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层析法分离纯化聚合氯化铝(PAC)中的Al13形态,并采用Al-Ferron逐时络合比色法和27Al-NMR对Al13形态进行分析和表征;结果表明,在层析法分离中,随着洗脱时间的延长各种铝形态按分子的大小依次被洗脱下来,因此,截取中间组分即可得到最高含量为99%以上的纳米Al13形态;通过对水解过程的研究可以推断,各种铝形态最终水解产物的粒径多集中在20μm和100μm附近,不同的铝形态到达最终水解产物的速度各不相同,具有最高Alb含量的纳米Al13形态具有较高的水解稳定性.  相似文献   

2.
Al13去除水中腐殖酸的混凝作用机理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研究对比了Al13、不同碱化度的聚合氯化铝(PACl)及工业聚合氯化铝等去除水中腐殖酸的絮凝特征,从Zeta电位、RT(余浊)、UV254等角度分别考察了pH值和投药量的影响,对不同形态组成絮凝剂的混凝效能有了进一步明确的认识,并且对Al13的絮凝机理进行了有益的探索.结果表明,Al13是混凝过程中的优势形态,决定着混凝剂的电中和能力.  相似文献   

3.
"类龟式"Al13盐酸盐的制备及絮凝性能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氯化铝溶液电解法、氯化铝溶液溶铝法、稀盐酸溶铝法、氯化铝溶液碱性阴离子树脂交换法、氯化铝溶液补水蒸馏法、氯化铝溶液压溶氢氧化铝或氧化铝法等促使氯化铝水解-聚合的方法,通过控制起始溶液的浓度、水解-聚合的程度和体系的温度,制成"类龟式"Al13含量超过96.5%的聚合氯化铝结晶,其中电解法制备的产物纯度达99.9%,盐基度61.48%,总铝(Al2O3)33.75%,水不溶物0.01%,Alb达97%.化学分析、X-射线粉末衍射和X-射线单晶结构解析结果表明,产物是一种由十三个铝氧八面体连接组成的Al13(OH)24Cl15·37H2O化合物.高岭土模拟水样和黄河水样絮凝试验表明,絮凝效果优于市售固体聚合氯化铝、氯化铝和硫酸铝,经絮凝处理的黄河水主要水质质量指标达到国家生活饮用水标准GB5749-85的要求.  相似文献   

4.
聚合氯化铝中Alb和Al13的形态分布规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按三类典型工业聚合氯化铝的生产条件制得铝浓度为2.50mol·l^-1,盐基度为0%-92%的A,C,D系列样品,同时采用慢速滴碱法制得铝浓度为0.150mol·l^-1-0.336mol·l^-1,盐基度为0%-92%的B系列聚合氯化铝.Ferron试验结果表明:相同盐基度不同系列样品的Alb值大小变化规律为:盐基度等于20%时,C〉D〉A〉B;盐基度等于30%时,A〉D〉B〉C;盐基度大于30%时,B〉A〉D〉C;四个系列样品的Ala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减小,Alc则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增加.27A1-NMR测试结果表明:四个系列所有样品的Al单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减小;相同盐基度的不同系列样品Al13值大小顺序为B〉A〉C〉D;A,C,D系列样品的Al其他均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增加,B系列样品的Al其他则先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增加,达到最大值后开始降低,然后再开始上升,最大值为B4样品的44.40%.A,C,D三个工业系列样品中的Alb和Al13的绝对值均不大,在所研究的盐基度范围内Alb和Al13均不是其中的优势形态.B系列样品在盐基度大于60%时,Alb和Al13成为其中的优势形态.  相似文献   

5.
微量加碱法合成聚合氯化铝的改进及Al13形成机理   总被引:14,自引:1,他引:13  
通过提高反应温度和加碱速度对做量加碱法进行了改进,从而提高了反应速度,缩短了反应时间,并提高了AlCl3、和NaOH的允许浓度及产品的总铝浓度.同时对AlCl3的形成机理进行了探讨.结果表明,_Ala形态首先与OH^-反应生成Ale形态,然后Ale形态与Ala形态反应生成了Alb形态,即AlCl3形态.第二步反应较慢,为总反应的速率控制步骤,且为吸热反应,AlCl3的生成速率随反应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相似文献   

6.
朱孟强  潘纲 《环境化学》2005,24(5):497-501
利用量子化学计算气相中锌离子各种水合和水解形态的几何结构、电荷分布以及水合和水解反应的Gibbs自由能变和焓变.结果表明,除了水合锌离子外,锌离子各种水解络合物的配位数均小于6;对于深度水解产物Zn(OH)3^-和Zn(OH)4^2-,内层无水分子的键合.水合作用和水解作用互相抑制,水合作用阻碍了水解产物进一步水解(Zn(OH)2除外),水解作用使得水合变得困难.内层键合水分子数的增加降低了水合形态中Zn上的电荷,使得水解形态Zn上的电荷升高.  相似文献   

7.
H2O2与OH反应的量子化学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用从头计算法在UHF/6-31G^*8水平下研究了H2O2与OH的反应机理。通过振动分析确认了过渡态,利用GAMESS程序得到内禀反应坐标(IRC),计算了反应活化能,得到与实验较为一致的结果。研究表明,该反应是一步直接的夺氢反应。  相似文献   

8.
壳聚糖絮凝剂对聚合氯化铝的助凝作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刘之杰  余刚  刘满红 《环境化学》2004,23(3):306-309
以壳聚糖絮凝剂作为聚合氯化铝(PAC)的助凝剂,絮凝处理颐和园昆明湖湖水,考察了PAC在壳聚糖助凝作用下对浊度和有机物的去除效果,以及水中残留铝浓度的变化.结果表明,壳聚糖对PAC的助凝作用显著,PAC中加入壳聚糖絮凝剂后,浊度和有机物去除率均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9.
工业聚合氯化铝的形态分布及混凝效果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对铝浓度为2.50mol·l-1的聚合氯化铝.采用Al-Ferron络合比色法和烧杯混凝实验对样品的形态分布和混凝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三个工业系列样品中Al的形态分布规律基本一致,Ala随盐基度的升高而逐渐降低;Alc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Alb则先随盐基度的升高而升高,达到最大值后,再随盐基度的升高而降低.同一系列样品在相同加药条件下,盐基度愈高,混凝效果愈好,Alb含量愈高,混凝效果并不一定愈好.因此,提高Alb不一定能提高混凝效果,工业产品的质量控制以及追求目标应当是尽量提高盐基度,而不是Alb的含量.  相似文献   

10.
聚合氯化铝的红外光谱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揭示不同系列PAC样品盐基度与结构形貌之间的联系,模拟国内外工业及实验室条件制备了三个工业系列、一个实验室系列合计32个PAC样品.并对这些样品进行了红外光谱研究.  相似文献   

11.
Al13形态分离纯化方法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对SO^2-4/Ba^2+法分离提纯Al13形态的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实验结果表明,聚合铝浓度、SO4/Al比、Ba/SO4摩尔比、以及超声反应时间对分离效果上具有较大的影响。较高浓度的聚合铝利于沉淀的形成与分离。同时选用1:1的SO4/Al与Ba^2+的共存对形态分析不产生影响,形态鉴定结果表明,经过上述分离条件所得产物形态为Al13。  相似文献   

12.
有机物在水/有机膨润土界面的化学行为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陈宝梁  朱利中 《环境化学》2002,21(3):240-244
研究了苯酚、苯胺、对硝基苯酚等极性或可离子化有机物在不/有机膨润土界面的化学行为,定量描述了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对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吸附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表面吸附和分配作用的相对贡献率大小与改性时加入的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组成与配比有关。双阳离子有机膨润土40TMAB/60DTAB和40TMAB/200TMAB对苯酚的吸附,在低浓度时以表面吸附为主,在高浓度时以分配作用为主。  相似文献   

13.
沈济  Shen ji 《环境化学》2001,20(2):112-118
从遥远海洋到重污染地区,在很宽的大气条件下,用灵敏度分析法研究了光化学典型产物O3的形成机理及其化学耦合作用,指出了影响形成O3的重要反应,在一些条件下,O3浓度对一些重要化学反应的速率常数的归一化灵敏度系数异号,由于碳、氮化合物的化学耦合作用的非性现象使O3生成增加。大气中一些重要的光化学产物如O3,HNO3,HCHO,H2O2等形成中,DMS的化学耦合是弱耦合。  相似文献   

14.
刘明  孙成  苗欣  薛光璞 《环境化学》2003,22(3):227-231
1 IntroductionVolatileorganiccompounds (VOCs)areimportantairpollutantsintheurbanatmosphere .SomeVOCsaretoxicandpotentiallycarcinogenic.ExposuretoVOCsisofconcernasitmayresultinsignificantrisktohumanhealth .AmbientVOCsareemittedfromvariousurban ,industrial…  相似文献   

15.
周世伟 《环境化学》1994,13(3):250-254
运用微生物检测致突变性的方法有很多种,一般都是简便,快速,灵敏,并且样品用量较少,非常适合检测环境有机化合物的致突变性或潜癌性,如果同时用几种方法,则更有说服力,本文介绍了Ames试验,微量向前突变法和SOS显色试验,以及它们的应用实例。  相似文献   

16.
铝化合物控制土壤磷素流失的机理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实验室培养的基础上,研究不同铝化合物对土壤磷素流失的影响.结果表明:不同铝化合物均能抑制土壤中有效磷的释放,抑制效果的大小顺序为Al2(SO4)3(SOAL)>含SO2-4聚合铝(SAL)>含Ca聚合铝(CAL)>纯聚合铝(PAL).施用量为405 mg Al·kg-1时,培养3个月后SOAL,SAL,CAL和PAL可分别抑制35.0%,32.7%,31.5%和22.6%土壤中有效磷的释放.不同铝化合物抑制土壤有效磷释放的效果均随着试剂加入量的增加以及培养时间的延长而提高.添加不同铝化合物对土壤pH值的变化影响不大,土壤的pH值稍有下降.以上铝化合物均可用来抑制土壤磷的流失,从而降低磷素对环境的污染风险.  相似文献   

17.
应用试验及文献数据计算了东湖沉积物中酸挥发性硫化物(AVS)垂直分布模型的参数值,并进行了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明,AVS含量是沉积物中有机质的分解、AVS的沉淀、溶解及氧化共同作用的结果,较好地解释了东湖三个污染状况不同站点ABS垂直分布的差异,从而为应用ABS判断沉积物重金属生物有效性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8.
酚类化合物在水体颗粒物上的吸附实验   总被引:26,自引:3,他引:26  
李铁  叶常明 《环境化学》1997,16(3):227-232
本文对四种不同酚类化合物的水体颗粒物上吸附行为进行了实验研究,通过对三种不同形式的吸附等温吸附等温线的比较,选择出最符合酚类化合物的Freundlich等温线,同时还观察了pH值和离子强度等因素对吸附的影响,并讨论了化合物的化学结构与吸附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