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徐文贤 《四川环境》2007,26(6):63-68
采用现场调查监测,并结合收集的水电、渔业等方面资料,对闽江上游渔塘溪支流上的布上、碧州、马坪三级电站开发对植被、水土保持、水生植物、浮游生物、底栖动物、鱼类、水质的影响作了分析。结果表明,电站开发造成库区污染严重、富营养化、河段断流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等。提出其环境减缓补救措施及今后闽江支流梯级电站开发生态环境保护的防治措施。  相似文献   

3.
采用现场调查及类比分析等方法,结合瓦岗河水电规划成果,本文围绕小型河流水电梯级开发对环境影响的特点,重点分析瓦岗河水电梯级开发对植被、水土保持、水生生物、水质的影响。针对不利的影响,本文提出适合小型河流水电开发的环境减缓和补救措施。通过对环境不利影响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后,如下泄生态流量、外购鱼苗放流等,规划实施带来的不利环境影响将得以有效控制和减缓。  相似文献   

4.
乌江干流梯级电站生态调度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乌江是我国十三大水电基地之一,主要的开发任务为发电,其次为航运,兼顾防洪及其他。本研究在乌江干流上选取了4个具有代表性的断面,运用修正的Tennant法和综合法计算了维持乌江干流各代表性河段基本健康所需的生态需水量。研究表明,目前乌江干流梯级电站采取的调度措施能够满足各代表性河段所需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但目前的调度措施仍是建立在发电效益最大化基础上的,未能从干流生态环境系统的特殊要求进行调度,给干流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本文最后提出了从多方面开展乌江干流梯级电站生态调度研究工作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自然保护区建设管理现状与对策探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由于受诸多主观和客观因素的影响,自然保护区在建设和管理过程中存在不少问题,从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自然保护区建设的健康发展。如何加强管理,以有效地保护自然资源,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项十分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6.
黄少鹗 《环境技术》2001,19(3):31-34
综述俄国近期在出力500t/h(TTME-464型)及420t/h(HTT-87型)燃气电站锅炉上采用“再循环烟气”治理NOx排放的实施经验。该法投资省,保证锅炉安全、经济运行,能有效抑制NOx生成,使NOx排放浓度达标,值得借鉴。  相似文献   

7.
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及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纵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应该说它与我国20余年来环境保护事业开拓和发展的进程是同步的。截止目前,全国已批准或正式建立的多种类型、不同级别、不同规模的自然保护区达700多处,从而为保护我国乃至世导性的自然历史遗产、自然资源遗产做出了载入人类发展史册的可喜贡献。各级环境保护部门和有关部门,为此做出了相当艰巨的努力,使我国自然保护事业迈出了开拓性的一大步。然而,纵观我国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建设的现状,却也存在种种不尽如人意之处,其中有些是亟须解决的问题。这些问题的严峻性在于,各种类型的自然保护,有着…  相似文献   

8.
输变电工程属于点状、廊道式工程,其建设必然导致电力通道与区域规划发生冲突,特别是与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发生冲突,从而对自然保护区造成不利影响。因此,输变电工程的全过程环境保护管理成为关注的重点。结合工作实践,从电网规划、可研阶段、环境影响评价、设计阶段、施工阶段、试运行和运行阶段重点探讨涉及自然保护区输变电工程需关注的环境问题,以期为类似输变电工程的设计、环境影响评价等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9.
河岸带是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孕育地带,对改善水质及河流生态系统的结构与功能有重要作用。然而小水电开发后会产生水面宽度变化,若生态流量下泄不足则会造成生态缓冲带的暴露,对河流水环境、水生生态和陆生生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本文以Alpha河为例,引入河流灰线带的概念和灰线带变化达标率的评价指标,并建立该指标的评价标准,进而通过计算定量判断Alpha河流域水面宽度变化对生态缓冲带暴露的影响。计算结果显示,Alpha河上参与评价的20座水电站中仅有小水二级电站评价等级为一般,其余电站评价等级均为极差或较差,说明在其流域水电建设运营过程中,生态流量下泄长期不达标,生态缓冲带暴露明显,对当地环境及其生物多样性造成了严重影响。建议有关部门建立小水电退出标准评价体系,退出部分小水电,并加大生态流量下泄,采取相应的纵向连通措施,并加强植被抚育与重建,尽快恢复当地生境。  相似文献   

10.
基于GIS的自然保护区管理信息系统建设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探讨了GIS在自然保护区建设与管理中的应用,以及利用最新的组件式GIS技术开发适合保护区的管理信息系统.结合GIS的信息管理模式比传统的信息管理更能实时地表现空间数据,提高了自然保护区的科研与工作效率.介绍了自然保护区信息管理系统的设计原则、开发方式、总体构架、数据库及其主要功能.  相似文献   

11.
小水电站环境影响评价内容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吕庆华  蔡瑢 《四川环境》2003,22(4):67-68,82
小水电站工程环境影响评价按有关规范规定为报告表,但其大纲内容不适合山区小水电站环评。通过总结30余座小水电站环评实践,探讨了小水电站环评基本内容应包括:环境影响分析与预测评价、涉及生态影响因子范围、环境保护措施、公众参与等,从技术角度能满足环保管理部门的审批要求。  相似文献   

12.
针对干旱生态敏感区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要求,设计备选指标集,采用频次分析法进行指标初选,采用专家咨询法进行指标精选,建立由4项二级指标、14项三级指标构成的干旱生态敏感区水电站环境影响后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层次分析法给每个指标赋予权重.将该评价指标体系用于某水电站建设的实例分析,结果表明,水电站运行以来总体上有利影响大...  相似文献   

13.
高黎贡山自然保护区位于怒江水系和伊洛瓦底江水系之间。据调查,共有鱼类47种。鱼类组成特点:北部多为中亚高山区种类,属华西区;南部以南亚类群占优势,属华南区。  相似文献   

14.
广西喀斯特岩溶石山面积占全区总面积的33.3%,森林植被的严重破坏是这些地区贫困落后的主要原因。对广西喀斯特地区的综合治理开发,要重视对森林植被及珍稀濒危植物的保护。该区至少有290种石山植物为珍稀濒危植物,它们中许多有重要经济用途,在保护的基础上,引种发展一些种类是山区脱贫致富的一条途径。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分析岷江上游水电梯级开发对生态环境的主要影响,确定维持流域生态平衡的最小生态环境需水量测算方法。经测算,岷江上游的生态环境需水量占流域多年平均流量的6%~33%,越靠近源头,生态环境需水量所占比例越大。建议提高岷江上游生态环境需水量所占比例,将生态环境需水占比超过20%的茂县以上河段设为禁止开发区域,取消禁止开发区域内原规划的6级电站。同时在已建电站坝下和各县域出境断面设置生态流量监控断面,确保流域开发的环境生态平衡。  相似文献   

16.
城区天然气配气站噪声超标已成为供气部门亟待解决的难题,文章分析了配气站噪声污染现状,指出噪声产生原因主要为天然气流动,供气量增长使设备超负荷运行等7个方面。分别针对现有配气站和新建、改扩建站场提出降噪措施,指出设备在额定范围内运行、气体流速控制、工艺改造等是噪声控制的重要手段。并对城区天然气配气站噪声治理的进一步研究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7.
水电站建设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曹玲玲  邓云 《四川环境》2010,29(1):51-55
水电站建设影响河道水环境容量。为研究水电站建设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本文以汉阳水电站为例,采用一维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计算相应河段建库前后水环境容量,并分析了降解系数的取值对水环境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建库后水流流速减缓,污染物降解时间增加,从而增大水环境容量;而水流流速减缓,降解系数减小,从而减小水环境容量。在二者共同作用下,汉阳水电站建库前后水环境容量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18.
分析了天然气增压站噪声的主要来源,在阐述降噪原理的基础上,根据增压站所在地区实际情况,采用更换消声器、修建减振沟、修建降噪厂房、优化降噪厂房墙体等不同措施,结合治理前后噪声监测数据分析,对不同措施降噪减振的效果进行评价,同时综合了采取不同措施的合理性,为类似增压站噪声和振动治理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