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28 毫秒
1.
采用3种方法,即灰色模型GM、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了上海市2001年后(含2001年)强热带气旋出现的趋势与规律。结果表明,2001,2006和2010年将出现中级以上灾情,而前两个年份灾情较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比较了3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为进一步建立综合预测模型打下基础。  相似文献   

2.
基于自然正交展开的神经网络长期预报模型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对月降水量的前期500hPa高度场、海温场相关预报因子进行E0F展开,并取其中与预报量相关程度较高的主成分,结合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建立了一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将这种新的预报模型与同样根据这些预报因子建立的回归预报模型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这种新的短期气候预测模型由于集中了众多预报因子的预报信息,并有效地利用了神经网络方法的非线性映射能力,因此比传统预报方法的预报精度显著提高,并且稳定性好,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3.
采用3种方法,即灰色模型GM,自回归-滑动平均模型ARMA和人工神经网络ANN预测了上海市2001年后(含2001年)强热带气旋出现的趋势与规律,结果表明,2001、2006和2010年将出现中级以上灾难而两个年份灾情较重。通过数值计算结果比较了3种方法的应用特点,为进一步建立综合预测模型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4.
火灾定量预测方法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舒干  罗贻乡 《灾害学》1995,10(4):6-10
应用预测学原理,对火灾定量预测方法进行了探讨,建立了一套适应不同火灾历史统计特点的平滑预测模型:滑动平均预测模型和指数平滑预测模型;考虑火灾事故的季节性变化,建立了季节性平滑预测模型。应用二重指数平滑预测模型和季节性平滑预测模型,对荆州地区1993 ̄1994年的火灾统计资料进行分析和预测,结果表明该地区今后的火灾发生呈上升趋势,提请有关部门注意防火安全。  相似文献   

5.
管道系统综合概率震害预测方法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麻水岐  王小军 《灾害学》1993,8(2):33-37
本文根据管道系统功能和震害特点,给出了对管道有影响的地震、液化、断层位移的概率预测模型和管段的功能失效概率模型;应用系统论的方法和可靠性原理建立了系统的失效概率预测模型。同时,给出算例说明本方法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随着煤矿采掘强度和深度的不断加大,煤与瓦斯突出、冲击地压等矿井动力灾害愈发严重。对矿井动力灾害的准确预测,有针对性地采取防治措施,可以保证矿井安全生产和人身安全。基于地质动力区划方法,确定了矿井动力灾害的各影响因素,采用模糊数学方法将样本进行聚类分析,结合各样本的危险性确定合理的分类并形成标准模式库,对预测样本进行模式识别,建立了矿井动力灾害的危险性预测模型;以煤与瓦斯突出为实例对该模型进行了检验,初步证明了该方法的可靠性和科学性。  相似文献   

7.
煤矿水灾害救治的物流系统及其可靠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矿水灾害会对煤矿造成巨大的财产损失。建立煤矿水灾害救治的物流系统,可以更加有效地调配各种救灾物资,使救灾工作能快速、有序地进行。利用管理学中物流系统模型的理论和方法,建立了面向煤矿水灾害救治的物流系统模型,并采用物元——可拓评价方法对救治系统的可靠性进行了实证分析。结果表明,该系统对我国煤矿水灾害的救治工作能起到较好的理论指导作用,并从整体上提高煤矿水灾害救治的效率、可靠性和经济性。  相似文献   

8.
大多数情况下,渗流方程都是强非线性的。由于人工神经网络具有强大的处理非线性问题的功能,其在渗流分析中得到了应用。总结了人工神经网络在进行渗流参数反分析、渗流模型建立及渗流监测方面取得了很多成果。并对其发展方向提出了一些展望。  相似文献   

9.
滑坡位移动态预测——以中里滑坡为例   总被引:2,自引:5,他引:2  
本文以中里滑坡为例,从时间序列分析的方法入手,介绍如何在灰色预测模型的基础上建立改进的灰色预测模型一等维灰数递补动态预测模型及其在滑坡位移预测中的应用。实践表明,该模型在中里滑坡的应用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10.
非线性时序法在城市大气污染预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是治理城市大气污染的重要工作。在简述时间序列方法基本原理的基础上,分析了系数为变量的自回归滑动平均(ARMA)模型、截断ARMA模型,和残差为自回归综合滑动平均(ARIMA)的半参数方法等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以法国某城市为例,分别采用AR模型和系数为变量的AR模型对大气污染进行了预测。通过比较预测结果可知,基于非线性时间序列方法的城市大气污染预测模型可以提高预测精度,降低预测误差。  相似文献   

11.
为加强岩溶隧道突涌水预警的准确性,基于理论分析方法及岩溶隧道实际特点,提出溶洞侵入及未侵入隧道两类情况下的岩溶隧道突涌水预警体系的建立方法.通过理论分析,确定了突涌水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发生过程中变化显著的监测项目.选择溶洞特质、水的变化、岩盘破损程度、节理裂隙形态为预警体系的主要评价指标.根据溶洞与隧道相对位置关系,建...  相似文献   

12.
针对高瓦斯易自燃厚煤层开采时所引发的系列安全问题,以研究煤层超前注水为切入点,以义马耿村矿12200综放工作面为研究背景,展开煤层注水工艺参数及效果的研究。研究发现,采用"多排扇形立体注水"可使煤体含湿率显著增加。对煤体注水前后相关参数的实测数据分析表明,"多排扇形立体注水"的超前压注工艺措施对降低工作面及进回风顺槽粉尘浓度、预防采空区浮煤自燃及抑制工作面瓦斯涌出的作用显著。此研究对高瓦斯易自燃综放面的综合灾害防治具有一定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鲁班山矿是我国西南地区重要的大型矿山,属于高瓦斯矿。应用瓦斯地质系统理论,对鲁班山矿煤层瓦斯的生成、储集和保存地质条件和作用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地质构造、煤层厚度、煤层埋藏深度、煤层顶底板岩性、煤变质程度和煤中水份等是影响鲁班山矿瓦斯赋存的主要地质因素。瓦斯灾害预测应注意这些地质因素,尤其要重视各项地质因素的组合效应。  相似文献   

14.
新疆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及其治理对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论述了新疆地区矿山中普遍存在的采空区地面塌陷、山体开裂、崩塌和滑坡、泥石流、煤层自燃和水均衡遭受破坏等主要矿山环境地质问题,分析了产生这些环境地质问题的原因和危害,从构建“和谐新疆”和“可持续发展”环境的角度出发,提出了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恢复治理的建议对策措施。  相似文献   

15.
旨在研究高地应力、高压富水条件下深埋岩溶隧道掌子面突水灾害的可靠性问题。基于已有研究成果,考虑高地应力以及高压富水地质条件,采用极限分析上限法构建了以剪切破坏为主的深埋岩溶隧道掌子面三维防突机制。根据虚功率原理建立突水破坏过程中的能量方程,利用Hoek-Brown 强度准则求解了高地应力以及高压富水条件下防止掌子面突水所需要的支护力上限解。在极限破坏状态下,根据掌子面上施加的支护力与突水破坏时的围岩压力构建极限状态方程,建立了深埋岩溶隧道掌子面防突可靠度模型,并采用响应面法计算了掌子面发生突水灾害的失效概率。分析了水平地应力、溶腔水压力、岩体强度参数以及隧道洞径对支护力、潜在破坏长度的影响规律,给出了满足不同容许失效概率下深埋岩溶隧道预防突水灾害所需要的最小支护力以及在有限支护效应下能抵抗的最大破坏长度。将研究成果应用于实际工程案例中,与已有研究、现场结果相比较,验证了本文计算结果的有效性,可为今后类似深埋岩溶隧道的防突问题提供理论指导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矿山灾害学研究的意义及立论依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周利华 《灾害学》2002,17(1):86-90
当前,对矿山灾害防治理论的研究产生了矿山灾害学。矿山灾害学是对矿山安全减灾的系统研究,它与以往单一矿山灾害研究相比具有综合性、预测性和经济性三大特征。因此,建立矿山灾害学并积极致力于矿山灾害的研究,意义十分重大。  相似文献   

17.
煤矿安全预评价的未确知测度模型及应用   总被引:15,自引:1,他引:15  
矿井自然灾害的安全预评价涉及不确定因素众多.本文根据未确知数学理论,建立了预评价指标体系、置信度识别准则及评分准则,构造了矿井安全预评价未确知测度模型,并对矿井的各个安全指标进行了定量分析.用上述方法对黄陵二号井自然灾害的评定结果与实际耦合较好,从而为煤矿建设项目的安全预评价开辟了一条新途径.  相似文献   

18.
神府东胜矿区位于黄土高原北部干旱半旱过度地带。由于煤田的大量开采,诱发了大量的环境问题,尤以人为泥石流最为严重,本文以神府-东胜矿区人为泥石流为研究对象,采用人工放水冲刷模拟的方法,分析了坡面型和沟谷型泥石流源地松散体起动、产沙、泥石流过程的特性,所得结论为:(1)放水历时长,强度大,有利于泥石流的形成;(2)弃土石渣起动,是该区泥石流固体物质的主体;(3)沟道型泥石流放水冲刷模拟实验,便于观测石  相似文献   

19.
中国煤矿灾害现状与减灾对策分析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10  
杨梅忠  陈克良 《灾害学》1997,12(3):66-70
以大量的数据资料,全面系统地分析了煤矿灾害的现状与致灾特点,提出了煤矿防灾减灾对策。  相似文献   

20.
煤巷高冒区遗煤自燃数值模拟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煤巷高冒区因遗煤易自燃而成为煤矿内因火灾的重要危险源之一。本文在分析高冒区遗煤赋存状态的基础上,结合平煤十三矿11111巷道高冒区实际情况,应用FLUENT软件,对高冒区漏风风速、温度、氧气浓度以及CO浓度的分布进行了数值模拟。模拟结果表明:高冒区中部漏风在自燃风速范围内;在高冒区内,高温点出现在中部;高冒区中部氧气消耗量最大,煤氧反应产物CO浓度在高冒区中部最高。根据高冒区温度、氧气浓度、CO浓度、漏风风速的分布规律,可将高冒区划分为"易自燃带"和"不易自燃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