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江苏省姜堰市在发展经济过程中,注重环境保护,通过防治工业污染、推广生态农业、推行农村生态环境综合整治、建立生态示范区等一系列协调发展措施,使工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治理,农业污染得到了有效控制,生活污染得到了初步治理,找到了一条环境保护和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一、采取有效措施.防治工业污染近几年来,姜堰市的工业得到迅猛发展,工业总产值(gO年不变价)由199O年的24.79亿元提高到1996年的92.23亿元,增长3.72倍。工业的发展必然会带来一系列的环境问题。为防止环境污染和经济发展两同步,我们通过“控源…  相似文献   

2.
2005年5月31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环资司召开了2005年环境和资源综合利用国债项目前期工作座谈会,会议确定了2005年环资项目国债投资的初步安排。按照《三峡库区水污染防治规划》,今年三峡库区工业废水治理以四川省为主,计划实施16个项目,总投资5.16亿元,目前已批复项目资金申请报告。“淮河污染治理及其他重点流域污染治理”专项和“铬渣污染治理”专项,目前正在编制规划,待规划批复后再组织实施。会议通报了“老工业基地调整改造和重点行业结构调整”专项、“资源节约和循环经济”专项和“现役火电厂二氧化硫治理”专项的初步安排情况。2004…  相似文献   

3.
辽宁省锦州市用“三废”综合利用提留资金治理污染,取得显著成绩。锦州市有大量有用资源和能源从“三废”中排放掉,严重地污染大气、河流、海域和地下水。近几年来,锦州市环境保护局根据国家有关“三废”综合利用提留利润的文件,主动与有关部门协作,抓污染严重的企业用“三废”搞综合利用,既收回了资源和能源,又用提留的利润治理了污染,改善了环境。仅据1982年8个企业的统计,用“三废”搞综合利用创造的价值达5,718万元,获得利润1,838万元。其中,经财政、税务部门批准企业提留了1,001万元,用于治理  相似文献   

4.
围绕"构建现代产业体系",迁安市依据循环经济理念,加快转变发展方式,实现资源型城市的转型。迁安市钢铁工业发展循环经济的潜力较大,采取钢铁工业重点项目建设,工业副产品、工业固体废物、余压、余热综合利用等节能减排措施后,取得了可观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5.
洪峰 《绿色视野》2008,(12):22-23
在新形势下继续推进生态省建设,其根本出路在于发展循环经济。循环经济的实现,需要在三个层面上努力:在企业层面上推进清洁生产,在区域层面上通过建立循环型生态工业园区形成工业共生关系,在社会层面上使物质和能量尽可能实现良性循环。用循环经济理念打造工业园区,是各级政府推进循环经济发展的主要着力点。通过循环型工业园区的创建,将循环经济理念贯穿到区域发展、城乡建设和产品生产中,使资源得到有效利用,使经济发展更具活力,从而推动生态省建设目标的实现。推进循环型工业园区建设要从四方面着手:  相似文献   

6.
国内     
<正>多部门联合发布《循环发展引领行动》5月14日,国家发改委、科技部等14个部门联合发布了《循环发展引领行动》。明确指出,2020年我国主要资源产出率比2015年提高15%,主要废弃物循环利用率达到54.6%。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3%,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到85%,资源循环利用产业产值达到3万亿元。75%的国家级园区  相似文献   

7.
国务院日前印发了《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的若干意见》。《意见》提出,中国力争到2010年建立比较完善的发展循环经济法律法规体系、政策支持体系、体制与技术创新体系和激励约束机制。《意见》指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在推动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推行清洁生产方面,取得了积  相似文献   

8.
我们嘉兴市是一个以轻纺工业和加工工业为主的老城市,在改革开放浪潮的推动下,经济持续高速发展。为了加强环境保护,促进企、事业单位的经营管理、节约和综合利用资源、能源、治理污染,使得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我市从1981年7月到1994年共征收排污费8534.6万元,占工业总产值0.41%。。对全市756个企事业单位实行排污收费,征收面为gO%,乡镇企业征收面为75%.排污收费年平均增长率为28%。排污收费既强化了环境监督管理,也为发展我市环保事业奠定了坚实的经济基础,这对控制我市的工业污染,促进城乡环境综合整治,保护和改善环…  相似文献   

9.
大力开展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本文介绍了循环经济理念的产生过程,指出循环经济的核心就是资源的循环,并提出我国要加强资源综合利用,推动环保产业发展。  相似文献   

10.
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破解资源环境约束、应对气候变化、培育经济新增长点的基本路径。发展循环经济是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发展方式绿色转型的必要途径,也是推进美丽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从全球视野分析了物质资源消耗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关系,提出了发展循环经济的战略价值,结合新时代背景阐释了循环经济发展的新内涵及其助推碳减排的关键路径。同时,分析了当前循环经济发展存在的问题,从完善循环经济评价体系、构建循环经济治理路径的实施方案、推动政用产学研融合技术创新体系、加强立法及配套政策的可操作性和完善智慧平台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11.
《绿叶》2016,(5)
正进入21世纪以来,我国循环经济实现了有序健康发展。国家在省市、园区、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开展了资源综合利用、园区循环化改造、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建设、再制造产业化、固废综合利用、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建设、餐厨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试点、水泥窑协同处置生活垃圾、工业产品生态设计、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及循环经济示范市县等试点;各地也开展了各方面的相应试点,以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横向和纵向两个大的方面入手研究秦皇岛市工业循环经济体系建立.横向研究是从建立循环经济体系的理论入手,首先考虑循环经济应该在什么样的经济体制下建立才可获得最优效益;然后研究影响循环经济体系建立的瓶颈因素有哪些.纵向则根据秦皇岛市的具体情况,着重从三个方面研究秦皇岛市工业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即:传统工业改造、区域间循环经济合作和小城镇循环经济体系的建立.  相似文献   

13.
我国的环境保护事业是在十年动乱中起步的。在当时极为困难的情况下,各地区、各部门开始建立环境保护机构,逐步开展了工业污染的治理和“三废”的综合利用。抓了城市的消烟除尘。国家还重点组织了一些水域的污染治理,并取得了初步的效果。  相似文献   

14.
企业的生产过程,就是从环境输入资源和能源,经过物化劳动,转化为有用的产品,同时把尚未转化为产品的资源能源排入环境的过程。所以,工业污染主要是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是在生产过程中的资源和能源的浪费与流失造成的。因而,解决工业污染,应当从生产过程中入手。一、加强生产过程中的环境管理,是工业企业防治污染最根本的途径我国大部分工业企业工艺落后、流程繁琐、设备陈旧、效率很低、物耗和能耗过高,资源能源浪费严重。工业生产中控制污染、改善环境的关键在于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率。保护环境实质上就是保护资源,治理污染就是治理浪费。因此,加强生产过程的环境管理,积极开展老企业的技术改造,  相似文献   

15.
《中国环保产业》2010,(10):6-11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组织编写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于2010年7月1日发布,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的全文本刊将分两期分别刊登在2010年第10期和第11期。  相似文献   

16.
《中国环保产业》2010,(11):9-11
为进一步推动资源综合利用,提高资源利用效率,发展循环经济,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科学技术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商务部组织编写了《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于2010年7月1日发布,并于发布之日起施行。《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技术政策大纲》的全文本刊分两期分别刊登在2010年第10期和第11期。  相似文献   

17.
《青海环境》2001,11(3):138-138
一、“三废”排放及处理利用情况 3 固体废物综合利用率 6 3 %(一 )汇总企业工业总产值 (不变价计 ) 70 .2 4亿元 4.固体废物贮存量 2 42万t占全省工业总产值比重 6 7.3 % 5 .固体废物处置量 1.7万t万元产值工业废水排放量 6 6t/万元 6 .固体废物排放量 0 .12万t(二 )废水 (五 )“三废”综合利用经济效益1.废水排放总量 11997万t 1.“三废”综合利用产品产值 16 13万元2 .工业废水排放量 46 6 1万t 2 .“三废”综合利用产品利润 343 .6万元其中 :经过处理的 2 0 82万t二、企业单位污染治理情况   处理率 75 % (一 )污染治理项目本…  相似文献   

18.
研究了山东省循环经济产业的发展历程,介绍了山东省近年来循环经济发展的基本情况,重点介绍了工业固废综合利用情况、危废处置及利用现状、城市矿产利用情况、再制造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山东省发展循环经济产业的主要经验,并针对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9.
霍影 《资源开发与保护》2011,(9):823-826,F0003
为了定性分析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以黑龙江省为例,并以资源旋度场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为主要测度目标,建立以资源循环旋度、农业产业集群周期、旋度激励政策激励与经济产值增量为自变因子的四维坐标体系,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忽略产生较大政策扭曲情况下,得出其升级路径具有类似圆锥螺旋线方程的爬升性质,且资源旋度为主要可控激励源。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给出关键升级节点的匹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20.
为了定性分析农业资源开发产业,基于循环经济模式的发展方向,以黑龙江省为例,并以资源旋度场所带来的经济增加值为主要测度目标,建立以资源循环旋度、农业产业集群周期、旋度激励政策激励与经济产值增量为自变因子的四维坐标体系,分析黑龙江省农业资源开发产业的循环经济发展模式.在忽略产生较大政策扭曲情况下,得出其升级路径具有类似圆锥螺旋线方程的爬升性质,且资源旋度为主要可控激励源.结合产业集群生命周期理论,给出关键升级节点的匹配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