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周泽宇 《环境教育》2006,(12):62-63
人类与环境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环境的任何改变都会直接影响到人类的生存与发展;生态环境恶化一直是困扰人类生活生产的大难题,造成这一后果的主要原因是过分强调经济的发展忽视环境保护;治理生态环境必须结合我国国情,以我国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出发。  相似文献   

2.
朱国芬 《环境教育》2006,(10):26-29
近年来,生态环境问题已成为全球所共同面临的最突出的问题之一。今年世界环境日前夕,国家环保总局在首次对外发布《中国生态保护》中说,尽管中国政府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仍未得到有效遏制。冷静反  相似文献   

3.
国家环保总局出台的《关于加强资源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监管工作的意见》提出,应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加大对水、农业、矿产资源、林草资源、旅游资源、湿地等重点资源开发和外来物种引进、转基因生物应用以及城镇道路设施建设、新区建设、旧城改造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和生态环境监管工作力度,防止因开发建设不当造成新的重大生态破坏。“意见”提出,各地要在生态调查基础上编制生态功能区划和生态保护规划,科学划定生态环境敏感区和各类资源开发“禁区”,明确不同生态功能区资源开发利用方式和生产力布局。根据“意见…  相似文献   

4.
西部的生态恢复与水土保持对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郑亚西  温泊 《四川环境》2001,20(3):38-40,44
水资源和土地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西部严重生态环境问题的根源。因此,西部的生态恢复,必须从解决水生态失衡和控制严重的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入手,以提高植被整体覆盖度为手段,逐步达到恢复西部生态环境功能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水土保持对维持良好的水库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生态修复技术作为一种新的水土保持措施,可实现受损水库生态环境的修复.围绕水库消落带、水库涵养林、库区耕地和水库水环境等方面来研究生态修复技术在水库水土保持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6.
尹振贤 《绿色视野》2010,(10):22-24
<正>水土流失是造成我国生态环境恶化最为严重的问题之一。作为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省份之一,陕西省委、省政府带领三秦儿女,历年来开展了大规模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和生态环境建设,为促进全省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特别是"十一五"计划实施以来,在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上更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相似文献   

7.
随着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入人心,人们对生态文明的认识明显提高,把保护生态环境提高到法律层面和现代先进文明的高度来认识,并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已形成一种国际大气候,人们生态环境意识有了显著提高,保护生态环境的觉悟和自觉性明显增强。但是,与此同时也暴露出值得注意并应加以解决的不适应科学发展观要求和自然规律的一些现实问题。在农业生态环境方面,最为突出的是缺乏一盘棋的思想。各行各业和部门之间没有大生态、大环境、大协调的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思想。虽然都在呼吁高度重视农业生态和环境保护工作,但存在互不协调、各自为政的现象;虽然从中央和自治区一级早已树立大生态、大环境意识和保护意识,并将生态环境提高到文明的高度给予了极端关注和重视,但在县级以下基层的决策和执行层次上还没有完全按照生态文明和科学发展观的要求贯穿到各项工作的始终;宣传力度不够大、执法不够严,群众的生态和环境保护意识较为淡薄,还没有把关注生态、爱护生态、保护环境作为一个文明的标志和社会行为规范来对待,更没有把它化为每个公民的自觉行为;对科学发展观和生态文明的认识不够深刻,缺乏严谨的科学决策与执行机制。笔者对这些问题进行了一些理性思考,提出了10个方面的看法和对策建议,以期促进新疆农业持续发展及有关人员研究,为决策、执行等各方提供参考并多层面讨论改善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8.
周围 《环境教育》2008,(4):32-35
中国地大物博,自然状况复杂,但由于中国人均资源相对不足,地区差异较大,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尚未得到有效遏制,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工作,采取了一系列战略措施,加大了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力度,一些重点地区的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改善,并且最突出的生态问题得到了有效应对和解决,为保证中国生态安全,构筑牢固的生态屏障做出了努力。  相似文献   

9.
包慧英 《青海环境》2005,15(4):179-180
文章以青海省互助县西山乡为例,就建立浅山水土保持生态经济体系问题进行初步研究,提出了有关对策措施。说明建设浅山水土保持生态经济体系应当遵照积极保护治理与合理开发利用相结合的原则,形成有序的全方位多功能多效益的综合立体防护网络以达到维护最佳生态环境的目的。  相似文献   

10.
秦皇岛市农业生态条件较好,对农业生产有利,但也有耕地少、降水不均匀等不利因素。森林植被的变化对农业生态产生复杂影响,因此必须保护和发展森林。气候条件向干热变化对农业生产弊大于利。建设水库对农业生态变化也比较复杂,应注意兴利除弊。对农业生态应采取各种对策措施加以保护。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以四川水土流失情况为例,着重分析论述了水土流失对农业生态系统的严重危害,从而阐明了水土保持对农牧业生产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并从省情出发,总结提出了当前乃至今后相当一个时期,农牧部门应积极采取的几项行之有效的防治对策措施,可供各级政府和领导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2.
从黄土高原宁夏部分生态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地位出发,阐述了宁夏生态环境存在的问题与治理经验,并提出了如何改善宁夏生态环境、进行保护性建设的一些可行性建设。  相似文献   

13.
Data were collected from 1011 farmers in three Midwestern watersheds (Ohio, Iowa, and Minnesota) to assess factors that influence the use of conservation production systems at the farm level. The “vested interests” perspective used to guide the investigation was derived from elements of social learning and social exchange theories. Respondents were asked to indicate their frequency of use for 18 agricultural production practices that could be adopted on Midwestern farms at the time of the study. Responses to the 18 items were summed to form a composite variable, termed “conservation production index,” for use as the dependent variable in multivariate analysis. Eleven independent variables were identified from the theory as likely predictors of conservation adoption, including respondents' perceptions about production costs, output and risks, and perceived importance of access to subsidies, technical assistance, and informational/educational programs. Regression analysis was used to assess the performance of the independent variables in explaining variance in the conservation production index. Explained variance in the three regression models ranged from 2% in the Minnesota watershed to 19% in the Ohio watershed. The researchers concluded that the model had limited utility in predicting adoption of conservation production systems within the three study watersheds. Findings are discussed in the context of conservation programs within the three areas.  相似文献   

14.
黑龙滩水库生态环境及水体富营养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邓仕高 《四川环境》1993,12(2):63-69
本文以黑龙滩水库1989-1991年水质实测资料为依据,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水库水质进行了定量分析,同时用卡森指数对水库富营养化程度进行产评价。针对库区特点及周围污染源排放现状,分析了水库水质受到的潜在威胁,提出了水源保护的措施及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分析了农业开发中存在的四个主要环境生态问题,及其对农业生产的严重制约,提出了当前农业综合开发过程中生态环境治理、保护和建设的6项基本对策。  相似文献   

16.
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与绿洲生态农业建设探讨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新疆是以农业生产为支柱产业地处半干旱半荒漠、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内陆地区。随着农业生产技术的不断更新、农资产品、化学物质的大量使用的工业生产中产生的污染物日益增加,新疆农业生态环境(局部)出现了许多新的问题。本文就新疆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发展趋势,及新疆绿洲生态农业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了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17.
宋国萍  宋川 《四川环境》2008,27(1):12-18
针对山区高速公路建设的特点和可能造成水土流失的影响及其分布特性,根据国内外对水土流失预测的研究现状,选择了位于西南土石山区在建国道108线西攀高速公路路段的黄水互通式立交A匝道开挖边坡和K11 100~K11 210路段左侧的弃渣场上进行了观测试验,通过15次降雨量和水土流失量的实测,经过降雨强度、各时段降雨动能、降雨总能量参数单因子和复合因子与土壤流失量的相关分析,得出试验区的天然降雨雨滴中数直径与雨强的对数关系和单位降雨强度与降雨动能的关系;初步提出适用于高速公路建设土壤流失预测中的降雨侵蚀力的计算公式、土壤可侵蚀因子值;修正了经验法中的加速侵蚀系数A值.  相似文献   

18.
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特征及开发利用建议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中国西北干旱区是我国进行西部大开发的重要区域之一,占据全国1/4的面积,资源相对丰富,是我国经济发展的后劲所在。然而,西北干旱区气候干旱、生态环境脆弱,人地关系较为复杂,矛盾突出,许多生态环境问题不得不给予足够的重视。本文从生态环境赖以形成的地质历史出发,分析了西北干旱区生态环境的特点及现存的若干问题,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相似文献   

19.
在生产和生活领域,树立科学的生态消费观念,按照生态消费观念的要求,遵循生态消费的特点,适度、持续、全面地开发利用生态资源。从理论上和实践上探讨了生态消费模式对生态、资源、环境的影响及现实意义,以期在生产和生活领域中大力倡导保护型、节约型、循环型的生态消费模式。  相似文献   

20.
水土资源的开发和生态环境保护是一对矛盾统一体,如何协调发展是当今环保学科的重要课题。本文在论述了伊犁州“1515”工程和伊犁地区生态环境及开发利用现状的基础上,分析预测水土资源开发的影响,并得出了一些基本的可持续发展结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