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吕小梅  李继 《环境工程学报》2012,6(6):1885-1889
针对含络合剂的重金属废水,以含镍废水为例,探索了以气体硫化氢为结晶药剂的硫化镍异相结晶技术。废水以薄层液膜方式铺展于结晶载体表面,硫化氢气体穿过气液界面进入液相,硫离子与金属离子在载体表面异相结晶析出,重金属得以去除。以含酒石酸的模拟化学镀镍废水为对象,静态实验与动态实验均表明该技术具有可行性,硫化镍沉淀在结晶载体表面异相结晶析出,且附着稳定;络合剂对反应影响小;进水流速为4 mL/min,硫化钠流速为0.65 g/min,氮气流速为0.16 L/min时,出水镍浓度为49~53 mg/L,单位面积滤布表面结晶平均去除镍量为0.98 g/(m2.h)。  相似文献   

2.
膜蒸馏-结晶工艺是一种新的回收纯物质方法,尤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晶体.对于膜蒸馏-结晶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膜蒸馏-结晶的起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膜蒸馏-结晶在高浓度无机盐废水中应用的优势,预测其在该方向上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3.
膜蒸馏-结晶工艺是一种新的回收纯物质方法,尤其从废水中分离出晶体。对于膜蒸馏-结晶技术进行了综述,介绍了膜蒸馏-结晶技术的优点,以及工艺控制的关键技术。概述了膜蒸馏-结晶的起源和国内外研究现状,指出了膜蒸馏-结晶在高浓度无机盐废水中应用的优势,预测其在该方向上很好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4.
对K-Ca-Mg-Cl-H2O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进行了研究。以一定浓度氯化钙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结晶的方式,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和温度下硫酸钙过饱和度与结晶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与之平衡的溶解度,从而确定该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宽度,探讨了影响结晶介稳区的因素,以及硫酸钙结晶和结晶相与复合盐溶液浓度、温度、结晶介稳区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5.
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鸟粪石法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具有去除效果好、反应速度快等特点,但该方法的缺陷在于生成的晶体非常细小,不易与水分离.鸟粪石结晶成粒技术克服了鸟粪石沉淀固液分离难、易堵塞管道等问题,同时还能回收鸟粪石副产品,具有较高的环境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了鸟粪石晶体的生长机制,详细论述了影响鸟粪石晶体颗粒形成和生长的因素,并介绍了目前鸟...  相似文献   

6.
对K-Ca-Mg-Cl-H2O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进行了研究.以一定浓度氯化钙溶液与硫酸镁溶液反应结晶的方式,采用激光散射法测定了不同浓度复合盐溶液和温度下硫酸钙过饱和度与结晶之间的关系,并测定了与之平衡的溶解度,从而确定该体系中硫酸钙结晶介稳区宽度,探讨了影响结晶介稳区的因素,以及硫酸钙结晶和结晶相与复合盐溶液浓度...  相似文献   

7.
钢渣/焦炭吸附-微波降解法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结晶紫溶液模拟阳离子染料废水,研究了钢渣对染料的吸附性能及其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在碱性条件下,钢渣对结晶紫不仅吸附速率快,而且吸附容量大.利用钢渣对染料的吸附特性和焦炭吸收微波产生高温的性能,提出了以钢渣/焦炭吸附-微波降解处理阳离子染料废水的新方法.该方法简单有效,成本低廉,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8.
20 0 2年 1 0月 2 4月 ,由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主持的中国科学院“九五”重大和特别支持项目“清洁生产与污染治理的高新技术研究与产业开发”验收会在北京举行。中国科学院综合计划局和资环局的有关领导出席了验收会。该项目经过 5年的努力 ,取得了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技术 ,并在一些企业成功应用。铬盐清洁生产新技术研究开发出低温亚熔盐连续液相氧化 -反应 /结晶分离耦合 -资源全组分深度利用与零排放的清洁工艺成套技术和集成系统 ,为铬化工开拓了一条新的革命性技术路线 ,杨柏龄副院长曾亲临河南义马铬化工清洁生产示范…  相似文献   

9.
油茶果壳对水溶液中结晶紫的吸附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油茶果壳(COS)对结晶紫的吸附特性,考察了COS用量、p H值对COS吸附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OS用量为0.30 g、结晶紫初始浓度为50 mg/L、p H=8.00溶液条件下,室温振荡3 h达到吸附平衡,平衡状态下油茶果壳对结晶紫的去除率达到98.01%。用拟一级动力学模型、拟二级动力学模型和内扩散模型分别对动力学数据进行拟合,结果发现,COS吸附结晶紫的动力学数据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模型,结晶紫初始浓度为40 mg/L时速率常数和相关性系数分别为0.0436 L/(mg·min)和0.9999。吸附等温线符合Langmuir吸附等温式,随温度在一定范围内升高,最大吸附量增大,且相关性系数均高于0.99,当T=293 K时COS对结晶紫的最大吸附量为26.932 mg/g。热力学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过程是一个伴有物理吸附的吸热反应,可自发进行。此外,再生实验结果发现,油茶果壳再生7次后,对结晶紫的去除率仍为95%以上。  相似文献   

10.
麝香草酚法测定水中硝酸盐氮简便易行,但有两个缺点,即氯离子含量高时有干扰,室温低时容易析出硫酸钠结晶。我们对该法作了改进,可以不增加任何操作手续,简便而有效地消除氯离子的干扰,并且克服了析出结晶的缺点。  相似文献   

11.
结晶工艺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应用与发展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结晶水处理工艺具有占地面积小、不产生污泥、可回收资源等优势,近年在国内外备受关注,随着理论和工艺技术的不断完善,其应用范围逐渐扩大。到目前为止,国外已将结晶水处理工艺成功应用于众多实际工程,但国内对其的研究仍局限于实验室阶段。基于上述原因,本文较全面地综述了结晶工艺在废水处理领域的发展现状,并重点对结晶工艺在磷酸盐、重金属的去除与回收以及工业防垢领域的理论研究和工程应用进展进行讨论,同时探讨了目前结晶工艺存在的几个问题以及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2.
为有效去除水中结晶紫,利用臭氧/过硫酸盐/四氧化三铁工艺对结晶紫的氧化效果进行研究,设计单因素实验探索臭氧流量、过硫酸盐浓度、四氧化三铁浓度和pH对结晶紫降解的影响,依据响应曲面法的BoxBehnken Design(BBD)实验设计原理,探究臭氧流量、过硫酸盐浓度、四氧化三铁浓度和反应时间对降解效果的影响,并优化工艺参数;使用SEM-EDS、FT-IR和Raman表征了反应前后的四氧化三铁,并用EPR技术直接鉴定出工艺过程中的活性氧。结果表明:此工艺在较宽的pH区间(3~11)都具有较高的结晶紫降解能力,臭氧流量、过硫酸盐浓度和四氧化三铁浓度与结晶紫的降解率成正比;臭氧流量1.000 L·min-1,过硫酸盐浓度0.968mmol·L-1,四氧化三铁浓度2.158 mmol·L-1,反应时间41.702 min为预测的最佳工艺条件;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得到的实际降解率与预测降解率相对偏差仅为-1.12%;催化反应后Fe3O4粒径减小,表面变得更加光滑;反应后的Fe3  相似文献   

13.
以p H为控制参数,利用自组装激光测量装置测定了4、20、30和40℃时,磷酸铵镁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超饱和度和介稳区宽度等基础数据,分析了不同温度和p H下磷酸铵镁结晶介稳区的变化规律,考察了p H对磷酸铵镁结晶诱导期和结晶反应速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提高溶液的p H,可降低磷酸铵镁在水溶液中的溶解度和超饱和度,但同时磷酸铵镁结晶介稳区宽度有所增加;磷酸铵镁的溶解度和超饱和度随温度的升高呈现上升的趋势,而磷酸铵镁的结晶介稳区宽度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变窄,提高溶液中MAP的物质浓度也会压缩结晶介稳区宽度;随着溶液p H的升高,磷酸铵镁的结晶诱导期逐渐缩短,同时其结晶反应速率也有明显的提升。在磷酸铵镁结晶除磷过程中,可以通过控制p H来优化反应工艺条件,促进磷酸铵镁结晶反应的进行。  相似文献   

14.
以磁性介孔碳吸附处理结晶紫染料模拟废水,考察了吸附剂投加量、溶液p H、结晶紫初始浓度以及温度对吸附平衡的影响。结果表明,该吸附不受溶液p H的影响,符合拟二级动力学方程(R20.996)。在不同温度下,吸附过程更符合Langmuir等温方程(R20.997),在45℃时其最大吸附量是151.52 mg/g。该吸附的活化能Ea介于21.93和24.17k J/mol之间,表明该吸附的机理是以化学吸附为主。热力学参数计算结果表明,该吸附是一个熵增的自发吸热过程,提高温度有利于吸附的进行。  相似文献   

15.
以白碳黑、硅灰、硅藻土和硅胶筛选硅质原料,并与钙质原料电石渣制备了水化硅酸钙。借助XRF、BET、FTIR等表征手段,通过多次重复除磷实验,研究了硅质原料特性对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碳黑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可作为制备具有磷回收特性的水化硅酸钙的硅质原料。结合XRD等表征发现,白碳黑的有效利用率是影响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关键,该利用率取决于白碳黑与电石渣的摩尔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当电石渣与白碳黑的摩尔比为1.6:1,反应温度为170℃时,白碳黑具有最佳的利用效率。该条件制备的水化硅酸钙可作为晶种,在其表面结晶形成羟基磷灰石,从而达到磷回收的目的,磷回收后固体物质中的磷含量为19.05%。  相似文献   

16.
以白碳黑、硅灰、硅藻土和硅胶筛选硅质原料,并与钙质原料电石渣制备了水化硅酸钙。借助XRF、BET、FT—IR等表征手段,通过多次重复除磷实验,研究了硅质原料特性对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白碳黑具有极高的反应活性,因此可作为制备具有磷回收特性的水化硅酸钙的硅质原料。结合XRD等表征发现,白碳黑的有效利用率是影响水化硅酸钙回收磷性能的关键,该利用率取决于白碳黑与电石渣的摩尔配比以及水热反应温度。当电石渣与白碳黑的摩尔比为1.6:1,反应温度为170℃时,白碳黑具有最佳的利用效率。该条件制备的水化硅酸钙可作为晶种,在其表面结晶形成羟基磷灰石,从而达到磷回收的目的,磷回收后固体物质中的磷含量为19.05%。  相似文献   

17.
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与回用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介绍了一种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气升循环分体式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处理和再生回用技术。该技术膜单元和生物单元分置 ,生物单元和膜单元间的水力循环利用气升动力 ,无需循环水泵 ,系统具有维护方便、运行能耗低和建设投资省等特点。采用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 ,处理水质可达到建设部颁布的《生活杂用水水质标准》(CJ2 5 1 89)。给出了该技术处理生活污水和厕所污水的工程建设投资指标、水处理成本和水处理能耗指标 ,处理能耗 0 6~ 0 8kWh/m3 。该新型膜生物反应器污水再生回用技术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前景 ,技术经济可行。  相似文献   

18.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环保要求的日益严格,铜冶炼制酸尾气中二氧化硫的有效治理和资源化利用变得十分必要。某铜业公司最初使用氨法脱除铜冶炼制酸尾气中的二氧化硫,但存在脱硫不稳定、设备腐蚀、氨逃逸等问题,为更有效地治理制酸尾气中的二氧化硫,将原氨法脱硫改造为双氧水法脱硫工艺,改进后脱硫效果显著,同时结合该公司的脱硫改造工艺比较了氨法脱硫和双氧水法脱硫技术。结果表明:氨法脱硫中的氨水腐蚀性强,脱硫效率为90%~93%,改进后的双氧水法的脱硫效率可达97%~98%;相较于氨法脱硫,双氧水脱硫具有流程简易、脱硫效率高、投资小、无二次污染、不结晶堵塞等优势,是一种典型的清洁生产工艺。以上结果可为其他行业及企业尾气脱硫提供一定的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19.
稀土元素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广泛应用于国防工业、电子行业、环境保护、新能源行业等领域,是高新技术产业发展中必需的重要原料。开发绿色、高效的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对中国稀土资源的高效综合利用具有重要意义。综述了分级结晶和分步沉淀法、离子交换法、萃取色层法以及溶剂萃取法等技术分离与提纯稀土元素的研究现状,分析了这几种方法的优缺点,阐述了溶剂萃取法、离子交换法和萃取色层法在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研究方面的不足,并展望了未来几种方法的发展方向。针对电子废物逐年增加的趋势,概述了稀土元素分离与提纯技术在含稀土电子废物(如废荧光粉、废旧氢-镍电池电极材料和钕铁硼废料)回收工艺中的应用研究进展。以期为制备单一高纯稀土元素提供理论依据,为实现稀土二次资源的回收利用,促进自然资源可持续利用提供技术借鉴。  相似文献   

20.
利用垃圾焚烧灰渣制备微晶玻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上海御桥垃圾焚烧厂的焚烧飞灰为主要原料,通过添加硅镁铝质组分或与焚烧炉渣复合,以TiO2为晶核剂,在实验室研制成功了以透辉石(CaMgSi2O6)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该体系制备微晶玻璃的最佳工艺条件为熔融温度为1 500℃、30 mm,核化温度730℃、1.5 h,结晶温度880℃、10 h.研究结果表明透辉石为主晶相的微晶玻璃对Pb、Cr和Cd重金属具有很强的稳定束缚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