达到1~2 h的时间分辨率,同时可实现远程传输数据.人工采样监测和被动采样监测技术虽然时间分辨率较差,但在Hg2+和Hgp的监测方面有着一定优势.研究显示,完善大气汞监测管理体系,除了需要研发更强大的Hg2+和Hgp测定技术用于理解相关迁移转化过程,还亟待在相应的标定方法上实现技术革新,并应用这些技术组建地区和全球大气汞监测网络.   相似文献   

20.
化学工业园区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研究与应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基于监控系统综合集成的思想,以重大环境污染事件风险源监控技术规范、重大危险源控制规章、污染源在线监测为基础,从监控指标体系、监控布点范围及监控技术筛选三方面建立化学工业园区中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技术体系. 结果表明:重大环境风险源监控指标体系主要从企业内部及企业周边敏感受体两方面进行构建;监控范围从重大环境风险源本体、缓冲区及环境敏感受体三方面确定;监控技术筛选时考虑了环境风险源的状态、监控技术方法的实用性和环境风险源/受体属性. 以上海闵行区化学工业园区为例,经调研统计,该化学工业园区共有重大风险源87个,其中罐区60个、排放口12个,其余分散在库房、生产场所等处. 根据化学工业园区企业内部风险设施及周围敏感受体的监控指标、监控范围及常用监控技术,制定了以罐区、排放口的特征风险物质为指标,以储罐的温度、压力、图像视频、液位及排放口特征风险物质浓度的传感器监控技术为主的监控方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