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当前国内各"安全社区"建设还都没有考虑地震安全建设,而地震安全已经是当今城市发展中越来越突出的问题."城市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是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是构建平安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通过在北京市昌平区积极开展"城市地震安全示范社区"建设与合作研究,探索出了"地震安全社区"建设内容和评估标准,为制定全国"城市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标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是先进有效的灾害预防模式和载体,是增强社会应急管理能力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对石家庄市建设地震安全社区的经验和做法的分析,对地震安全社区建设提出了"十个一"的建议。  相似文献   

3.
采用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法,针对城市社区生态建设的相关范围、内容、方法和技术,进行社区生态建设公众认知调查。结果表明,〉90%受访者认同城市社区需要进行生态建设与改造,主要内容应涉及完善基础设施、环境污染整治及绿地建设等;有高达91.2%的公众认为公众有责任和义务参与社区生态建设;但对于参与生态环境监督执法、生态环境行政决策、生态建设立法和宣传等方面主动性不强;通过研究结果可清晰地看出公众对城市社区生态建设的需求及相关知识的了解程度,下阶段城市社区生态建设应关注的重点内容,以便更好地促进城市社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我国江西九江、福建顺昌和云南普洱等地发生的几起中强地震的震害情况和致灾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指出了在乡镇建设工程抗震设防中存在的严重问题,提出了几点相应的改进措施:提高认识,完善乡镇建设工程管理体制;加强监管,保证乡村建设工程质量;加强村镇建设的抗震设防教育,提高群众地震安全意识;加强服务和指导,提高乡镇工程质量安全水平.  相似文献   

5.
爆破地震安全判据若干问题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在对现行爆破地震安全判据的合理性及局限和缺陷进行分析的同时,着重探讨综合考虑振速、频率和时间等因素建立多参数地震安全判据的重要性,并就完善和修改爆破地震安全判据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6.
总结了多年地震勘探安全生产管理的经验.提出从地震勘探的安全教育管理、安全技术培训管理、安全生产目标管理、野外作业安全管理、伤亡事故管理以及安全检查与政府监督六个方面加强安全生产管理的内容和方法,对搞好地震勘探的安全管理、保证地震勘探生产作业人员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以及生产设备的运行安全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7.
简要介绍了汶川地震震害和发震原因,根据汶川地震及其他地震灾害的经验,对汶川地震灾后重建中存在的一些工程地震问题进行了分析,对工程抗震设防的对策进行了探讨,以加强和重视建设工程抗震设防工作,提高工程结构防震抗震能力,为灾后重建提供有益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8.
由于老旧小区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供水管线和液化气管线不易区分,施工作业空间窄小,居住人口多等不利因素,使现场施工难度很大,  相似文献   

9.
由于老旧小区的地下管线错综复杂,供水管线和液化气管线不易区分,施工作业空间窄小,居住人口多等不利因素,使现场施工难度很大,施工过程中稍有不慎就会引发安全生产事故.2010 年 3 月 15 日,湖南汉口黄浦大街附近,施工作业引起管道天然气泄漏,熊熊燃烧的大火腾起30 余米高的火焰,事故造成附近 5000 余户居民停气,50000 余户居民停电,社会影响较大.因此,社区现场施工安全监督与管理非常重要.  相似文献   

10.
防震减灾与社区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从建设安全社区,打造平安城市,构建和谐社会的角度,分析阐述了防震减灾工作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基础作用。  相似文献   

11.
论文基于11 000多条网络文本大数据,结合文本分析、重要性-表现性分析、聚类分析与方差分析、分块分析、TOPSIS等方法,从游客感知视角,对49座城市开展比照研究,探析城市旅游绩效与要素结构、发展模式之间的关联。研究发现:1)不同类型城市的旅游要素感知、认可分异相对稳定,将49市归纳为功能组、复合组、资源组、专业组。2)专业组、资源组旅游发展模式相对成熟,功能组次之,复合组较含混。旅游资源对感知网络具有催化作用,城市的核心特质更易引发游客认同。3)要素结构对城市旅游绩效有一定温和影响,发展模式是旅游绩效的主导因素。当前,城市旅游要素开发丰度和深度普遍不足,扩展旅游要素的感知面、加强核心要素的集聚性是提升旅游绩效的基本导则。4)资源禀赋不能单方面决定城市旅游绩效,旅游绩效与城市综合发展水平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2.
全域旅游的兴起使得旅游社区及其安全问题日益重要,然而学术界尚未建立起旅游社区安全研究体系。旅游社区安全是以旅游为主业的社区内部协调稳定,外部健康存续,旅游业持续发展的一种状态,内涵丰富,类型多样。当前学术界主要是从旅游社区脆弱性、恢复力以及可持续发展等角度入手进行该论题的研究,且多是从目的地视角出发,并未突出社区的独立性。未来的旅游社区安全研究应首先构建起独立的研究体系,并在与国外进行比较研究的基础上,强调多样性和适宜性的研究方法和路径。  相似文献   

13.
"十一五"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也是环境保护工作极具挑战的时期.我们将以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精神为指针,以建设"绿色重庆"为目标,以"预防为主、综合治理,不欠新账、多还旧账,创新机制、强化监管,突出重点、分类指导,典型示范、带动全面"为基本原则,发展循环经济,解决突出问题,改善环境质量,建立工作机制,努力构建环境友好型社会.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我国城市化与经济发展的关系,分析了我国城市面临的灾害形势及城市应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城市应急能力建设的途径,可供国内各大中城市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5.
高度城镇化地区城市小区降雨径流污染特征及负荷估算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高斌  许有鹏  陆苗  林芷欣  徐兴 《环境科学》2020,41(8):3657-3664
太湖平原是我国城市化快速发展的地区,同时也是水环境问题最突出的地区之一.虽然该区域在国家大力治理下点源污染基本得到控制,但是城市降雨径流污染仍是当前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此本文选择了不同类型城市小区开展降雨时径流污染物浓度变化对比实验观测,根据采集的多个降雨场次径流污染数据,采用多种方法计算和分析该地区不同类型小区降雨径流特征并估算污染负荷.结果表明,太湖平原地区城市居民小区的降雨径流会污染河道水质;不同类型城市小区都具有一定初期冲刷效应,商业住宅小区污染较商住私房混合小区轻,但是初期冲刷效应更加明显;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商住私房混合小区和商住餐饮小区最佳初期流量截留占比为30%,商业住宅小区则为25%.太湖流域平原地区在全国不同的城市小区中整体污染负荷较高,尤其体现在氮磷污染.该研究对高度城市化地区城市小区降雨径流污染治理有重要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城市河流沉水植物与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河流渠道化造成河流水生态系统普遍退化,重建水生生物栖息地,修复城市河流水生态系统成为近年来的研究热点.针对水生植物修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演替影响的科学问题,选择北京清河4个沉水植物修复河段为研究区域,于2012~2013年期间开展河流大型水生植物与大型底栖动物的季节动态监测,利用聚类分析、排序分析和方差分析比较水生植物修复区和对照区的大型底栖动物群落差异.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沉水植物修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的密度、生物多样性和群落结构的稳定恢复具有显著效果,但不同叶片形态的沉水植物中底栖动物的密度、物种数、生物多样性和功能摄食类群的组间方差不显著,表明采用不同形态植被修复对大型底栖动物群落的恢复和次生演替的生态效应较为一致.大型底栖动物以直接收集者为绝对优势类群,表明沉水植物通过稳定局部微生境的底质和流速条件,为大型底栖动物提供更为适宜的生境条件,促进河流沉积物中的有机质转化.  相似文献   

17.
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中细菌群落多样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3种不同植被群落(海桐、雪松、桂花)表层土壤中的pH、w(TOC)、w(TN)和w(TP)进行了测定,采用DGGE(变性梯度凝胶电泳)方法对各植被群落表层土壤细菌的16S rDNA V3~V6可变区扩增片段进行了分析,利用分析得到的图谱数据与表层土壤中的pH、w(TOC)、w(TN)和w(TP)进行了群落-理化因子相关性分析以及CCA(典范对应分析). 结果表明,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的pH和养分含量不同,其中w(TOC)和w(TN)的差异显著(P<0.05),而pH和w(TP)的差异不显著(P>0.05). DGGE图谱分析结果揭示,不同植被群落表层土壤的细菌群落结构明显不同. 聚类分析显示,海桐和雪松的细菌群落组成和结构最为相似(82%),而它们与桂花样地的相似性(55%)相对较低,桂花样地的Shannon-Wiener指数最高且与其他2个样地差异显著,雪松样地的均匀度指数最高. 相关性分析和CCA结果进一步表明,w(TOC)和w(TN)是表层土壤细菌群落结构和多样性的显著影响因素,并且植被群落可能通过其根系分泌物产生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8.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介绍了生态城市建设的原理和途径,并在此基 础上,提出应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生态城市。  相似文献   

19.
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建立了以大气环境质量、物理环境质量、建筑环境质量及生态环境质量4个评价指标和13个评价因子为主的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体系,通过对常州市6个典型住宅小区的监测评价,了解了目前常州市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状况,揭示了影响居民住宅小区生态环境质量的主要因素,并相应地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