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事故损失统计规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通过对企业生产和经济情况的分析,提出在企业经济损失统计中停产减产损失应改为其利润的损失,工作损失价值不应统计为企业的经济损失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针对安全生产事故的人员伤残损失统计,除直接经济损失外,还包括因死亡和伤残而导致的间接经济损失。为了计算我国安全生产事故导致的人员伤残损失,DALY(伤残调整寿命年)是目前国际疾病负担应用较多的统计指标,其将因伤残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和死亡寿命损失综合计算。笔者首次应用DALY来计算2005年我国工矿商贸企业伤亡事故导致的伤残寿命损失,2005年因事故伤亡导致的健康寿命损失至少有3 651 862人年,折合成静态经济损失约878亿元。通过DALY计算健康寿命损失可以从一个全新的角度发现事故造成的间接损失,在调查处理安全生产事故时,除了直接损失外,还应该重视安全生产事故带来的间接损失。  相似文献   

3.
1993年美国意外伤害事故损失知多少美国国家安全局每年公告全国各种意外伤害事故状况。其中经济损失统计公告是主要的内容之一。通过不同损失分类统计以及对比分析,可看出伤亡事故对美国社会经济的影响,也可为我们研究事故损失规律,认识事故对经济的影响提供借鉴和...  相似文献   

4.
近年来,江苏省对事故统计分析做了不少工作,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实践中也反映出不少问题。1.由于事故报告表格较复杂,一些新从事统计工作的人员和基层企业事故统计人员无法适应。江苏省各市、县、区事故统计分析人员大都新从事统计工作,工作经验较少,对事故方面数据收集不全面,对事故的分类、事故损失、事故原因分析不熟悉,对事故描述比较粗浅简单,导致报表数据填写不全,有的事故原因分析不准,经济损失和工作日损失与实际损失出入较大,数据普遍偏低。2. 统计工作力量不足,技术装备水平低。各省辖市安监局从事事故统计分…  相似文献   

5.
GB6441-86《企业职工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自1986年制定以来,对完善我国企业伤亡事故的统计、调查和处理,增强安全生产工作中的经济观念,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然而施行22年至今,该标准中的一些不足之处也显现出来。获悉国家安全监管总局会同国家标准委员会拟对该标准进行修改,并向笔者所在单位征求意见。笔者认为事故赔偿和罚款不应列入事故直接损失范围。  相似文献   

6.
浅析事故经济损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来,我国各类事故频繁发生,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或设备、装置、建筑物的破坏,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笔者认为事故发生后不仅要查清人员的伤亡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人处理、人员教育、措施制定,而且还要弄清事故经济损失的划分,进而对事故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追究经济损失的承担者.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事故经济损失的划分、对比以及计算方法.参照国外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给出了详细的划分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近来,我国各类事故频繁发生,事故造成人员的伤亡或设备、装置、建筑物的破坏,给国家、企业和个人造成了很大的经济损失,也给社会造成了不安定因素.笔者认为事故发生后不仅要查清人员的伤亡情况、事故经过、原因分析、责任人处理、人员教育、措施制定,而且还要弄清事故经济损失的划分,进而对事故经济损失进行分析和统计,从而追究经济损失的承担者.本文介绍了国内外事故经济损失的划分、对比以及计算方法.参照国外的经验,根据我国的实际情况,对于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给出了详细的划分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1993年全国因火灾造成经济损失十分惊人。据统计,1~8月全国发生火灾23046起,烧死1217人,烧伤3254人,直接经济损失7.3亿元,超过历年有统计的全年损失数。其中,烧毁较大型商场31座,物资仓库22座,工厂企业30个,歌舞厅、饭店14家,直接经济损失4.6亿元。 当前火灾严重的主要原因:一是随着经济建设的高速发展,物质财富大量增多,基  相似文献   

9.
事故对社会经济影响的调查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罗云 《安全》2004,25(3):2-4,22
1意义及概念 1.1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生产过程中和生活活动中发生了事故,除了导致人的生命丧失和对健康影响外,必然会造成经济的损失.长期以来,由于我们对事故经济损失的研究和统计工作有限,使得无论是从企业单一的事故,还是从政府宏观的整体,对事故经济损失水平(指标)并不十分清楚.  相似文献   

10.
基于事故损失基本方法和研究成果,探讨构建适合中国国情的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计算的二维要素体系。通过将事故损失划分为2个维度,一维是按照不同的损失承担者,即政府、企业、个人划分;另一维是按照损失的经济特征,即直接经济损失、间接经济损失和无形损失划分,提出事故损失计算二维要素体系,并选择适合危险化学品事故各计算要素的相应计算方法,最后通过案例加以验证。结果表明:危险化学品事故损失大部分由国家承担,且无形经济损失大于有形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1.
本标准规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的统计 范围,计算方法和评价指标。 1 基本定义 1.1 伤亡事故经济损失 指企业职工在劳动生产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所引起的一切经济损失,包括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 1.2 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及善后处理支出的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 1.3 间接经济损失 指因事故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和受事故影响而造成其他损失的价值。 2 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 2.1 人身伤亡后所支出的费用 2.1.1 医疗费用(含护理费用) 2.1.2 丧葬及抚恤费用 2.1.3 补助及救济费用 2.1.4 歇工工资 2.2 善后处理…  相似文献   

12.
柳艳青  黄兴  张玉忠 《安全》2008,29(2):11-13
本文运用模糊综合评判法,通过对事故的直接损失、间接损失、间接非经济损失的测算,以及对事故的各种损失赋予不同的权重,并兼顾事故发生频率对企业造成的无形损失,综合测度企业的安全状况。  相似文献   

13.
随着纤维材料使用范围和用量的增加。由纺织品的安全事故造成损失和人员伤亡,已引起世界各国的重视。美国每年火灾伤亡近万人,经济损失7亿多美元。1988-1999年我国共发生火灾67.9万起,死亡22469人,直接经济损失100多亿元。根据煤炭部门统计.仅1994年煤矿死亡10人以上事故78起.其中爆炸事故5l起,死亡人数占总数的70%。近年来  相似文献   

14.
由于员工伤亡事故损失计算方法和统计方法的局限,长久以来不能全面准确地计算此类损失,这也导致了此类损失计算模糊和滞后的特征。一般对事故损失的计算方式有2种:1)分析统计数据;2)分析事故损失的组成和影响因素。由于间接损失统计数据的缺失,后者成为唯一的选择。目前对事故直接损失已有比较成熟的研究,而间接损失仍难以准确计算。通过分析事故间接损失的组成和影响因素(即生产力的丧失、岗位替换带来的损失、管理成本增加带来的损失和订单损失),提出初步的量化模型并结合案例对事故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占损失总量的比重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事故间接损失在企业经济损失中占据重要部分。  相似文献   

15.
本刊2020年第10期《改进企业生产安全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方法》一文,论述了GB 6721-86《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的不适用性,表达了对改进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方法的设想;本文通过征求多领域专家及部分用人单位意见,提出对制定新的国家标准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4.国内事故损失计算理论和方法 (1)目前国内的计算方法我国制定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经济损失统计标准”(GB6441-86)。该“标准”将伤亡事故的经济损失分为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两部分:因事故造成人身伤亡的善后处理支出费用和毁坏财产的价值,是直接经济损失;导致产值减少、资源破坏等受事故影响而造成的其它经济损失的价值为间接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和间接经济损失的统计范围见图6-1。例:武汉某公司修罐库于1982年8月6日上午10时30分发生一起铁水爆炸事故,死亡14人。事故经过:1982年8月6日上午10点多,该公司运输部有关工作人员将装满铁水  相似文献   

17.
一九九三年商储服务业特大火灾频发1993年,我国商业、服务业、仓储业火灾损失十分严重,据公安部消防局统计,仅6~9月份发生的直接经济损失在百万元以上的特大火灾就有17起。──6月3日,广西南宁市商业局友谊公司家电仓库失火,烧毁砖木结构库房416平方米...  相似文献   

18.
企业的经济效益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安全生产就是诸因素中的一个至关重要的因素。因为企业发生事故和职业病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笔者曾对一个拥有3000余名职工的钢铁厂历年的工伤事故进行了统计,结果表明,22年平均每年的损失分别占该厂年均利润和产值的25.37%和6.79%,足可说明企业的安全生产对经济效益的影响是直接的、很大的。因此实现安全生产,提高企业安全生产水平,是企业追求经济效益的一个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9.
工伤事故给受伤工人带来肉体和精神上的痛苦,甚而失去生命。这种痛苦在企业内及在社会上又引起政治上的不良后果,极大地影响劳动者的劳动情绪,不仅如此,它还给各方面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给受伤害工人带来的经济损失包括:一部分医疗费;一部分休假期间的工资损失;因不能从事原有工作而造成的长期的工资损失的一部分;因原来可以获得更多工资的可能性的丧失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因家庭成员不得不中止工作而去护理受害者所造成的经济损失的一部分,以及原来可以获得的正规工作外的额外收人的损失等等。这里说到几个“一部分”,是因为企业或国家承担了…  相似文献   

20.
刘伟  陈晓红 《安全》2007,28(10):13-15
本论文分析了我国对事故经济损失计算的比较有代表性的三种方法:事故经济损失的理论计算方法、事故经济损失构成计算方法述评和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的计算方法,通过对三种计算方法的比较分析,认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都包含着可确认、可计算的准确的损失,又包括不好计算的隐含损失,所以计算直间比不科学,意义不大.而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把事故损失分为可确认经济损失和隐含经济损失,可确认经济损失包括那些可确认、可计算的准确的损失,隐含经济损失包括不好计算的隐含损失,因此确认-隐含系数比,比直间比系数更有意义.提出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的计算更容易、可控、科学和实用.因而认为我国应该统一采用事故损失性安全成本法计算事故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