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改进我国事故调查工作的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有效的事故预防措施,无不产生于事故调查之中。做好事故调查工作,是预防事故的根本途径。针对事故多发、预防不力的现状,必须及时改进事故调查工作。目前,我国事故调查工作存在的以下2个核心问题,阻碍了事故调查目的的实现,也是导致事故多发的重要根源。首先,事故调查过分看重责任追究,致使事故原因调查不力、预防措施制定不当。事故调查与责任调查不同,如果事故中有违法问题,则不属于事故调查范畴,而进入司法程序另案处理,以防止对事故调查客观性和目的性的干扰。事故不是人们愿意或故意造成的,而是组织管理不善、人的行为过失或科技、…  相似文献   

2.
在电气事故的分析中,常常会遇到一些难以定论的问题。例如,现场存在几种火源,怎样判断事故的性质,确定直接原因?电气短路可以引起失火,失火也能引起电气短路,怎样确定它们之间的因果关系? 我们根据大量的模拟试验及电气事故分析的实践,总结出用事故残骸件的形貌特征分析、判断电气事故的方法。实践证明,它对正确判断事故(故障)性质,准确地确定事故(故障)直接原因,是可靠的。本文重点介绍电气事故(故障)残骸件上的形貌特征。 一、导线过负荷 不同种类、不同规格的导线都有其规定的安全电流。当导线过负荷,通过的电流大于安全电流时,就可能使…  相似文献   

3.
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塔式起重机事故是工业建筑事故中最严重的事故之一,给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带来了巨大的损失。基于系统安全的原理,对塔式起重机事故进行了分类,并应用事故树分析方法分析了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的原因,最后提出了预防塔式起重机倾翻事故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一、按诱发因素分类 按诱发因素的不同,将事故分为责任事故和非责任事故两种类型。 非责任事故主要包括:自然灾害事故和因人们对某种事物的规律性尚未认识,目前的科学技术水平尚无法预防和避免的事故等。  相似文献   

5.
黄柏 《劳动保护》2008,(1):72-73
“深刻吸取事故教训,避免同类事故的发生”是事故发生后,人们常说的一句话。但有些单位和领导压根儿就没把事故教训当回事儿,更有甚者,有的单位竟然还能在两年内“前赴后继”,重复发生“一样”的事故。请看下面的几起典型事故案例。  相似文献   

6.
事故伤亡率控制目标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云胜  刘如民 《安全》1995,16(4):17-20
职业灾害造成的人员伤亡是社会生产面临的难题之一,人们希望事故伤亡率的控制值为0。然而,至少在目前及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事故伤亡率是难以降至0的。人类享受着高度的技术文明,同时就承担着事故风险,付出了包括生命在内的代价。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多大的事故风险是社会目前可以接受的?事故伤亡率应控制在什么范围?实际上,这要涉及许多复杂因  相似文献   

7.
<正>现代社会,一栋栋高楼拔地而起,办公楼、住宅楼、商场、超市、车站、机场、医院等,到处都有电梯的身影,每天上下班、外出办事,电梯为人们的日常生活带来极大的便捷。但连续发生的几起电梯事故,如北京地铁四号线自动扶梯逆行事故、延安市某宾馆乘客坠落电梯井道事故等,使人们开始谈"梯"色变,担心乘坐电梯时被困,或者坠落、剪切等安全事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相似文献   

8.
随者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林区电气化程度不断提高,电能在林区的广泛利用,牵动了林区经济的迅速发展。但是,我们也应看到,由于林区电气设备的不断老化和人们普遍缺乏安全用电知识的实际情况,致使电气事故时有发生,在众多触电事故中,220V是发生事故最多的电压,林区电气设备事故的预防应引起相当重视。电气事故可分为电流伤害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雷电事故、静电事故和其它电路故障引起的人身伤害事故。电流伤害事故是人体触及带电导体,电流通过人体而导致的触电伤亡事故;电磁场伤害事故是指人体在电磁场作用下,吸收辐射能…  相似文献   

9.
王海宁 《安全》1996,17(1):15-18
家庭火灾的事故树分析王海宁(江西省赣州南方冶金学院)自从人类出现在地球上以来,很早就同火结下了不解之缘。人类的生产、生活活动几乎没有一样离得开火,但是无数事实告诉人们,火可以被人们利用,给人类创造财富,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火同样也会给人们带来灾难,失...  相似文献   

10.
梁连成 《安全》2001,22(5):23-23
在各类事故中,未遂事故是最易被人们遗忘的.其实,认真研究分析这类事故并吸取有益的经验教训,对于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安全生产方针,避免事故,大有裨益. 1.1969年2月,在上山下乡的狂潮中,V小姐幸运的被分配到了某轧钢厂主电室当电工,开始了学徒生涯.数月后一天的上午,由于她一个小小的失误,险些跌入死神的怀抱.  相似文献   

11.
时下,有些单位和个人喜欢把故事和事故混淆起来,甚至把事故当故事讲。在事故分析会上,有些领导和事故当事人用颠倒的“障眼法”,对事故责任避重就轻,对事故原因轻描淡写、避而不谈;有些领导和事故当事人认为已经造成了事实,多讲了事故怕痛上加痛,对事故损失加以掩盖,而把在事故中如何发扬风格,“关心他人、团结一致、互助互爱”的先进事迹和先进个人大讲特讲,把事故教训总结会变成了安全故事会。  相似文献   

12.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人们认为大多数工业事故是由事故频发倾向者引起的观念是错误的,有些人较另一些人容易发生事故是与他们从事的作业有较高的危险性有关。因此,不能把事故的责任简单地归结成工人的不注意,应该强调机械的、物质的危险性质在事故致因中的重要地位。于是,出现了Accident Liability(事故遭遇倾向理论),事故遭遇倾向是指某些人员在某些生产作业条件下容易发生事故的倾向。  相似文献   

13.
近十年中国民航事故及事故征候的统计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1996—2005年我国民航发生的32起事故及1147起事故征候进行统计分析,其结果表明:我国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万架次率及万时率均呈下降态势,机组、机械和机务原因是我国民航事故和事故征候的主要原因,事故征候的主要类型是鸟击、空中停车、偏出/冲出跑道/场外接地,事故征候发生阶段依次为巡航、起飞、着陆、爬升和进近。该研究成果有助于寻找事故和事故征候成因和规律。明确安全管理重点和难点;采取有效的预警和预控对策。  相似文献   

14.
运用事故树分析原理,对林区广泛使用的小型锅炉经常发生的缺水事故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根据分析的结果,提出了预防和控制缺水事故的对策。  相似文献   

15.
锅炉是一种承受高温、高压、具有爆炸危险的特种设备。如果使用、维护、管理不善,会酿成重大的人身伤亡及设备事故。据统计,1993年全国发生431起锅炉事故,其中锅炉爆炸事故40起,重大事故291起;死亡37人,重伤61人。为了确保锅炉的安全运行,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充分发挥设备效能、节约能源,降低运行费用,对几种锅炉常见事故的产生原因及其预防措施作一探讨。1水位事故锅炉水位事故是锅炉的恶性事故之一,包括锅炉缺水、满水和汽水共腾三种。如果处理不当,轻则停炉、停机影响正常生产,重则炉管爆破,设备损坏,甚至造成锅炉爆炸…  相似文献   

16.
<正>在我们的工作中常常会发生这样一种现象,就是一旦听说某某地方发生了事故,人们就会把别人发生的事故当作故事来说,成为茶余饭后的谈资,甚至有一种"幸灾乐祸"的心理,这其实是一种很不好的现象。往往就在人们"幸灾乐祸"之时,安全之弦就会放松,安全隐  相似文献   

17.
董家山隧道特别重大爆炸事故已经过去4个多月了,喧嚣的媒体也已沉寂,但是,作为建国以来发生在在建隧道中的最大一起事故,它所带给人们的思考却没有结束,它所反映出来的痼疾也没有革除。事隔4个月后,我们一点点拨开落定的尘埃,以期探索事故发生的真正原因。2005年12月22日14时40分,在建的四川省都江堰——汶川高速公路董家山隧道工程右线隧道(右洞)发生一起特别重大瓦斯爆炸事故,造成44人死亡,11人受伤,直接经济损失2035万元。爆炸中,1名工人被爆炸产生、并在隧道“枪管”效应下形成的高压冲击波抛掷到168m开外,隧道内多台不同用途的车辆受高…  相似文献   

18.
事故调查的哲学原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进行事故调查的一个根本目的,就是预防事故以致最终消灭事故。为实现这一目的,事故调查必须遵循基本的哲学原理。事故调查的各个环节表现为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紧密关系事故调查的主要任务是,查找事故原因,总结事故教训,制定和落实预防事故、改进工作的措施。这是事故调查的精髓所在,是事故预防的根本途径。事故原因是按照事故致因理论,采用取证、实验、推理以及其他科学方法,  相似文献   

19.
油气火灾爆炸事故评价及防范措施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油气火灾爆炸事故对人类自身和企业所造成的危害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 ,因此 ,有必要加强对含有油气的环境进行危险评价和科学管理。笔者应用可能性分布的事故树分析法 ,对引发油气火灾爆炸事故的可能因素进行了定量分析 ,然后对油气火灾爆炸事故进行了评价 ,通过评价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20.
事故的突变论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事故是系统运动发生的突变。事故潜势是系统在运动过程中所存在的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在参量空间 ,用系统参量演化相对于分岔点 (集 )的度量 ,建立事故潜势的数学表达式。事故潜势反映了事故发生的本质特征和机理 ,为预防事故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