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于殿宝 《劳动保护》2004,(10):68-68
我是一名从事安全工作20余年的基层安全员,20年的拼搏,20年的探索,由一名普通的安全助理工程师,一步步地晋升到了高级工程师。然而,由于阴差阳错,我离开这个岗位已2年有余了!不知是20年的感情,还是20年的“职业病”?无论是闲暇之余,还是睡梦之中,我常常自觉不自觉地光顾着“安全”这个职业和那几处重特大事故隐患……  相似文献   

2.
我今年38岁了,可在轮椅上却度过了20年。20年来,每当看到自己空荡荡的右腿,当初那场事故的一幕就会浮现在我的眼前。 1984年4月29日,我永远忘不了这一天。那天当漏煤工  相似文献   

3.
梦游沈园     
一跨进大门,我就坐在湖畔的石头上,一个低沉的声音在耳边回荡…… 我又遇到了年方20岁的陆游,他告诉我自己与表妹唐琬刚刚完婚,两人情投意合,形影不离,拥有一片属于自己的甜蜜空间。可是,好景不长,因为他的母亲不喜欢这媳妇,迫于母命,重演了一出《孔雀东南飞》式的悲剧——陆游与唐琬离异了,她黑葡萄似的眼睛蒙上了一层灼痛的泪水。不久,唐琬被迫改嫁赵士程,自己也被逼再娶王氏为妻。  相似文献   

4.
永远的思恋     
今年8月,是《劳动保护》杂志50岁的生日。在全国的劳动保护工作者为她祝福,为她举杯祝贺的日子里,回忆着和编辑部的同事在一起工作近20年的日日月月,心中充满了对这本杂志的眷恋……回想我任主编那几年的工作,有些事情至今不忘。  相似文献   

5.
周超 《劳动保护》2008,(10):96-96
我爱《劳动保护》,是因为我的职业生涯中的一段精力最充沛的时期,曾在《劳动保护》编辑部度过。日月如梭,光阴似箭,如今她已度过55年,而我也开始步入夕阳红的岁月。但20年前的一件往事,却留给我对康克清、王光美等革命前辈难以忘却的怀念。  相似文献   

6.
我是一名有20年警龄的交通警察,此次,深深地被一名司机的行为打动了。是他,在开车途中,在生命结束的那一瞬间,心中还装着车上19名乘客;结果,大客车上19名乘客安然脱险,毫发无损,而他却倒下了,走得那样安详。他就是人民的好司机——李荣堤。  相似文献   

7.
编辑同志:我叫骆引平,现是天水市邮电局皂郊邮电所马上就要被辞退的一名农民合同工,根据邮电企业不再使用临时工的规定,合同期到1997年6月30日止。本人于1988年4月18日在娘娘坝邮电所于临时工,因工作需要于1994年10月调至皂郊邮电所。1990年9月20日在投递邮件时,因天下雨,在横穿木桥时因桥面上有泥比较滑,不慎跌入3米高水桥下,将左锁骨摔断。在住院治疗期间,原市邮电局局长、副局长、工会主席等领导到医院看望过我。但现在大多数领导已退休,只有一副局长仍在职。1990年9月25日,市局在辞退临时工时,将我作为特殊情况转为农民合…  相似文献   

8.
所谓“三不伤害”,就是在生产过程中的操作者本人做到“我不伤害自己,我不伤害别人,我不被别人伤害”。“三不伤害”活动作为安全自主管理的一种形式,从20世纪80年代后期在冶金系统开展以来,已经有20年。20年来,企业改制,管理模式转变,设备工艺的更新等等,情况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三不伤害”活动仍在企业基层深入开展,在安全生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9.
2003年10月22日,上午,长泰县司机郑某耷拉着脑袋,来到交警大队自首:我就是10月20日晚驾车撞死人然后逃逸的那个司机……  相似文献   

10.
借着到云南电网公司采访的机会,我终于能走进魂牵梦萦的彩云之南了。从昆明巫家坝机场出发,汽车伴随着如画的景色行驶了20分钟,停在一座20多层的办公大楼前,这就是云南电网公司了。进门落座后,主人告诉我,云南电网公司的前身是1950年成立的云南电力工业局,1998年企业改制成为云南  相似文献   

11.
对比     
甲 您在咱厂工龄有20年了吧?乙 20年零三个月两星期多一天。甲 回答真准确。您是老工人啦! 生产上有一套。乙 跟您这么说吧!咱厂的活儿哪 道工序我闭眼都能干。甲 闭着眼能干?乙 啊!甲 这一句话就说明您不懂安全生 产和文明生产。乙 我怎么不懂?甲 好!我问您什么叫文明  相似文献   

12.
1980年,大学毕业后在地区化工厂工作了4年半的我,突然接到通知,调进地区化工局新成立的安全科。随后又有好几位与我一样的工程技术人员也调进来了。又经过4年,我成为全地区化工行业第一个具有工程技术职称的安全生产管理专干。1988年全国化工厅局长会议上,秦仲达部长在作报告中,提起了我的一篇新闻报道,  相似文献   

13.
我的伯父今年56岁了.当村长已有20多个年头。在我的记忆里,不论村里谁家有红白喜事、儿子当兵、吵架拌嘴的事都有他忙碌的身影,是个有名的“老好人”.因此,他在村子里有很高的名望。  相似文献   

14.
30年前,我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走到工作岗位。20多年前,我开始从事劳动保护、安全生产工作。从此,《劳动保护》是我经常学习的专业杂志,是我的良师益友和离不开的好伙伴。  相似文献   

15.
惹祸的照片     
赵铸新 《劳动保护》2004,(10):69-69
玩相机少说也有20年了,对着亲人朋友们“咔嚓”“咔嚓”按按快门,我还真错不了。若要讲摄影技巧,我懂得就很少很少了,什么叫新闻摄影,我完全是一窍不通。万万没想到我这个土老冒几张惹祸的照片刊登在全国有名的报刊上,居然还捡了个首都产业报协新闻摄影二等奖。1987年12月,芷江  相似文献   

16.
在攻读硕士学位的3年时间里,我除了读书学习,还参加了学校的法律援助中心劳动法律部。受部里的指派,免费代理了一桩劳动争议案,但没想到从一年级到三年级,我的业余生活几乎都奉献给了这个不大不小的案件。为了它,我和我的当事人在3年的时间里,不断进出法院,从一审到二审,然后到再审一审,再审二审。  相似文献   

17.
“我从事建筑业20多年来在与建筑工人们长期相处的日子里,与他们结下了深厚的友情。建筑工人们起早贪黑的辛勤劳动,无私无畏的奉献精神,一直深深打动着我……深圳能匠建筑职业技能培训中心,(简称简称能匠培训中心)宁念董事长的此番肺腑之言,不仅说出了他创作《建筑工人之歌》最初的灵感,  相似文献   

18.
五年了,每到年底的平安夜,我的眼前总会出现一丛摇曳的烛光。这烛光,在公路中间绿化带的风中摇曳;这烛光,也在呼唤着我,让我义无反顾地驱车前往。  相似文献   

19.
编辑同志:我叫王家胜,男,现年28岁,1993年12月到安徽荣和非织造布有限公司(中港合资企业)当机修工。1998年4月8日上午12时40分左右,当时,机子在塞棉,我不知怎的,右手伸进了机子险界,我的大脑还没有反应过来,我的右前臂已经没有了。这一可怕...  相似文献   

20.
施倚 《劳动保护》2009,(5):114-114
编辑同志:我是一家建筑公司的工人。2008年11月底才进入公司,到工地工作2天就发生了工伤,公司支付了我的医疗费用。现有一问题想请教,在我目前治疗期间,公司是否应支付我的工资,是按照什么标准?因为我刚来工作未满一月,还没有拿到工资,但在我的劳动合同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