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王明良 《环境》1997,(12):22-23
环境法律具有强制性,它明确规定了公民和法人在一切生产、生活活动中,有关环境保护方面的作为,和不作为以及相应的法律责任和制裁措施。环境法律责任有三种形式即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行政责任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  相似文献   

2.
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是环境领域的基础性法律,对环境法律责任作了系统规定.结合民法通则、侵权责任法、刑法,探讨了对环境行政责任、环境民事责任、环境刑事责任的理解.  相似文献   

3.
法律责任是实施了某种违法行为的公民或法人依法应当对其违法行为所造成的危害而对国家、企事业单位或受害者个人承担相应法律后果。简言之,违法者必须承担强制性的某种法律上的责任,由国家执法机关对其实施相应的法律制裁。就我国环境法制体系和环境司法实践而言,与环境法制中的法律制裁相对应的法律责任可分为三大类: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  相似文献   

4.
中国《海环法》虽然规定了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但这些法律责任的规定从海洋生态保护的视角观之,其实施都不能达到有效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的目的。海洋生态保护的正确路径是预防,民事责任的补偿性与此相悖,行政责任由于自身的局限性也不能完全担负起预防生态损害的重任,生态刑事责任的规定必不可少。而中国所谓的海洋环境污染刑事责任的规定存在缺陷,不足以保护海洋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5.
分析了我国环境行政责任的特点即确定性,广泛性,扩大化,区际冲突性等,并简要阐释了新刑法对环境行政责任的影响和严格行政执法的必要性。  相似文献   

6.
根据主体特征,将污染转嫁分为涉外污染转嫁和内部污染转嫁。其法律责任包括行政责任,民事责任和刑事责任。分别就这三种责任的构成要件及责任分担,作了具体分析,并提出了作者的见解。  相似文献   

7.
违反环境保护法规的行政责任,是指由特定的国家行政机关对于犯有一般环境违法行为、尚未构成刑事处分的单位和个人追究的行政法律责任。行政责任制度在环境保护的法律  相似文献   

8.
钟华 《城市环境》2001,15(6):46-47
我国环境行政具有确定性、广泛性、扩大化和区际冲突等特点。人们的思想由行政权力本位向法律本位的转变,必将改变以环境行政责任为主导的局面。强化立法尤其是完善责任制度是加强执法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则是追究违法行政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律师解答:一些排污企业认为,只要污染物排放达标,获得了环保部门颁发的排污许可证,企业的排放行为就是合法的,用不着赔偿他人的损失。这是一种错误的认识,也是一种法律责任不清的表现。法律责任分为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民事责任。企业的污染物达标排放,只表明可以不受行政处罚,但并不意味着其行为不会造成环境污染的损害结果;污染物排放标准只是确定排污者是否承担行政责任的界限,并不是确定排污者是否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界限。我国司法实践中,人民法院不但已经受理了多起公民对其周边污染物达标排放企业造成环境污染和损害而提…  相似文献   

10.
王平  王明良 《云南环境科学》1998,17(1):29-31,60
我国环境行政责任具有确定性,广泛性,扩大化和区际冲突等特点,新《刑法》的通过,反映了人们的思想由行政权力本位向法律本位的转变,必将改变的环境行政责任为主导的局面。强化立法尤其是完善责任制度是加强执法监督的前提和基础,行政机关严格执法则是追究违法者责任的关键。  相似文献   

11.
首先明确指出"环境行政执法难"的根本原因是环境行政责任追究缺失.通过对企业各类违法排污现象的列举、归纳,由表及里、纵深分析,指出环境行政责任缺失存在四个层面:普遍性责任缺失--违法排污企业行政责任追究缺失,显性责任缺失--环保局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缺失,隐性责任缺失--"政府对环境质量负责"责任追究缺失和根本性责任缺失--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监督管理"责任追究缺失.强调解决环境行政责任追究缺失的根本措施是依法建立环境行政责任追究制度,提升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的地位,将国家环境保护总局升格为国家环境保护部(或国家环境资源保护委员会),地方政府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负责人由地方政府行政副首长兼任.  相似文献   

12.
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大气污染防治法》(简称《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是指单位或个人因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应承担的行政、民事或刑事法律责任。承担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法律责任必须具备两个条件:第一,责任者须有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第二,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的行为人有过错,包括故意和过失两种。 行政责任是指违反《大气污染防治法》和国家行政法规有关行政义务的单位或个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承担者可以是企业事业单位及其领导者、直接责任人员,也可以是其他公民,既包括中国人也包括外国人(自然人和法人)。 对应负行政责任的单位和个人的惩罚措施,称行政制裁。依照我国《大气污染防治法》规定,行政制裁分行政处罚和行政处分两种。  相似文献   

13.
企业事业单位在其生产、经营活动中,违反环境保护法规,引起环境污染危害后果,就要依法承担法律规定的责任。环境污染危害违法行为是产生环境保护法律责任的依据,环境保护法律责任是环境污染危害违法行为引起的法律后果。在处理民事侵权行为案件、追究侵权行为人的民事责任时,一般要具备四个要件、(一)损害事实的存在,损害行为已造成一定损害后果;(二)损害行为具有违法性;(三)损害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要有客观存在的因果关系;(四)实施损害行为人要有过错。应当肯定,在处理环境污染损害案件、追究环境污染损害行为人的法律责任时,原则上也要适用上述民事责任的四个构成要件。  相似文献   

14.
限期治理是我国对已有污染源进行治理的一项行之有效的法律制度,对消除和减轻污染、保护和改善环境具有重要的作用.在限期治理的决定作出以后,被限期治理的企业事业单位必须依法在规定的期限内完成治理任务,否则就要承担一定的法律后果.我国《环境保护法》第39条中规定:"对经限期治理逾期未完成治理任务的企业事业单位,除依照国家规定加收超标准排污费外,可以根据所造成的危害后果处以罚款,或者责令停业、关闭."由此可见,违反限期治理的法律责任主要是指行政责任.但  相似文献   

15.
任何民事纠纷案件的处理,都离不开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直接决定着民事责任的构成条件、责任范围、责任形式等重要问题。根据我国《民法通则》的规定,最普遍适用的是过错责任原则;特殊案件,则适用无过错责任和公平责任原则。环境污染的民事责任,实行的是无过错责任原则。所谓无过错责任,是相对于过错责任而言的。过错责任,以行为人主观上存在故意或过失的不良心理状态,作为责任构成要件。如果行为人主观上不是故意或过失,即使造成他人损害,也不负法律责任。但是,无过错责任则  相似文献   

16.
从生态损害的特点看我国生态损害刑事责任的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态损害的特点决定了生态保护的正确路径是预防,民事责任的事后补偿性与此相悖.惩罚性行政法律责任的威慑性也不足以阻止生态损害的发生.要预防生态损害,必须有更严厉的刑事法律责任作为后盾.鉴于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环境保护刑事法律责任的缺陷,建议对其进行修改,设置我国生态损害刑事责任,并对相关问题的解决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7.
1 民事责任公民、法人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而侵害社会公共财产或他人的人身、财产应承担民事法律责任.造成财产损失是承担民事责任的前提,侵害人身应承担的民事责任是指因污染或破坏环境致使他人人身受伤害或死亡而造成的财产上的损失.财产损失包括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直接损失指受害人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导致现有财产减少或丧失,间接损失指受害人在正常情况下应当得到但因受环境污染或破坏而未能得到的那部分收入.1.1 无过错责任原则根据《民法通则》规定,一般民事责任构成要件包括行为的违法性、损害结果、违法行为与  相似文献   

18.
李康 《内蒙古环境科学》2021,(1):230-237,253
商业银行天然担负环境法律责任之要求.如其在贷款发放中,因未尽环境法律责任,如银行盲目逐利而松懈自身应尽的贷前审查、贷中管理等异物,造成贷款企业使用所贷款项进行生产而造成环境污染,应当依法承担环境侵权责任,即为商业银行环境法律责任.本文从对环境法律责任的概述出发,以银行业社会责任和注意义务两个角度深刻阐述其产生之根源,后...  相似文献   

19.
构建解释论视野下跨区域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体制,分析解释论视野下环境污染罪定义,了解环境污染罪定罪条件;采用生产率评估法评估跨区域水环境污染损害导致的经济损失程度;构建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和刑事责任相结合的解释论视野下跨区域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责任体制,在不同形式责任中,基于水环境污染损害导致评估结果,承担不同程度的水环境污染损害赔偿。为改善中国跨区域水环境污染损害现状,提出以上市公司环境信息强制公开为基础的跨区域水环境污染损害防治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环境侵权民事责任浅探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阐述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分析了环境侵权民事责任的特点及责任方式,提出了有关环境侵以损害赔偿法律制度的建议,如扩大环境侵权民事责任外延,加重赔偿额度,具体蛤确责任主体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