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本文在已算得大连湾潮流场基础上,采用深度平均二维单层扩散方程,对COD进行了扩散计算,并对1990,2000两个年代,各分高、中、低三个档次排放量进行了预测。给出大连湾COD污染物未来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2.
对大连湾湾口断面处3个站的海流和温度盐度剖面进行了周日同步观测,在此基础上,计算并讨论了大连湾口断面处的潮流和混合的分布特征。结果表明,大连湾湾口的潮流类型为非正规半日潮流,M2分潮流为其优势分潮流;大连湾口陡坡处的平均混合率较强,约为10-3m2/s,混合率的最大值约为10-2m2/s,是大洋混合率背景场的1 000倍,主要发生在上层和底层。潮流与地形的相互作用为混合提供了能量来源。  相似文献   

3.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在大连湾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三维溢油预测模型综合考虑了三维流场、剪流、湍流、风导输移和波浪破碎对海上溢油行为的影响,结合大连湾潮流的特点,预测了大连湾溢油的行为和归宿。旨在为大连湾海上溢油应急行动的决策和海岸油污染防范提供信息。  相似文献   

4.
基于无结构三角网格的FVCOM海洋模式,以K1、O1、P1、Q1、M2、S2、N2和K2 8大分潮调和常数为驱动,建立了大连湾海域的高分辨率三维水动力数值模型。通过与实测数据的对比,该模型可以较好地模拟大连湾海域的水动力特征。在此基础上叠加DYE-RELEASE模块,模拟了大连湾整体和分区域的水交换过程,以半交换时间作为评价指标分析了水交换能力。模拟结果显示:示踪物质释放初始时刻对大连湾整体的半交换时间有影响,平均半交换时间为9.6 d~12.3 d。对比大、小潮期间的物质输运过程,大潮期间海湾平均示踪物质浓度下降速度更快,水交换能力更强。大连湾的半交换时间的空间分布特征表现为距离湾口越近,半交换时间越短;相同距离下,西南部较东北部半交换时间短。大连湾中部水交换能力最强,其次是红土堆子湾,甜水套湾和臭水套湾最差。  相似文献   

5.
针对大连湾潮流和水质季节变化循环以及分层的特点,采用了三维水动力学和水质模型模拟大连湾污染物长期迁移,转化规律。模型综合考虑了近海水域水动力学,污染物的物理,化学,生物相互作用,预测了大连湾一年内水体不同深度的水质参数变化,为大连湾的水质污染防治及制订环境管理规划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6.
应用三维水质模型对大连湾水体中的藻类碳浓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选择主要的模型参数进行了灵敏度分析。由空间分布的模拟结果可知,在大连湾,藻类主要集中在排污口附近区域。由季节变化模拟结果可知,在湾顶部的排污口区藻类生产显示明显的季节变化趋势,在夏季,主要受到磷酸盐浓度的限制。灵敏度分析显示,在排污口区水体的扩散能力对藻类生产的影响较大,在湾中部和湾口区主要受到磷酸盐负荷的影响。模拟结果可以为大连湾的污染控制、水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7.
汕头港湾附近水域的潮流特征,由于拦沙堤的建成及港池附近河道变窄而发生了一些变化。本文在取得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沿深度平均的二维浅水潮波方程,对该水体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重现出潮流场在一个潮周期中的变化过程,分析潮流对污染扩散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普兰店湾潮流场数值模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针对近年来我国近海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的需要,运用具有移动边界的潮波动力学有限 差分模型,模拟了普兰店湾 潮 流场,复演了该湾的潮流结构和时空变化过程。验证结果表明,模拟计算的流速平均差为-1.52cm/s,流向平无差为-2.5 度,完全符合潮流预报的精度要求。  相似文献   

9.
汕头港湾附近水域的潮流特征,由于拦沙堤的建成及港池附近河道变窄而发生了一结变化。本文在取得现场实测资料的基础上,采用沿深度平均的二维浅水潮波方程,对该水体的潮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计算,重现出潮流场在一个潮周期中的变化过程,分析潮流对污染扩散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砷污染是大连湾突出的环境问题。本文从大连湾砷的人为输入,砷的含量与分布,砷的赋存形态与价态、砷的扩散与迁移及其归宿等入手,研究了砷在大连湾的迁移规律,探讨了砷在大连湾的地球化学质量平衡,提出了砷在大连湾的收支平衡关系及数学模式,并介绍了近年来对大连湾砷污染所采取的防治对策及其效果。  相似文献   

11.
12.
大连湾污染排放总量控制研究:海湾纳污能力计算模型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基于质量守恒原理和线性迭加原理,导出了受纳水域对污染源的响应关系,建立了海域污染总量控制的计算模式,计算了大连湾的容许入海负荷总量,各排污口的污染分担率和削减率,为大连湾污染源治理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河口潮流和水质数值模拟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河口与海岸环境中污染物质的稀释扩散,是环境流体力学研究的重要课题,同时也是城市污水排海工程建设的关键技术之一。该文采用沿水深积分的平面二维非定常流动数学模型,来计算污染物质降解影响的溶解物质输运扩散过程,并以长江口水域为例,对潮汐水流中溶解物质的稀释扩散过程,进行了细致的数值模拟。结果表明,潮型,排放量,污染物质的降解等,对污水排放口的远场水质有明显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基于2008年10月14至15日,2009年8月14至15日,20至21日在大连湾口进行的海流、温度和盐度的周日连续观测,对大连湾口处夏季、秋季的温、盐、流及混合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大连湾湾口处的平均混合率较强,约为10-3m2/s;混合率的最大值超过10-2m2/s,比大洋混合率的背景场量值高3个数量级;夏季大潮期的混合率大于小潮期。强混合可归因于以下几个方面:(1)风的机械能是海洋上层混合的一个主要来源;(2)潮致混合是大连湾口处夏季、秋季混合的主要类型;(3)边界层内较强的底摩擦是底层混合的重要贡献因素;(4)剪切不稳定是产生强混合的主要动力机制之一。  相似文献   

15.
大连湾沉积物中PAHs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6,自引:1,他引:26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采集大连湾附近海域的沉积物中多环芳烃(PAHs)进行了定性和定量分析,并探讨了其在沉积物中的分布特征。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含量的变化范围为32.70-3558.88ng/g,平均值1152.08ng/g。大连湾表层沉积物中PAHs以油类污染为主。其含量分布,大连港附近海域最高,东北部靠近大连湾煤码头航道测站次之,由西北和东北向南逐步递减,呈现出明显的两点污染源特征。  相似文献   

16.
宁波-舟山海域环境容量研究I. 三维潮流数值模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基于美国普林斯顿大学的河口、陆架和海洋模式(ECOM),引入干湿网格法变动边界处理技术,将模型应用于宁波-舟山海域,建立此海域的三维潮流模型。计算结果与实测值符合良好,较好的刻画出此海域分潮的潮流场时空分布特点。  相似文献   

17.
大连湾赤潮生物及其规律的探讨   总被引:5,自引:3,他引:5  
本文回顾了大连湾有赤潮记载以来的历史,汇总了1972~1990年以来,大连湾优势种类、生物现存量、赤潮范围状况及产生危害等资料。首次列出了该海湾的43种赤潮生物名录。 根据历年来的调查结果,找出了赤潮优势种类在不同年代,不同季节的变化规律,并以此对大连湾的污染类型及其变化趋势进行了初探。  相似文献   

18.
海岸带开发活动对大连湾环境影响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正确评价海岸带开发活动对大连湾海域产生的影响,本文从围填海活动和临海工业两个方面对海岸带开发活动产生的环境效应影响做了趋势性分析,并根据搜集的2005~2008年的水质监测数据对大连湾海域进行了海洋环境质量评价.研究表明,2000~2009年,大连湾海域面积减少了约900 hm2,自然岸线减少了约4 km;临海工业的...  相似文献   

19.
通过大连湾油类洁污疏浚物的油类溶出试验,获得了动态溶出数据。介绍了大连湾海区站位布设、样品采集、贮存、前处理、测定方法.油类溶出实验证明:疏浚物中油类在溶出过程中逐渐向海水中释放,对大连湾海域水质有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20.
全氟烷基化合物(PFASs)作为一类新型有机污染物已被广泛关注。本研究采用固相萃取前处理与高效液相色谱串联质谱联用(HPLC-MS/MS)相结合的方法,测定了大连湾表层海水中的17种PFASs的含量,并对其污染水平以及分布进行了分析。各站位水样中均有PFASs检出,表明大连湾普遍存在PFASs的污染,∑PFASs浓度介于8.1~13.8 ng/L之间。其中,全氟辛酸(PFOA)、全氟丁酸(PFBA)和全氟丁基磺酸(PFBS)是目前大连湾表层水体中的主要PFASs污染物。短链物质正在逐渐成为主要的PFASs污染物,需引起重视。在污染分布上,受海水稀释扩散和潮流的影响,湾内PFASs污染高于湾外;但三山岛西部PFASs污染相对偏高,潜在污染源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