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梁家权 《环境》2011,(Z2):38-39
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是大气污染防治的基础。佛山市作为地级城市,其监测网络既是国家、省大气监测网络的组成部分,又是本市环境空气质量评价、趋势分析、预警监控等工作的唯一数据来源。本文介绍了监测网络的组成结构,分析了当前监测网络的现状和建设方向与需求,提出了佛山市环境空气质量监测网络建设的重点措施。  相似文献   

2.
为提高城市公共交通应对内涝的能力,利用复杂网络理论的Space-L方法构建了武汉市中心城区的地铁、公交无向加权网络,并在此基础上运用ArcGIS软件构建了不同耦合半径的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确定了连边的权重和节点的重要度,计算了静态下地铁网络、公交网络和不同耦合半径的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的介数、平均路径长度和聚类系数等复杂网络特性指标;针对内涝导致的单一站点失效和多站点失效情况,以最大联通子图比例、网络连通率和网络效率为指标进行了故障模拟,分析了节点故障与连边故障对城市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脆弱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城市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的最大联通子图比例、网络连通率和网络效率3项指标在攻击下的下降程度和下降速率都低于单一地铁网络和公交网络,城市公交-地铁双层交通网络的抗毁性能高于单一交通网络;对比节点故障与连边故障发现,节点故障下网络的脆弱性更大。  相似文献   

3.
本文通过调查问卷了解并分析了独立学院学生的网络自主学习现状,并结合网络英语学习的特点从教师、学生、网络学习环境及资源等出发进行了对策研究,以有效提高网络自主学习能力。  相似文献   

4.
全球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及其影响因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复杂网络分析方法,构建了小麦、水稻、玉米三大主粮的全球粮食贸易网络,解析了网络格局的总体特征及其变化态势,定量评估了全球粮食贸易网络格局影响因素。研究发现:全球粮食贸易已经成为一个复杂有序、相互依赖的网络系统,网络规模不断增加,连同性和紧密度不断加强;全球粮食贸易网络节点呈现非均衡结构特征,高强度和高节点度国家在网络中具有主导作用,呈现出口国主导的网络结构特征;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性、贸易政策的一致性和语言文化邻近性对粮食贸易网络影响显著,经济社会发展差异推动贸易网络联系更加紧密且多元化,贸易政策的一致性促进贸易网络更加持续和稳健。建议中国继续实施更加多元化、多边化的粮食贸易政策,提升中国在世界粮食网络节点的中心性特征,充分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融入全球粮食贸易网络体系,积极推动构建全球粮食安全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5.
随着互联网的日益普及,大学生道德发展不仅受传统环境因素的制约,更受到网络环境的影响。由于网络具有开放性、共享性、虚拟性等特点,网络的发展使高校道德教育环境发生了重大变化,影响着大学生道德信仰。由此,本文阐述了网络环境的发展状况,分析了大学生道德在网络时代所面对的机遇和挑战,提出了网络环境下对高校大学生道德教育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天然气产品分布的不均匀性和运输的特殊性使得天然气供需网络成为一个复杂的系统。从网络角度分析天然气的布局问题,基于引力模型,构建了各省份间天然气联系量指标,并从宏观角度建立了包括全国具有天然气消费的省份的天然气供需网络。此外,引入了社团网络分析(SNA)方法对天然气供需网络统计性特征进行了分析,分别从节点入度与出度、节点中心性和聚类系数三个角度给出了天然气供需网络布局的具体建议。并进一步对天然气供需网络进行了社团分析,认为天然气供需网络中存在明显清晰社团结构,为天然气供需网络的维护提供了方向。  相似文献   

7.
总结了市级监测站加强全市监测网络管理方面的经验。为加强监测网络管理工作,积极推进监测网络工作的规范化、科学化和标准化建设,探索出了宝贵的经验。  相似文献   

8.
本文阐述了网络舆论产生、形成、传播的场所与环境,归纳了网络舆论场理论的演变过程.力图通过大众传播学中“议程设置”、“舆论波”和“蝴蝶效应”等理论对网络舆论场中舆论的形成、特点和发展趋势进行分析,并提出了政府和行业相关部门对网络舆论进行监督的相应策略。  相似文献   

9.
根据近年国内网络领域的新技术,结合本单位网络建设的需求及工作经验,从防火墙、入侵检测、防病毒、漏洞扫描、访问控制等几个方面作了阐述,对如何建设一个安全的网络提出了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网络信息快餐化是现代信息社会衍生出的一种必然现象,它既体现出网络的快捷方便,也折射出了网络给人们学习、生活带来的一些负面效应。在工业设计概论的教学过程中,与网络结合的互动式多样化教学方式发挥了网络的优势,降低网络快餐化带来的负面影响,有助于活跃课堂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从而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1.
以我国快速城市化区域——上海宝山区为例,基于近20 a经济发展和河系水网变化相关数据,探讨区域河网水系的时空变化规律,不同功能区的河网变化分异特征及其驱动因子。分析结果表明:(1)宝山区的河网水系数量变化经历了基本稳定(1994-2003年)、快速消亡(2003-2006年)、缓慢回升(2006-2008年)3个阶段,这与其城市化发展进程有较好的对应关系;(2)不同功能区域河网数量和水环境质量变化具有分异性,其中水面率大小关系为Ⅲ区>Ⅰ区>Ⅱ区,有机污染综合指数和总磷为Ⅱ区7Ⅰ区7Ⅲ区;(3)不同功能区的河网水系数量和水环境质量对城市化响应具有明显差异,居住用地、工业用地和设施用地的增加是各功能区河网水系变化的主要驱动因素。在此基础上,对于区域防洪除涝问题提出建议,即在城市化进程中,不仅应重视河道数量,更应重视河道长宽度的保护,才能改善河网水质和水生态环境。  相似文献   

12.
湖北省交通运输环境监测工作发展远滞后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不能对交通环保工作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撑,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亟须完善。结合湖北省实际情况,设计了湖北省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方案,具体内容包括中心站升级完善、新建交通环境监测分站、新建在线环境监测系统、交通环境监测信息处理平台建设等四方面内容。网络的建设可实现交通建设项目全过程监测,为交通环保工作提供数据支持,以期为全国交通运输环境监测网络建设和交通运输行业环境监测工作提供有益的经验参考。  相似文献   

13.
有效生态网络构建可保障区域生态安全,是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路径。基于生态节点的内涵解析,建立了“资源型战略点-结构型战略点-结构型薄弱点”的多层级生态节点识别体系,利用金坛区2015年的遥感影像、土地利用数据、POI数据等,通过多目标遗传算法、最小阻力模型等方法,构建了金坛区层级生态网络,并采用表征网络拓扑结构和节点效用性等指标,定量评价生态节点优化前后的生态网络性能,取得以下主要研究结论:(1)多层级生态网络在节点效用、网络整体性能上显著优于一般网络,且在复杂生态水网区域具有较强适用性;(2)金坛区现状生态网络分布不均匀,生态节点布局亟待优化,经优化节点覆盖率提升了17.70%,节点分布均匀度降低45.45%,平均聚类系数提升了87.36%;(3)多层级生态节点体系具有实践应用性,应针对不同类型生态节点采取差别化管理策略。  相似文献   

14.
穆成林  陆林 《自然资源学报》2016,31(12):2122-2136
随着高速铁路网络化发展,旅游发展新要素的介入,目的地旅游发展产生新变化。以黄山市为案例地,京福高铁开通前后为时间分割点,通过实地调研和网络检索获取旅游者空间流动轨迹及相关出行属性数据,利用Excel、SPSS、SNA、GIS和CorelDraw等方法,探析京福高铁对黄山市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1)高铁开通后,国内客源市场半径向外延伸,且高铁沿线福建、山东、北京等省市客流量出现“逆衰减”现象。2)高铁开通后,旅游目的地区域节点数量改变,空间范围扩展。整体网络流量在高铁开通前后都呈现高频节点对以区域间组合(黄山+长三角、黄山+江西省域)为主、区域内组合为辅(黄山+合肥、池州、宣城)的空间分布特征。整体网络功能发育欠完善,网络结构分层明显。高铁开通后,整体网络核心区发生改变,核心节点空间分布由集中趋向分散,核心区与边缘区联系松散,旅游辐射效应较弱。目的地区域核心节点和重要节点的程度中心性值变化较大,核心中介节点较少,核心节点结构洞水平较高,功能突出。3)高铁开通前后,黄山市旅游目的地区域空间结构呈现“板块式”的发展格局,包括黄山+长三角地区,皖南旅游区(黄山+池州、宣城)、黄山+江西省域三个板块,目的地区域整体空间结构由“单核-外围”向“双核-外围”变化,由凝聚趋向扩展,空间发展模式发生改变。探析高铁对黄山市旅游发展的影响,可为黄山市及周边地区的旅游地发展提供借鉴价值。  相似文献   

15.
1990—2014年中国煤炭运输网络的时空特征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煤炭资源在中国能源生产和消费中起到举足轻重的地位,“北富南贫、西多东少”的煤炭资源区域分布特征促成了煤炭运输网络的形成和演化。论文基于1990—2014年中国31个省(市、区,香港、澳门、台湾缺少数据,未包含)的煤炭输出输入矩阵数据,采用社会网络分析方法,分析了中国煤炭运输网络的整体时空演变特征,以及各网络节点在煤炭运输网络中的地位作用。研究结果表明:1)中国煤炭运输网络密度呈现波动状态,经历1990—2000年的快速提升、2000—2010年的先减速后加速与2010—2014年的缓速增长,局部波动原因与煤炭政策变化、煤炭产能过剩、海外进口增多等相关。2)煤炭网络外向中心势显著大于内向中心势,煤炭调出集中控制在少数省区,而煤炭调入具有普遍需求性。3)基于网络凝聚子群分析,中国煤炭运输网络可以分为东北-华北地区、中南地区、东南地区、西南地区和西北地区5个子群,各子群之间的网络联系差异较大。4)基于对31个省(市、区)程度中心性、接近中心性、中间中心性的分析,煤炭运输网络核心节点发生了较大变化,山西的网络控制力有所下滑,内蒙古和陕西影响力近年显著上升甚至超过山西,贵州、河北、湖南、辽宁的控制作用提升成为核心节点,河南、四川、宁夏、山东、江苏、甘肃等核心作用明显跌落。  相似文献   

16.
介绍了徐州市生活垃圾的处理现状;对生活垃圾中常见成分比例和垃圾热值进行了测定.应用MATLAB7.0软件,以影响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的主要因素(人口数量、人均可支配收入、燃气化率、源头减量及资源化利用率)作为输入,来建立预测城市垃圾产量的BP神经网络模型,发现当隐含层的节点数为8时,网络收敛速度较快,预测偏差最小,于是确定预测模型的结构为4-8-1,应用该模型对徐州市生活垃圾产量进行了预测.最后,以所得数据为基础,并结合当地实际情况,提出了徐州市垃圾综合处置和资源化的若干措施.  相似文献   

17.
以循环经济和生态工业园理念为指导,以广州南沙国际汽车产业园区为例,通过分析区域规划产业特征,进行了生态工业网络设计。通过补充生态链的缺失环节,将园区汽车、电子、化工等新建企业和制糖业等原有污染较为严重的企业及当地居民生活进行组合,提高了资源使用效率,带动了原有产业的升级换代,从根本上削弱了原有污染源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实现一定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秸秆还田和肥料施用是农田土壤养分输入的主要来源,秸秆还田条件下配合适宜的化肥施用量能够在环境友好的前提下为作物生产提供必要的营养.为明确秸秆还田条件下不同追氮量对麦田土壤真菌群落的影响,从土壤生态功能角度评估冬小麦氮肥管理措施的合理性.在秸秆全量还田基施氮肥150 kg·hm-2基础上,多年定位设置5个追氮量(0、 37.5、 75、 112.5和150 kg·hm-2)处理,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和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冬小麦成熟期土壤真菌群落丰度、多样性、结构和生态网络,探讨驱动土壤真菌群落变化的主要土壤理化因子.结果表明,和不追施氮肥和低追氮量处理相比,高追氮量处理增加了土壤全氮和无机氮含量,降低了土壤pH值、全磷、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和不追施氮肥处理相比,追氮量37.5~150 kg·hm-2处理显著增加了土壤真菌群落丰度(P<0.05),而追施氮肥各处理间差异未达显著水平(P>0.05).土壤真菌群落Heip指数和Shannon指数随追氮量的增加逐渐降低,追氮量150 kg·hm-2  相似文献   

19.
以粤港珠江三角洲区域空气监控网络为例,介绍了空气质量自动监测系统准确度审核的内容、方法、步骤、数据处理、成效目标等,并结合粤港空气网连续7a进行准确度审核工作的经验,对审核时常见的问题及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利用BP神经网络进行短期水质预报并进行水质预测后再评价对环境管理和规划有重要意义。本文建立了朱顺屯断面5个目标水质参数NH3-N、DO、高锰酸盐指数、TN和TP的BPANN水质预测模型,并对实例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建立的推进式ANN可以应用于此类时间序列的环境预测,网络泛化性能好,能够满足实际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