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72 毫秒
1.
以可降解塑料替代普通塑料作包装材料和农用薄膜,已成为发展的方向和趋势。本文比较详细地介绍了国内外对可降解塑料的研制现状和应用前景,并指出了可降解塑料在开发和应用方面所存在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2.
随着可降解塑料研究开发的迅速发展,及早制订我国可降解塑料测试评价方法已成为迫在眉睫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3.
最近,记者应邀参加了英国“交响环境公司”在英国议会大厦举行的新产品发布会,该公司在会上隆重推出的一种“神奇”的可降解塑料,让人们看到了解决“白色污染”问题的新希望。可降解塑料制品在英国和其它国家并非鲜为人知,但至今可降解塑料产品仅限于垃圾袋,食品和商品等包装仍沿用传统聚乙烯塑料。“交响环境公司”在开发出新型可降解塑料的同时,还在英国率先提出要将可降解塑料向食品包装等领域推广。新型可降解塑料同现在可降解塑料相比不但能用于食品等其它领域,其最为引人注目的“神奇”之处在于它的寿命可预先控制,塑料可按照…  相似文献   

4.
由于不合理的管控,塑料污染成为环境污染的重要问题,人们对新型、绿色的生物可降解塑料的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研究表明,生物可降解塑料对生态环境和人体健康同样具有负面影响。本文梳理了2000-2023年的近万篇文献,综述了生物可降解塑料的应用、发展历程、种类、污染现状、环境行为以及毒性效应,并对今后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研究方向提出展望,旨在促进生物可降解塑料的生态和健康风险评估,并为其合理使用和有效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可降解塑料是解决“白色污染”的有效途径之一,文章论述了目前生物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发现状,着重介绍了日本及欧美的生物降解塑料的研制情况,并列出了部分生物降解塑料制品的主要原料、共聚成分及生成的聚和物。  相似文献   

6.
日本科研人员日前开发出一种由天然纤维和生物可降解塑料制成的复合材料,新材料的强度是玻璃纤维强化塑料的1.5倍,今后有望代替后者应用于汽车和飞机上,据《日经产业新闻》报道,这种新复合材料由山口大学教授合田公一等人开发,原料是生产衣服用的天然苎麻纤维和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的生物可降解塑料。制作过程是,首先使用高浓度碱性溶液浸泡苎麻,  相似文献   

7.
一、我国降解塑料发展状况我国光降解塑料的研究开始于 70年代。 80年代末开始对淀粉填充型生物降解塑料进行研究。 90年代国家把“可降解塑料地膜”列入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目前 ,我国研究开发的降解塑料制品按原料分类有光降解、光 /生物降解、光 /氧 /生物降解、光 /碳酸钙降  相似文献   

8.
深圳计划全面推广可降解塑料包装制品、拉萨全面禁用一次性发泡塑料餐盒及塑料袋、北京市场上销售的一次性可降解塑料餐盒六成不合格、学校食堂使用的降解塑料餐盒添加剂卫生指标超标、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正在回潮……这是近来媒体对一次性发泡塑料餐具的一系列报道,  相似文献   

9.
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生物技术的迅猛发展,生物技术的研究成果在环境保护领域的应用前景越来越广阔,从废水处理,可降解塑料合成,农药的研制与开发,污染场地修复等方面概述了现代生物技术在环境领域的最新应用状况。  相似文献   

10.
黄家益 《环境保护科学》1991,17(4):74-76,73
随着工业化国家日益缺少符合环保要求的场所处理固体废物,塑料生产厂家受到越来越大的压力,要求他们提出解决办法.开发可降解塑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技术途径.但是,总部设在美国的咨询公司——化学工业公司认为:与其采用降解法,不如采用废物能量转化焚烧法,焚烧法减少塑料废物有很大的潜力.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生产的不断进步,塑料制品对环境的污染已经不容忽视,本文介绍了我国废弃塑料的产生及处置现状,及对环境的影响.塑料废弃物是一种宝贵的可利用资源,所以在废弃塑料的处置过程中,如何回收利用及减少污染已成为其中关键环节,此外,可降解塑料是减轻白色污染的重要手段,希望在社会的大力宣传下,使可降解塑料走向大众生活,成为在用塑料的替代品.  相似文献   

12.
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引发的环境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对此人们提出了开发可降解塑料、以纸代塑、使用可循环利用的纺织品购物袋等环保替代方案,但这些方案是否可行一直缺乏科学有效的评价与证明。本文利用生命周期评价方法对塑料、纸和纺织品三种购物袋的环境影响进行了比较评价,同时结合购物袋的消费意识调查,对各种方案的现实可行性进行了系统论证,旨在为解决一次性塑料购物袋引发的环境问题和实现我国环境状况的持续改善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13.
塑料的难以降解给环境带来了巨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目前存在的塑料的种类,对可降解塑料菌株的种类和特点进行了综述。对利用微生物降解塑料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环境》2020,(8)
今年年初,国家发改委、生态环境部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塑料污染治理的意见》,规定到2020年底,全国范围内餐饮行业禁止使用不可降解的一次性塑料吸管。  相似文献   

15.
短信息     
美国开发最新式氢燃料汽车关键装置;英国研究认为降低车速就能省油;英国纪念“欧洲风能日”;绿色奥运承诺让环保成为中国一种生活方式;海南省首条年产3000吨可降解塑料生产线即将投产;  相似文献   

16.
吴方元 《环境工程》1994,12(5):49-51
一种可降解的淀粉塑料农用地膜吴方元(华中农业大学食品科技系,武汉430070)1前言今天塑料的发展面临着很大的难题,就是塑料在自然环境中很难自行分解,塑料垃圾正在严重地危害生态环境。生态学家们提供的报告指出,每年都有大量的海鸟、动物等吃了被废弃的塑料...  相似文献   

17.
杨伟利 《环境》2007,(2):80-82
1993年中国内地从台湾省引进了第一套发泡塑料餐具生产线,从而引发了中国快餐包装业的巨大变革.由于不可降解的发泡塑料餐具导致白色污染问题较严重,1999年,原国家经贸委发文禁止发泡塑料餐具的生产.  相似文献   

18.
化肥和塑料薄膜等化工产品的使用可显著促进粮食生产和土壤肥力改善,但地膜的残留积累不仅影响化肥的有效性,也会给农业环境带来潜在污染和威胁.通过添加不同含量和粒径的传统微塑料(PE、PVC)与生物可降解微塑料(PBS、PLA),分析了土壤中有效磷含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传统微塑料与生物可降解微塑料都能显著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p<0.05),但生物可降解微塑料对有效磷含量的降低幅度约为传统微塑料的2倍;(2)随着微塑料浓度的增加,土壤有效磷含量呈先降低后增加趋势,当微塑料浓度达到5%(质量分数)时对土壤有效磷含量的影响最为显著,降低幅度达22.5%~73.6%;(3)随着微塑料粒径的增大,土壤有效磷含量逐渐升高;(4)在砂质土壤中,微塑料种类、浓度和粒径变化均未对有效磷含量产生显著影响.微塑料残留量、种类和粒径等性状对有效磷含量的影响因土壤质地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上述结果可为不同土壤条件下微塑料的治理和调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可持续发展是当今世界各国共同追求的目标,自从"人类要生存,地球要拯救,环境与发展必需协调"的口号提出后,人们的绿色环保意识不断提高。可降解塑料的开发和应用,对21世纪绿色环保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是解决难降解废弃塑料造成的环境问题的有效方法,同时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当前石油资源日益短缺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卷烟行业可降解包装材料发展趋势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究和使用在快速发展,卷烟包装材料的发展也在朝着可降解的方向探索。通过总结国内外卷烟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研究现状和现有可降解包装材料的特点,讨论了今后开发研究卷烟可降解包装材料的重点和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