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北京以“万人死亡率”取代“死亡绝对数”从今年开始,北京市对因工死亡指标管理体制进行改革,将不再实行逐年下降的因工死亡绝对数指标控制管理,而代之以5年不变的“万人死亡率”控制及综合考核管理体制。北京市从1988年开始对安全生产工作实行目标管理,每年由市...  相似文献   

2.
2007年度,国务院安委会在给各级政府下达安全生产绝对数控制指标的同时,还下达了以“死亡率”表述的相对控制指标,包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企业10万从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百万吨煤炭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建立相对控制指标体系并列入对各地各部门的考核,将使安全生产责任制更加科学、完善,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工作水平。[第一段]  相似文献   

3.
杨富 《劳动保护》2006,(5):40-43
十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以下简称《纲要》)明确提出,按照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总体要求,“十一五”时期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进一步好转。同时,首次将“单位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和“工矿商贸就业人员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2个综合反映安全生产状况的规划指标纳入《纲要》。国家统计局在《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中,也首次将上述2个综合指标和“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和“煤矿百万吨死亡率”2个专项指标纳入国…  相似文献   

4.
2007年度,国务院安委会在给各级政府下达安全生产绝对数控制指标的同时,还下达了以“死亡率”表述的相对控制指标,包括亿元国内生产总值生产安全事故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亿元GDP事故死亡率、工矿商贸从业人员十万人死亡率、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煤矿百万吨死亡率——国家将通过这四大刚性的、可量化的控制指标,在“十一五”期间强化对各级政府和企业领导的安全生产责任考核。“长期以来,由于缺乏刚性、量化的安全生产规划指标,安全生产责任的考核一直缺乏操作性。”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有关负责人表示,通过建立健全安全生产考核指标体系,层层分解和落实到省、市、县、乡政府和企业,能够形成有效的制约机制。考虑到随着国家“十一五”期间不断强化安全监管、加大安全投入以及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等因素,…  相似文献   

6.
山西晋城矿务局截止1996年底,取得了连续11年把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5以下,连续9年把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3以下的好成绩。其中1990年和1993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去年,晋城局百万吨死亡率为0.227,比煤炭部控制指标下降了用%,比山西煤管局控制指标下降了49%。连续11年被煤炭部、山西煤管局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单位”称号。晋城矿务局安全生产何以能连续11年取得较好成绩呢?用这个局领导和工人的话说是得益于有一个安全生产的好政策,即有一套行之有效的安全生产奖罚机制。如何发挥经济政策在安全生产中的作用呢?晋城局的具体做法是…  相似文献   

7.
安全既来源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又受社会经济发展状况的约束.从安全投入促进经济增长、在经济合理增长的同时要保持适度的安全水平两个角度出发,分析了安全投入与经济增长的辩证关系.以安全经济效益和亿元GDP死亡率两个指标进行评价,定量分析了安全投入与评价指标间的关系,并在重庆市安全状况的基础上,进行了实证分析.其结果在一定程度上表明了安全投入与经济增长具有辩证的关系,充分实现安全与社会经济的“本质协调”,对政府进行安全投资决策具有科学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8.
无庸讳言,中国的交通状况现在成了不小的社会问题。中国每年交通事故的死亡率已到了令世界咋舌的地步。国人在人生“道路”上的生命如此脆弱,已经超过了“非典”、“禽流感”、“狂犬病”甚至那些老牌的职业病。日前,一个全国性地整治高速公路交通秩序行动正在展开,厦门市公安交通管理  相似文献   

9.
本刊讯1991年6月,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颁发了《关于制定、修订“八五”期间企业升级标准的规定》,把安全生产指标作为经济效益、能源消耗、产品质量、安全生产四项指标中重要的一项。 在有关项目中明确指出,企业的“安全生产指标必须符合国家规定的死亡率、重伤率和万元经济损失事故的要求。”并要求“企业污染物综合排放和职工作业环境尘毒浓度符合国家规定的要求。”国务院企业管理指导委员会规定安全生产为企业升级的一项重要指标  相似文献   

10.
安全生产控制指标(以下简称“指标”)在国家安监总局的一再强调下,无疑已成为中国生产安全领域最重要、最严肃的指标之一。但同时,这个“指标”也显得那么敏感,一方面一些人不解,甚至在质疑;另一方面,有关部门一再进行澄清与解释。越是这样,越令某些“好事者”更加议论纷纷。不能不说,“指标”在某种程度上有些尴尬。  相似文献   

11.
“0”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0”刘青峰“0”,谁都理解它的含义。在实数范围内,“0”表示没有。然而,在矿工心目中,“0”和安全生产紧紧联在一起,有着特殊的标志和意义。在煤炭生产用语中,有一个其它行业见不到的术语──“百万吨原煤死亡率”。这是一个衡量煤矿管理水平的术语,一个与黑...  相似文献   

12.
在新年首次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 2006年要把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这是一个旨在遏制生产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的新举措。 GDP指标之所以为众多政府官员和企业领导津津乐道,倾力追求, 是因为它标志着政绩,意味着利益,  相似文献   

13.
晋城矿务局一九九三年百万吨死亡率为零当时钟响起1993年最后一声的时候,晋城矿务局调度室里电话铃声不断,所属各矿都传来平安无事的消息。至此,全局实现了1993年百万吨死亡率和千人死亡率为“零”的目标。在全国统配煤矿安全史上记下了辉煌的一页。晋城矿务局...  相似文献   

14.
声音     
指标管理不是任其死人雅彦眼下,国人对今年开始的伤亡事故指标管理议论很多,尤其针对“把工伤死亡指标分解到企业和基层单位”意见很大。认为。这样一来,就是对伤亡事故的允许,就是对劳动者生命的漠视,就是官员们为逃避责任巧设“三窟”,等等,不一而足。其实,细细一想,觉得这也没什么不好。倘分解的层次越多,越往下分,其数值就越小,只要小到了自然数“1”以下,不就等于在告诉你,“不准死人”吗,这有什么想不通的。就拿这“10万人死亡率”来说吧,假如这个指标值为“10”的话,那么分解到千人企业,百人车间,哪怕就是分解到拥有九千九百九十九人的大单位,其指标不都在“1”以下吗,在“1”以下,你说这是任其死人还是不准死人?这样一来,死了人,“窟”设得再多,也没办法开脱。  相似文献   

15.
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强调,中国要在21世纪的前二十年,建设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我认为,全面进入小康社会是个系统的概念与大的实践,它绝不仅仅是某些媒体载文所报导的,要追求什么“廉”字,而必须是社会文明进步标示性的全面指标。实际上,小康一词,源出《词经》:“民亦劳止,汔可小康。”而作为一种社会模式,小康最早在西汉《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成为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在这以后,小康社会和小康生活,作为一种社会理想,散发着诱人的魅力,逐步走入了寻常百姓的生活用语当中。在中国1979年12月6日,邓小平在会…  相似文献   

16.
在新年首次安全生产视频会议上,国家安监总局局长李毅中表示,2006年要把亿元GDP死亡率、工矿商贸十万从业人员死亡率等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考核指标.这是一个旨在遏制生产事故,保障职工生命安全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7.
根据国际劳工组织公布的数据:2003年我国煤炭生产百万吨死亡率约为印度的10倍、美国的100倍,道路交通万车死亡率为美国的8.6倍、日本的18倍。另外我国职业病危害也是“世界之最”,每年约70万人患各种职业病(其中,报告病例仅约1.3万人),这种职业安全卫生严重落后的状况和我国社会发展目标极不相称。如今,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新时期,得认真反思建国  相似文献   

18.
傅仰余 《安全与健康》2006,(1):21-21,47
交通事故预防,越来越得到各级政府及相关部门重视。减少交通咸作废财产损失,造福广大人民群众,是“平安福建”、社会综消费品市场工作的重要考评指标,同时也成为和谐社会和一个重要的指标,公安交通管理部门在特大事故发生后或交通事故上升速度较快时,希望通过交通专项大整治,立竿见影地达到减少交通交事故。  相似文献   

19.
实施“六项”、“八条”刘青峰晋城矿务局为了从深层次上强化安全管理,探索总结了“六项”、“八条”安全管理模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自1986年以来,安全生产始终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良好势头,连续4年百万吨死亡率保持在0.11以下。到今年4月7日,实现了安全生...  相似文献   

20.
高小平 《安全》2021,42(2):前插1,1-9
党的十九大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的要求,构建相应的“安全—发展”协同治理绩效评估体系成为迫在眉睫的任务。通过运用社会基本矛盾、社会主要矛盾、社会主要矛盾主要方面的理论原理,构建“发展—应急—满意度”(Development-Contingencies-Degree of Satisfaction,DCD)的三角形绩效分析框架,设立经济发展、安全责任制、科学管理、依法行政、公共服务、安全感等一级指标,探讨若干二级和三级指标,构建“安全—发展”协同治理绩效评估指标体系框架,为检验常态与应急态协同绩效治理水平提供尺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