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稀土吸波材料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吸波材料是一种重要的特种材料,对解决电磁污染、电磁兼容以及提升武器装备的隐身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从吸波材料的应用出发,介绍了稀土增强材料吸波能力的机理,然后分别从稀土元素掺杂铁氧体材料、稀土过渡金属间化合物、稀土锰基氧化物LSMO材料以及稀土掺杂磁性薄膜几方面,对吸波材料中这类重要的稀土吸波材料的研究现状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2.
目的研制一种比传统吸波材料雷达波衰减更强、合格频带更宽的新型吸波材料。方法设计超材料谐振单元图案及其组合排列方式,采用丝网印刷工艺在介质基板上制作超材料吸波体,与传统吸波材料复合形成超材料复合吸波体。通过对比分析不同介质基板、谐振单元图案及组合方式、导电炭黑含量对复合吸波体的性能影响规律。结果超材料复合吸波体能实现比传统吸波材料,在12~17 GHz峰值反射率最大降低-20 dB;在2~18 GHz反射率低于-20 dB的带宽拓展17.7%。结论新研制的超材料复合吸波体实现了峰值衰减更强与合格带宽拓宽的研究目的,对未来吸波材料的发展极具研究价值与方向指引。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水热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吸波性能的影响,以获得高性能吸波材料。方法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制备不同形貌的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并采用XRD、SEM、TEM等表征手段,分析水热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形貌及结构的影响。利用矢量网络分析仪测定该材料在2~18 GHz频率范围内的相对复介电常数和复磁导率,采用MATLAB模拟分析不同厚度下水热反应时间对氧化锌半导体材料吸波机制及吸波性能的影响。结果当水热反应时间为12 h时,氧化锌在高频率处可达到较好的吸波效果,最大回波损耗可达?52.86 dB。结论通过控制水热反应时间,可实现对氧化锌的形貌进行调控,进而得到吸波性能优异的氧化锌吸波材料。  相似文献   

4.
目的针对吸波结构的基体材料——一种软质聚氨酯泡沫耐老化性能的考核,设计一种环境适应性试验,确定施加的环境应力和产品老化性能的表征参数。方法通过吸波结构的聚氨酯泡沫材料的特征性能参数分析,根据产品应用要求和预试验结果,确定合适的老化性能的主要表征指标,通过多应力水平试验和方差分析,确定采用的主要加速老化环境应力。结果通过预试验与分析认为,吸波结构用聚氨酯泡沫材料耐老化性能可采用断裂伸长率来作表征,由于防水覆膜能很好地阻隔水汽对聚氨酯材料的影响,采用单温度应力便可以来考核其老化性能。结论针对具有防水覆膜的吸波结构用聚氨酯泡沫材料,采用单温度应力作用下的断裂伸长率变化可以对其耐老化性能进行有效评估。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究不同质量分数配比的镍铁合金/铁包云母粉复合吸波涂层材料的频散特性。方法利用扫描电镜(SEM)观察镍铁合金和铁包云母粉的微观形貌,并使用仪器附带的能谱分析仪对样品所选区域的各元素含量进行测量。用矢量网络分析仪研究了不同质量分数下的镍铁合金/石蜡、铁包云母粉/石蜡同轴样品的介电常数与磁导率。用弓形法测试在2~18 GHz频段内镍铁合金和铁包云母粉以不同质量比加入环氧树脂-聚酰胺体系中制备的不同厚度的单层吸波涂层的反射损耗。结果镍铁合金频散特性较好,对电磁波损耗较大,将其作为吸波涂层的填料,减少吸收剂的用量同时降低了涂层的厚度。铁包云母粉的介电常数的实部较低,与自由空间的阻抗匹配较好,拓宽了吸波频带。镍铁合金和铁包云母粉作为填料,以质量分数30%/30%制备厚度1.2 mm的单层吸波涂层,在2~18 GHz其最小反射值达到了-21.8 d B,小于-10 d B的带宽达到10.5 GHz。结论镍铁合金与铁包云母粉以合适质量比复合,制备的吸波涂层材料厚度薄、吸波频带宽。  相似文献   

6.
目的 分析一种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在海洋大气自然环境下性能的变化规律。方法 对12个月不同阶段涂层的常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进行检测,其中常规物理性能包括宏观形貌、金相形貌、微观性能、附着力、抗冲击强度和红外光谱。结果 从宏观形貌看,涂层明度和色差值呈上升趋势,12个月明度增加1.22,色差值增加2.91,颜色向绿色和蓝色发展,失光率先增大、后减小,最大失光率为9个月时的34%。涂层附着力和试验时间呈现非线性关系,6个月时,附着力降低了18%,12个月时增大了24%。涂层在2~18GHz的频率范围内,吸波曲线大体呈“U”形,最低反射率随时间向低频方向偏移。涂层金相形貌、微观性能、抗冲击强度和红外光谱特征总体变化不明显。结论 在1a内,自然海洋大气环境对雷达吸波隐身涂层常规物理性能和电性能产生了一定影响,但在试验时间相对较短情况下,海洋大气环境对涂层老化的影响作用尚未充分显示,需要结合更长周期的试验数据进一步分析。  相似文献   

7.
一种吸油泡沫材料的吸油性及吸油机理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吸油泡沫作为一种新型吸油材料,其吸油性能在应用于溢油应急处置领域有待系统开发研究。文章通过对该吸油泡沫材料在动静态条件下、不同温度条件下对油类的吸附性能测试,以及对不同形状泡沫吸附油类性能的测试,主要分析了该吸油泡沫吸油性能的宏观影响因素,并进一步结合材料自身的扫描电镜结构、官能团组成等,对该吸油泡沫材料的吸油机理进行初步探讨,以期为其吸油性试验方法提供参考,也为该吸油泡沫材料下一步在溢油应急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8.
目的 解决多层泡沫夹芯结构的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在环境效应下产生外观失效的问题。方法 制备3种类型的雷达吸波复合材料,开展典型自然环境试验。观察试验样品外观状态,并检测变形量。通过观察泡沫的微观组织形貌,检测热膨胀量变化及泡沫与树脂间的粘黏强度,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检测复合材料裂解气体成分,分析复合材料外观失效成因,并提出解决技术途径。结果 6个月自然环境试验后,1#、2#样品外观失效,而3#样品无明显变化。复合材料100℃裂解气体成分为氮气、二氯一氟乙烷、甲基膦酸二甲脂。4种泡沫在22~85℃的最大热膨胀量分别为–0.18%、–0.37%、–0.30%、–0.45%。环氧树脂与4种泡沫的粘黏强度在41~52N,而聚氨酯树脂达到了54~81N。结论 雷达吸波复合材料泡孔内残留气体的释放,是导致外观失效的根本原因。通过热处理工艺,减少样品残留气体量,并提升胶黏剂与泡沫的粘黏复合强度,是提升复合材料环境适应性的有效技术途径。  相似文献   

9.
新型PHBV吸油材料与传统聚丙烯吸油材料的性能比较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以完全生物降解PHVB(β-羟基丁酸和β-羟基戊酸的共聚体)为基材采用不同方法制备的几种材料的吸油性能与常用聚丙烯吸油毡做了对比实验研究并初步探讨了其吸油机理。实验结果表明,成型后的PHBV的吸油速率、吸油率等指标均已接近聚丙烯吸油毡,而保油性优于聚丙烯吸油毡。  相似文献   

10.
将水生植物材料(凤眼莲叶和茎、大薸叶)作为新型吸油材料,与传统植物材料(水稻秸秆、夏威夷坚果壳、甘蔗渣)的吸油性能进行比较。通过研究各材料的表面结构特征、表面基团特征、吸油能力和表面疏水性,来对比各材料的吸油性能。结果表明:水生植物材料具有较大吸油容量,且其叶子部分疏水性很强,适合作为水上浮油原位处理的吸附剂;水稻秸秆疏水性稍弱,但也是一种良好的水上浮油吸附剂;凤眼莲茎吸水性较强,与夏威夷坚果壳、甘蔗渣一样具有浮力较小、疏水性较弱的特点,但对正己烷的吸附速率非常快,可考虑作为填充滤料处理含油废水。  相似文献   

11.
通过使用人工耐候试验方法对门窗用未增塑聚氯乙烯(PVC-U)型材进行老化试验,对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得到PVC-U在几种试验条件下的结果排序,并对自然试验与人工加速试验相关性进行了分析,认为红外线对材料老化的影响不可忽视,为生产和科研单位进行生产研发、试验检验及标准的制定等工作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2.
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老化性能研究进展   总被引:10,自引:3,他引:7  
分析了湿热老化、化学侵蚀和大气老化对复合材料的作用机理及对其力学性能的影响,阐述了上述环境作用下的聚合物基复合材料腐蚀寿命预测模型,提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今后的发展趋势。认为材料腐蚀机理的细节、环境因素之间的交互作用、不同方法和装置之间的相关性是今后的研究重点。  相似文献   

13.
油气输送管道多相流磨损腐蚀的研究现状与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介绍了金属管道在多相流环境中磨损腐蚀的研究近况,并从材料因素、流体力学因素、多相流因素分析了多相流金属管道磨损腐蚀的影响机制。从实验研究和数值模拟研究两方面介绍了目前多相流金属管道磨损腐蚀的研究方法,对目前油气输送中多相流磨损腐蚀的防护措施进行了总结,并对多相流金属管道磨损腐蚀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14.
某型复合材料加速腐蚀与大气腐蚀当量关系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为开展某型飞机复合材料预腐蚀后疲劳寿命研究,获取其于加速腐蚀试验环境谱腐蚀和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方法编制模拟机场环境的加速腐蚀环境谱,据此分别开展材料试件加速腐蚀试验和大气腐蚀试验,试验过程中观测试件腐蚀形貌,开展两种环境预腐蚀后试件的层间剪切强度性能测试,依据等腐蚀损伤等层间剪切强度性能原则,计算该型复合材料实验室加速腐蚀与大气环境腐蚀的当量关系。结果加速腐蚀试验环境与大气环境对该型复合材料腐蚀存在当量关系,当量折算系数为2.22。结论飞机复合材料于不同环境中的腐蚀当量关系研究应结合研究问题需要,根据不同环境和不同力学性能指标开展研究,不同环境、不同力学性能指标会有不同的当量关系。  相似文献   

15.
参照(JJF1343-2012)《标准物质定值的通用原则及统计学原理》和国家计量技术规范(JJF1059)《测量不确定度评定与表示》,均匀性检验和稳定性考核是标准物质研制过程中不确定度评定的重要工作。现阶段中国还没有大气PM_(2.5)多环芳烃基体标准物质,因此,通过采集大气PM_(2.5),加速溶剂萃取得到PM_(2.5)基体标准样品,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联合法分析标准样品中多环芳烃含量,并对其进行均匀性检验与稳定性考核分析,此项工作的研究为后期PM_(2.5)多环芳烃检测与监测标准物质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16.
首先归纳了金属材料的腐蚀疲劳裂纹萌生机理和扩展机制,从材料自身因素、外界力学因素和环境因素三方面分析了腐蚀疲劳影响因素,简要介绍了环境腐蚀-疲劳载荷交互试验和环境腐蚀-疲劳载荷协同试验研究现状及重要性,并展望了金属材料腐蚀疲劳今后研究的重要方向,为金属材料腐蚀疲劳的试验开展、机理探索和工程应用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7.
电子设备地下环境适应性分析是后勤保障装备研究的重要内容。在分析总结地下环境特性及电子装备材料与结构特点的基础上,研究了电子装备的各类环境效应,得出其环境适应性特点。结合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在地下环境实际应用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项改进措施,为下一代后勤保障电子装备地下环境适应性设计给出指导性意见。  相似文献   

18.
工业生态学的演化与原理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总结当前工业生态学(IE)主要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分析了IE的演化进程,阐述了IE的原理,并展望了研究方向。指出:IE是一门以提高工业过程中原料使用效率、降低废物排放弃为目的,研究工业系统及其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应用生态学;其化过程经历了孕育、萌芽的提出第三个阶段;其主要研究对象是工业生态系统,而工业生态系统的主体是工业生产部门;工业生态系统的功能主要表现在工业生产过程中的物流、能流和信息流三个方面。  相似文献   

19.
船用复合材料应用现状及发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对船用复合材料的定义及分类进行了介绍,并对国内外船用复合材料的应用发展历程及现状进行了阐述。国外船用复合材料应用时间早,原料制造以及成型工艺发展相对成熟,目前已成功应用于多种船舶、船体以及上层建筑、桅杆等结构的制造。相比之下,我国船用复合材料研究起步较晚,原料生产以及成型工艺较为落后,在实船应用方面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船用复合材料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并从设计制造工艺的提升,以及性能评价技术体系的完善两方面对其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0.
东南沿海地区集装箱内部温-湿度环境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东南沿海地区军用物资开展集装箱运输为背景,在福州地区对集装箱内部温度、湿度和大气温度等数据进行测试,对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后,建立集装箱内部温度模型,预测出该地区集装箱内部最恶劣的温度及湿度范围,为危险军用物资集装箱安全储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